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81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积极式凸轮开口装置中的凸轮传动机构,它包括安装于织机主轴上的小同步带轮、同步带、大同步带轮、小伞齿轮、与小伞齿轮啮合的大伞齿轮,其特点是所述大伞齿轮固设于一传动轴上,传动轴枢置于凸轮开口装置的箱体内,其上还固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若干凸轮一起固设在凸轮轴套上,凸轮轴套活设在凸轮轴上,凸轮轴的两端枢置于凸轮开口装置的箱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速比的第三级齿轮付或齿轮付对,可实现织造不同花样的织物或织造不同速比的地组织和边组织织物,且还具有安装便捷,易于更换凸轮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凸轮传动机构,特别是一种积极式凸轮开口装置中的凸轮传动机构,是对现有凸轮开口装置中的凸轮传动机构之改进,属于织机开口装置的传动部件。
技术介绍
凸轮开口装置是织机五大运动部件之一的开口装置中的一种,主要适用于高速喷射类织机织造所有基本组织及简单织物。目前国内外的凸轮开口装置中的凸轮传动机构均为二级减速传动,即织机主轴通过一对同步带轮将动力传至一对伞齿轮付中的小伞齿轮,此为一级传动,而一对伞齿轮付中的大伞齿轮与凸轮轴同轴,因此通过一对伞齿轮付将动力传递至凸轮轴上的凸轮,形成第二级传动。其存在的缺陷是首先,由于大伞齿轮与凸轮同轴设置,在安装凸轮时,需专用工具支承凸轮轴,装好凸轮后还需在凸轮轴上压好轴衣再装上大伞齿轮;其次,在更换和拆卸凸轮时,需拆去凸轮轴两端的轴承座,将凸轮轴同凸轮一起取出,再拆除轴衣然后一片一片拆下凸轮,更换凸轮时,也需重新一片一片安装凸轮,再更换相应的伞齿轮付;再次,由于凸轮与凸轮轴固设在一起,只能传动一种速比,即只能织造同种速比的花样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三级减速式凸轮传动机构,它可以根据织物组织而选择单轴传动或双轴传动,同时通过更换不同速比的第三级齿轮付/齿轮付对,可实现织造不同花样的织物/织造不同速比的地组织和边组织织物。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凸轮传动机构,它包括安装于织机主轴22上的小同步带轮21、通过同步带24与小同步带轮21连接且安装于凸轮开口装置输入轴18上的大同步带轮23、通过联轴器20与输入轴18连接的小伞齿轮17、与小伞齿轮17啮合的大伞齿轮16,其特点是所述大伞齿轮16固设于一传动轴15上,传动轴15枢置于凸轮开口装置的箱体13内,具上还固设有小齿轮10,小齿轮10与大齿轮3啮合,大齿轮3与若干凸轮4一起固设在凸轮轴套2上,凸轮轴套2活设在凸轮轴1上,凸轮轴1的两端枢置于凸轮开口装置的箱体13上。本技术的固设在传动轴15上的小齿轮10可以是一只,则与小齿轮10啮合的大齿轮3也只有一只,大齿轮3固设在单个凸轮轴套2上,组成单轴传动(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固设在传动轴15上的小齿轮10也可以是一对,则与一对小齿轮10啮合的大齿轮3也有一对,一对大齿轮3分别相向地固设在一对凸轮轴套2上,组成双轴传动(如图3所示)。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当单轴传动时,通过更换不同速比的大齿轮3和小齿轮10,可实现织造不同花样的织物;而当采用双轴传动时,在一对凸轮轴套2及传动轴15上通过安装不同速比的齿轮付对,可实现织造不同速比的地组织和边组织织物;同时,由于若干凸轮4与大齿轮3通过螺钉12一起固设在凸轮轴套2上,而凸轮轴套2又活设于凸轮轴1上,因此凸轮可单独在凸轮轴套2上安装,且在更换凸轮品种时,可先将凸轮轴1两端的凸轮轴盖11拆去,从箱体上取下凸轮轴1和凸轮轴套2,再将凸轮轴套2从凸轮轴1上卸下,然后将预先安装好的凸轮组件装入凸轮轴1,再安装到箱体上,操作十分便捷。附图及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二级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位于箱体13内的单轴传动的实施例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位于箱体13内的双轴传动的实施例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的小齿轮1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小同步带轮21安装在织机侧的织机主轴22上,而大同步带轮23则安装在凸轮开口箱体13侧的输入轴18上,输入轴18的一端伸入箱体13内并由联轴器20连接有一小伞齿轮17,与小伞齿轮17紧密啮合的大伞齿轮16固设在传动轴15上,传动轴15的两端通过轴承14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13上,在传动轴15上还固设有小齿轮10,小齿轮10在齿根处割开成两块(如图4所示),以方便安装和更换齿轮付,小齿轮10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一只,也可以设置一对,与此相对应的大齿轮3也可以设置一只或一对,大齿轮3与若干凸轮4一起通过若干螺钉12固定在相对应的凸轮轴套2上,凸轮轴套2可转动地套设在凸轮轴1上,凸轮轴1的两端安装在箱体13上。