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织机积极式上置凸轮开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849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喷水织机积极式上置凸轮开口装置,包括设置若干对共轭凸轮以及相应的传动机构,每对共轭凸轮对应传动一片综框,织机主轴经一对同步带轮传动一对伞齿轮付,伞齿轮付传动凸轮轴,凸轮轴上设有若干对每对二片共轭凸轮,各对之二片共轭凸轮分别与设置在对应摆臂上的二个凸轮转子贴合传动,上述机构置于凸轮箱体内,每个摆臂均与穿置于凸轮箱体内对应的提综连杆传动连接,提综连杆与对应的主提综臂传动连接,各主提综臂上传动连接一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对应的副提综臂传动连接,二个提综臂分别与二个开口竖杆传动连接,二开口竖杆的另一端与一片综框铰接于二点,其特征是设置一平综机构,含置于凸轮箱体外的平综手柄,平综手柄与置于凸轮箱体内的一平综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平综轴上固接有一对曲柄,两曲柄分别铰接一连杆,连杆与连杆盖固接成一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套于摆臂轴上,摆臂轴两端设有铣扁平面并置于前、后摆臂支架的长槽内,摆臂支架系由支架体与支架盖联为一体构成,支架体下端与凸轮箱体底面凸台固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操纵织机综框上、下运动的凸轮开口装置,特别是一种喷水织机积极式上置凸轮开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织造行业,除保留了少量的有梭织机外,大量采用无梭织机。主要有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和喷水织机等几大类型。其开口方式有曲柄连杆开口、多臂开口和凸轮开口三种形式。而凸轮开口又分为消极式和积极式两种,所谓消极式凸轮开口如中国专利CN86102825A及CN2088111V所述的形式,织机综框的向下(或向上)运动由凸轮传动及连杆机构完成,综框的向上(或向下)运动则由回综弹簧完成,通过综框的上、下运动,完成织造的开口过程。积极式凸轮开口,如ZL01237717.1是由一对共轭凸轮及连杆机构完成综框的上、下运动,省去了回综弹簧。上述喷水织机积极式凸轮开口装置,提高了开口运动的可靠性,亦能适应高速,但由于传动综框的连杆机构位于综框的下方,虽然设置了防水护板,但防水问题仍不能完满的解决,导致故障率增加,且维修不便;凸轮箱体设置于织机右侧,占据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对旧机改造而言,通用性差;各摆臂之凸轮转子始终与其相应的共轭凸轮贴合,致使在非正常工作状态时(初始状态),各综框位置不一,给平综操作带来不便;凸轮轴与齿轮传动付同轴直接传动,回转比调整裕度不够;主副提综臂之间的连杆水平设置,致使综框与开口竖杆组件上的两铰接点距离偏小,对综框与开口竖杆间的连接刚度不利,影响综框上、下做开口运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ZL01237717.1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喷水织机积极式上置凸轮开口装置,在不改变织机结构的前提下,方便的安装于现有的喷水织机上,尽量不占或少占织机操作空间。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喷水织机积极式上置凸轮开口装置,包括设置若干对共轭凸轮以及相应的传动机构,每对共轭凸轮对应传动一片综框,织机主轴经一对同步带轮传动一对伞齿轮付,伞齿轮付传动凸轮轴,凸轮轴上设有若干对每对二片共轭凸轮,各对之二片共轭凸轮分别与设置在对应摆臂上的二个凸轮转子贴合传动,上述机构置于凸轮箱体内,每个摆臂均与穿置于凸轮箱体内对应的提综连杆传动连接,提综连杆与对应的主提综臂传动连接,各主提综臂上传动连接一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对应的副提综臂传动连接,二个提综臂分别与二个开口竖杆传动连接,二开口竖杆的另一端与一片综框铰接于二点,其特征是设置一平综机构,含置于凸轮箱体外的平综手柄,平综手柄与置于凸轮箱体内的一平综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平综轴上固接有一对曲柄,两曲柄分别铰接一连杆,连杆与连杆盖固接成一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套于摆臂轴上,摆臂轴两端设有铣扁平面并置于前、后摆臂支架的长槽内,摆臂支架系由支架体与支架盖联为一体构成,支架体下端与凸轮箱体底面凸台固定。