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兰法专利>正文

棕框升降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903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棕框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到棕框的提棕连杆,在织机支架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偏心轴,偏心轴的端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的主动伞齿轮与织机主轴动力连接;在偏心轴上套装有浮动摆臂,浮动摆臂的下端置于安装在控制箱底面上的限位滑座中,浮动摆臂上端由对置的衔铁控制,衔铁由微机控制的电磁铁控制,在浮动摆臂的下部铰接有与提棕摆臂铰接的摆臂连杆;提棕摆臂下端通过摆臂轴支撑在控制箱箱体上,提棕摆臂上端与提棕连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适合织机高速运转的要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特别是一种棕框升降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无梭织机由于速度高、震动噪音小、筘幅宽、卷装大等比有梭机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代表了织机的发展方向,无梭织机所用的开口机构有连杆开口、凸轮开口、多臂开口、提花开口等几种。连杆开口机构结构简单,但只能用于加工平纹织物,且开口过程相对静止时间范围小,只在喷水、喷气等织机上有所应用;凸轮开口机构由于凸轮易磨损,对机构材质及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织物品种有限,只能织制纬纱循环数小的织物,在纬纱循环大于8时,一般采用多臂开口;多臂开口机构根据提棕装置不同有拉钩拉刀式和回转式两种,拉钩拉刀式不适宜高速运转,开口承载能力有限。而用于驱动棕框升降的驱动装置,因需适应高速运转的要求,一般采用有微机控制的电磁驱动装置,有偏心盘形式的偏心曲柄装置及由拨杆与回转凸轮结合的心曲柄装置等,但现有的装置结构复杂,维修保养困难,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高速运转、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棕框升降驱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连接到棕框的提棕连杆,其结构特点是在织机支架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偏心轴,偏心轴的端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的主动伞齿轮与织机主轴动力连接;在偏心轴上套装有浮动摆臂,浮动摆臂的下端置于安装在控制箱底面上的限位滑座中,浮动摆臂上端由对置的衔铁控制,衔铁由微机控制的电磁铁控制,在浮动摆臂的下部铰接有与提棕摆臂铰接的摆臂连杆;提棕摆臂下端通过摆臂轴支撑在控制箱箱体上,提棕摆臂上端与提棕连杆铰接。在限位滑座的中间部位开有限位孔,浮动摆臂的下端安装有转子,转子置于限位孔中,限位孔的上、下工作面的中间部位滑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上安装有压簧。采用上述结构后,当电磁铁工作,衔铁卡住浮动摆臂上端时,在偏心轴的作用下,浮动摆臂下端沿限位滑座左右水平方向移动,通过提棕摆臂由提棕连杆带动棕框上下开口,而当电磁铁不工作时,浮动摆臂上端成为自由端,下端固定,从而使棕框静止在某一位置上,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适合织机高速运转的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棕框升降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限位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偏心轴与从动伞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浮动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所示的棕框升降驱动装置,在织机墙板1内安装有棕框2,织机墙板1上方安装有支架,支架内设有与棕框2相连接的提棕杆27,提棕杆27的上端由左右摆臂(26、24)经连杆25铰接在一起,左右摆臂(26、24)由支撑轴支撑在支架侧壁上,右摆臂24上铰接有提棕连杆19。