在上述凸轮传动机构中,由主轴22上的小同步带轮21、同步带24和箱体13侧的大同步带轮23传至凸轮开口装置的输入轴18,此为一级传动,输入轴18与小伞齿轮17由联轴器20连接,大伞齿轮16与小伞齿轮17紧密啮合,组成第二级传动,大伞齿轮16带动固定在传动轴15上的小齿轮10,然后通过大齿轮3将动力传至凸轮4上,形成凸轮的第三级传动。本技术的图2所示给出了凸轮单轴传动的实施例结构图。其中大齿轮3装入单个凸轮轴套2的短端,再从齿轮侧插入3~4只螺钉12,各螺钉12在穿过大齿轮3、凸轮轴套2上的凸台后,其上分别装入凸轮4,螺钉12的长度可根据所装凸轮片数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长度,凸轮4的性质和方向可根据织物组织而设定,在每两片凸轮4之间放入一片凸轮垫圈5,在最后一片凸轮4之后装入凸轮固定板9,然后拧紧各螺钉12,使各螺钉12未端的螺纹与凸轮固定板9上的螺孔旋合。接着在凸轮轴套2内插入凸轮轴1,凸轮轴1的两端安装在箱体13上,轴盖11加设在凸轮轴1上部的箱体13上,并通过螺钉19与箱体13固定。同时,在上述已加设大齿轮3及各凸轮4的凸轮轴套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加设垫片6,其中左侧垫片6紧贴在箱体13的轴孔侧面上,而右侧垫片6外端的凸轮轴1上固定有一轴套衬圈固定座8,轴套衬圈固定座8用于防止凸轮轴套组件的轴向窜动。另外,为了便于给传动机构提供润滑,可在凸轮轴1及相对应位置的传动轴15上安装注油皮带轮7。本技术的图3所示给出了凸轮双轴传动的实施例结构图。其中凸轮轴套2有一对,凸轮轴套2的长度根据装入凸轮片数不同而定,在每一凸轮轴套2的短端各装入一大齿轮3,再从齿轮侧插入3~4只螺钉12,各螺钉12在穿过大齿轮3、凸轮轴套2上的凸台后,其上分别装入凸轮4,螺钉12的长度可根据所装凸轮片数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长度,凸轮4的性质和方向可根据织物组织而设定,在每两片凸轮4之间分别放入一片凸轮垫圈5,在最后一片带螺旋孔的凸轮4装入后,通过拧紧各螺钉12,使各螺钉12未端的螺纹与最后一片凸轮4上的螺孔旋合即可。然后将上述两组相互独立的凸轮轴套组相向而设并套设在凸轮轴1上,凸轮轴1的两端安装在箱体13上,轴盖11加设在凸轮轴1上部的箱体13上,并通过螺钉19与箱体13固定。同时,在两组凸轮轴套组件之间以及左、右两侧分别加设垫片6,并在右侧垫片6外端的凸轮轴1上固设有一轴套衬圈固定座8,轴套衬圈固定座8用于防止两组凸轮轴套组件的轴向窜动。本技术在上述凸轮单轴传动机构中,通过更换第三级大、小齿轮付3、10,可实现不同速比以织造不同花样的织物。而在凸轮双轴传动机构中,通过成对更换不同速比的第三级齿轮付对3、10,可同时实现织造不同速比的地组织和边组织织物。权利要求1.一种凸轮传动机构,它包括安装于织机主轴(22)上的小同步带轮(21)、通过同步带(24)与小同步带轮(21)连接且安装于凸轮开口装置输入轴(18)上的大同步带轮(23)、通过联轴器(20)与输入轴(18)连接的小伞齿轮(17)、与小伞齿轮(17)啮合的大伞齿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伞齿轮(16)固设于一传动轴(15)上,传动轴(15)枢置于凸轮开口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传动机构,它包括安装于织机主轴(22)上的小同步带轮(21)、通过同步带(24)与小同步带轮(21)连接且安装于凸轮开口装置输入轴(18)上的大同步带轮(23)、通过联轴器(20)与输入轴(18)连接的小伞齿轮(17)、与小伞齿轮(17)啮合的大伞齿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伞齿轮(16)固设于一传动轴(15)上,传动轴(15)枢置于凸轮开口装置的箱体(13)内,具上还固设有小齿轮(10),小齿轮(10)与大齿轮(3)啮合,大齿轮(3)与若干凸轮(4)一起固设在凸轮轴套(2)上,凸轮轴套(2)活设在凸轮轴(1)上,凸轮轴(1)的两端枢置于凸轮开口装置的箱体(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明蒋国华董柏年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