伞齿轮付与凸轮轴之间设有一对圆柱齿轮,伞齿轮付传动圆柱齿轮付再传动凸轮轴。主、副提综臂的一个铰支端分别与二个开口竖杆的一端传动连接,主、副提综臂的另一个铰支端之间的连杆由主提综臂低位向副提综臂高位斜向设置。两个凸轮转子分别设置于摆臂的正面和背面。织机左、右侧墙板上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下机座,左、右下机座上分别滑动连接左、右上机座,凸轮箱体固定于右上机座上,设置连接座,将凸轮箱体与前、后侧槽钢固接为一体,并形成织机左、右侧墙板与左、右下机座,左、右上机座、凸轮箱体、连接座、前、后槽钢所构成的封闭刚性构架,两开口竖杆向下连接综框,综框位于主、副提综臂连杆之下方的上述封闭刚性构架内。本技术的优点及效果(1)摆臂轴置于平综机构的控制下,可在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可实现摆臂轴的精确定位,从而保证摆臂与相应各对共轭凸轮的共轭精度,并可操纵平综手柄使所有摆臂与相对应的共轭凸轮完全脱开,使摆臂处于给定的唯一位置。(2)在伞齿轮付与凸轮轴之间增设圆柱齿轮付,便于调节传动参数。(3)主副提综臂之间的斜向连接杆,使二个开口竖杆与综框铰接的二点间距增大,可增加综框与开口竖杆间的连接刚度,进而增加综框上下作开口运动的稳定性。(4)本装置设置于织机右上方,综框下置,彻底解决了防水问题,使织机工作可靠、寿命增加并便于观察、保养、维修。(5)凸轮转子分别设置于摆臂的二个面上,简化了摆臂结构,加工工艺性好。(6)布置合理,基本不占用织机的操作空间,对旧机改造尤为重要,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凸轮箱体传动展开图;图3是本技术机座与凸轮箱体位置关系图;图4是凸轮片的一种结构;图5是凸轮转子的一种结构;图6是摆臂的一种结构;图7是平综机构的一种结构(图2的A-A视图);图8是开口竖杆调节综框高低的一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3,凸轮箱体27安装于织机右墙板22及右下机座24上方的右上机座25上,提综组件安装于固定在前、后侧槽钢18、17上的提综轴座(图中未画出)上,和织机主轴固联在一起的同步带轮1经同步带轮2将运动传给凸轮箱体上的同步带轮3,经伞齿轮付4与5和圆柱齿轮付28与29使凸轮轴6逆时针转动。固接于凸轮轴6上的各对共轭凸轮7与安装于摆臂9上的二只凸轮转子8相互贴合传动,并使摆臂9往复摆动。摆臂9通过提综连杆10及滑套在主提综臂12上的连接头11带动主提综臂12左右摆动。再通过斜接的一连杆13使副提综臂14与主提综臂12同步摆动。主、副提综臂12、14带动两端竖杆组件15、16作上、下同步运动,从而进一步带动综框23作上下开口运动。改变同步带轮1的齿数即可使凸轮轴6与织机主轴的转速比为1∶4或1∶5或1∶6。织机右墙板22、右下机座24、右上机座25、凸轮箱体27、连接座34、前、后侧槽钢17、18、左上机座19、左下机座20、织机左墙板21构成了一封闭刚性构架。连杆13与主、副提综臂12、14斜接,从而使综框23与开口竖杆组件15、16的两铰点距离增大,从而增加了综框与开口竖杆间的连接刚度,进而增加了综框上、下作开口运动的稳定性。提综连杆10通过连接头11滑套于主提综臂12上,调整连接头11的上、下位置,即可调节开口量的大小,并通过主提综臂12上的刻度显示出开口量。若干对共轭凸轮7和齿轮29被N根螺栓(N视织物组织要求而定)固定于凸轮轴6的凸缘两侧。每对共轭凸轮总厚度为14mm与综框间距14mm相对应。每对共轭凸轮设有与该凸轮回转比相对应的连接孔,另设有一安装识别孔。若干对共轭凸轮按织物要求排列后,和圆柱齿轮付中的被动齿轮用螺栓固接于凸轮轴上凸缘的两侧。共轭凸轮,凸轮最大径为111.5mm,最小径为92.5mm,回转比为1∶4或1∶5或1∶6。凸轮轴与摆臂轴处于工作位置时的间距为182.5mm。凸轮箱体设有二只防护内罩,箱体内运动摩擦付采用浴油润滑或由内罩引导油流进行润滑,箱体外摩擦付采用定期注润滑油脂或采用专门密封轴承进行润滑。箱体内外防护罩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水及尘埃等的侵入和防止箱内润滑油的溅出。凸轮箱体27与右上机座25固接。右上机座25可在右下机座24上前、后移动(左上机座19亦作相应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喷水织机机型对综框前、后位置对应关系的要求。图4给出了一种共轭凸轮片的形状,图5为凸轮转子结构图,图8为综框高低调节机构,均和已公开的结构相同,不再说明。图6为凸轮转子从二面分别安装的摆臂结构图,这种从二面分别安装凸轮转子的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群信汤杰许明理刘晓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牛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