在织机支架上设有控制箱18,控制箱18内安装有偏心轴9,偏心轴9的两端支撑在控制箱18侧壁上,偏心轴9的端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8,与从动伞齿轮8啮合的主动伞齿轮7经其同步皮带轮6与织机主轴3上的同步皮带轮4由同步皮带5连接在一起;在偏心轴9上套装有浮动摆臂10,浮动摆臂10上设有槽孔28,偏心轴9套装在该槽孔28中,浮动摆臂10的下端置于安装在控制箱18底面上的限位滑座12中,由限位滑座12限制浮动摆臂10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具体结构形式为在限位滑座12的中间部位开有限位孔29,限位孔29为两个,中间贯通,浮动摆臂10的下端安装有转子11,该转子11可以是一轴承,转子11置于限位孔29中,限位孔29的上、下工作面的中间部位滑设有限位滑块13,限位滑块13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限位滑块13上安装有压簧14,由限位滑块13及限位孔29组成的限位滑道呈哑铃状,在转子11受到设定作用力的情况下,在水平方向上从一端的限位孔滑动到另一端的限位孔中,浮动摆臂10下端左右水平移动的过程,就是棕框上下开口的过程。当然,限位滑座12与浮动摆臂10下端的组合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形式,如电磁控制方式。浮动摆臂10上端由对置的衔铁22控制,衔铁22安装在电磁铁支架20上,电磁铁支架20支撑在支架侧壁上,衔铁22与电磁铁支架20之间连接有拉簧21,衔铁22由微机控制的电磁铁23控制。在浮动摆臂10的下部铰接有与提棕摆臂17铰接的摆臂连杆15;提棕摆臂17下端通过摆臂轴16支撑在控制箱18箱体上,提棕摆臂17上端与提棕连杆19铰接。图1、图2只给出了一组棕框与棕框升降驱动装置的连接状态,该棕框升降驱动装置若干组,一般为16组,与棕框2的数量相对应,浮动摆臂10沿偏心轴9以一定间隙轴向排列,而限位滑座12、衔铁22等与浮动摆臂10对应设置。权利要求1.一种棕框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到棕框的提棕连杆(19),其特征是在织机支架上设有控制箱(18),控制箱(18)内安装有偏心轴(9),偏心轴(9)的端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8),与从动伞齿轮(8)啮合的主动伞齿轮(7)与织机主轴(3)动力连接;在偏心轴(9)上套装有浮动摆臂(10),浮动摆臂(10)的下端置于安装在控制箱(18)底面上的限位滑座(12)中,浮动摆臂(10)上端由对置的衔铁(22)控制,衔铁(22)由微机控制的电磁铁(23)控制,在浮动摆臂(10)的下部铰接有与提棕摆臂(17)铰接的摆臂连杆(15);提棕摆臂(17)下端通过摆臂轴(16)支撑在控制箱(18)箱体上,提棕摆臂(17)上端与提棕连杆(19)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框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限位滑座(12)的中间部位开有限位孔(29),浮动摆臂(10)的下端安装有转子(11),转子(11)置于限位孔(29)中,限位孔(29)的上、下工作面的中间部位滑设有限位滑块(13),限位滑块(13)上安装有压簧(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棕框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到棕框的提棕连杆,在织机支架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偏心轴,偏心轴的端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的主动伞齿轮与织机主轴动力连接;在偏心轴上套装有浮动摆臂,浮动摆臂的下端置于安装在控制箱底面上的限位滑座中,浮动摆臂上端由对置的衔铁控制,衔铁由微机控制的电磁铁控制,在浮动摆臂的下部铰接有与提棕摆臂铰接的摆臂连杆;提棕摆臂下端通过摆臂轴支撑在控制箱箱体上,提棕摆臂上端与提棕连杆铰接。本技术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适合织机高速运转的要求。文档编号D03C13/00GK2771238SQ20052007999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王兰法 申请人:王兰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棕框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到棕框的提棕连杆(19),其特征是:在织机支架上设有控制箱(18),控制箱(18)内安装有偏心轴(9),偏心轴(9)的端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8),与从动伞齿轮(8)啮合的主动伞齿轮(7)与织机主轴(3)动力连接;在偏心轴(9)上套装有浮动摆臂(10),浮动摆臂(10)的下端置于安装在控制箱(18)底面上的限位滑座(12)中,浮动摆臂(10)上端由对置的衔铁(22)控制,衔铁(22)由微机控制的电磁铁(23)控制,在浮动摆臂(10)的下部铰接有与提棕摆臂(17)铰接的摆臂连杆(15);提棕摆臂(17)下端通过摆臂轴(16)支撑在控制箱(18)箱体上,提棕摆臂(17)上端与提棕连杆(19)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法
申请(专利权)人:王兰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