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昌富专利>正文

拉链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70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随意停止或滑动的拉链头,其构造是在拉链迫合器上装置一特殊设计的对号锁,下方并设有可由对号锁轮控制的制动钩,在非开锁状态时,制动钩的末端抵压着拉链齿,拉链头便无法滑动,因此而达到锁固拉链的目的,在开锁状态时制动钩的末端离开拉链齿,拉链头便可自己滑动,这种拉链头的特征在于对拉链有锁固的作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拉链的零部件,尤其有关于安装在拉链条带上控制拉链齿开合的滑动拉链头。拉链是今日许多箱柜用作开合的装置,常有必要锁固。目前坊间所用锁固拉链的方法多是将拉链头用锁具锁定在其他物体或箱架上,再不然便是设置双拉链头,使其相对开合,欲锁固时再把两拉链头用锁具连结固定在一起。这种装置不仅装设不便,而且主要的需另备锁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意停止或滑动的拉链头,它的设计构思是拉链的开合受控于拉链头,如能控制拉链头的滑动就可以控制拉链的开合。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结构设计一种拉链头,由控制体与迫合器两部分构成,控制体包括可分成壳盖与壳座的外壳,号码轮及其短轴、中心轴、活动轴承、宽片、栅状制动钩,珊状制动钩呈栅格状,其前方有向下弯的末端,制动钩与短轴的外周接触,在受短轴抵压时,其末端下伸抵压住拉链齿。因而使拉链头无法滑动,而达到锁固的目的。本技术的拉链头设计有特殊的控制滑动装置,这种装置可由一对号码轮及一些特殊设计的零件组成,当号码轮转到设定的位置时,设于其下方的制动钩便解脱对拉链的压制,拉链头便可自由滑动,拉链才可随意张合,当号码轮不在设定位时,其下方的制动钩抵住拉链齿,拉链头便无法滑动,拉链无法张合,呈现锁固的状态。本技术设计特殊,构造简单,使用极为方便。现将本技术的详细构造依照实施例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一种拉链头的立体图;图2A-E是图1拉链头的五面视图;图3是图1中的A-A剖面图;图4是图1中的B-B剖面图;图5是图1拉链头的分解图。图1是一种拉链头的立体图,它的构造分为控制体与迫合器两部份,控制体装设在迫合器(1)的上方,控制体设计有号码轮(2a、2b)制动钩间接受号码轮的控制;平常此制动钩的末端压抵住拉链齿(构造后述),因此拉链头无法滑动,拉链便无法张合,处于锁固状态。若号码轮(2a、2b)转到设定的特定位置时,制动钩的末端向上翘,脱离拉链齿,拉链头便可自由滑动,成为开锁状态。在控制体之左右方各设计有一个便于手拉的活动拉片(35、34)。图2是图1的五面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号码轮(2a、2b)除上面一部分外,其他部分都存在于外壳(3a、3b)中,号码轮(2)成一中空的环状体(参阅图5)其中分别套有短轴(4a、4b)中央贯穿有中心轴(5),此短轴外形成阶梯状,它的第一阶层(左侧)的圆形外周有一平面缺口(42a、42b),在其次阶层上设有若干凸钮(41a、41b)(见图5)与号码轮(2a、2b)内侧的内凸齿(21a、21b见图5)相套合,使它能随号码轮(2a、2b)而转动,当两短轴(4a、4b)第一阶层的平面缺口均朝下时,此时号码轮(2a、2b)上方所显示的数字便是设定的开锁数字。拉链头便可自由滑动(构造后述),此时若从箭头“P”处将活动轴承(6)用力向内压(用小工具,如原子笔尖等)则可将短轴(4b、4a)推向左移动,使短轴次阶层上的小凸钮(41a、41b)从号码轮(2a、2b)内侧齿轴(21a、21b)中脱出,此时若转动任何号码轮(2a、2b)短轴(3a、3b)便不会随着转动,号码轮上的数字可以随意设定,待设定完毕后,只要将加于活动轴承(6)之压力“P”放开,短轴(4a、4b)受弹簧(51)之伸张力,重新套入号码轮(2a、2b)的内齿中,随号码轮而转动,本实施例中这种号码轮与短轴的构造虽然常见于一般的对号锁中,但其他部分均与常见的对号锁完全不同,在此着重说明。图4是图2的B-B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动钩(7)受弹簧(71)的张力,与短轴的外周相接触,如不受短轴(4a或4b)的抵压,它的末端(72)便向上翘,成为图中状态,此时其末端(72)的下端便离开拉链齿(9),拉链头才可自由滑动,即成开锁状态,此时本实施例拉链头的功能便与一般的拉链头相同,但若任何一短轴(4a或4b)第一阶层下方的平面缺口不在向下的位置时,制动钩(7)受压,其末端(72)下伸抵住拉链齿(9),拉链头当然无法滑动,拉链便不能张合,即成锁固状态。图5是本实施例的分解图,所有组件都依序装置在壳盖(3a)与壳座(3b)之中;在壳座下方装有拉链迫合器(1)此迫合器上有两根凸起呈T型小凸轨(11a、11b),同时在壳座(3b)的下面设计有相配合的两根倒T型的沟槽,恰可将拉链迫合器(1)嵌在此沟槽中,而且因在壳座(3b)之下面适当位置设计有一可伸缩的弹性小柱,当拉链迫合器(1)嵌入拉链壳座(3b)下面时,弹性小柱(在图中看不到)适可伸入固定孔(12)中,使拉链迫合器(1)与壳座(3b)固定相连,孔(13)可以允许制动钩末端(72)伸出迫合器(1)。为了装置方便,在壳座(3b)的后方设有装置孔(32),同时在壳盖(3a)上配合设有装置钮(31),装配时先将组件装置好,然后将装置钮(31)插入装置孔(32)中,将壳盖(31)盖好,再将焊钮(33)向内压弯,加焊即成为如图1所示完整的拉链头。本技术设计特征之一在于如图5标号7所示栅状制动钩的设计,此制动钩除具有上述制动之功能外,因呈栅状,两号码轮(2a、2b)在栅槽(73)中转动有稳定号码轮的作用,同时短轴(4a、4b)除非第一阶层下方的平面缺口(42a、42b)与制动钩(7)的表面平行否则即使用力顶压活动轴承(6),短轴亦无法移动,以达到不在开锁状态无法重新设定开锁号码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头,由控制体与迫合器两部分构成,控制体包括可分成壳盖座的外壳,号码轮及其短轴、中心轴、活动轴承、宽片、栅状制动钩,其特征是栅状制动钩呈栅格状,其前方有向下弯的末端,制动钩与短轴的外周接触,在受短轴抵压时,其末端下伸抵压住拉链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轴,成阶梯状,其第一阶层的圆形外周有平面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在其中控制体与迫合部分以T型凸轨与倒T形沟槽互相嵌合,且以弹性小柱作为嵌合后的固定手段。专利摘要一种可随意停止或滑动的拉链头,其构造是在拉链迫合器上装置一特殊设计的对号锁,下方并设有可由对号锁轮控制的制动钩,在非开锁状态时,制动钩的末端抵压着拉链齿,拉链头便无法滑动,因此而达到锁固拉链的目的,在开锁状态时制动钩的末端离开拉链齿,拉链头便可自己滑动,这种拉链头的特征在于对拉链有锁固的作用。文档编号A44B19/30GK2044812SQ8920343公开日1989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尤昌富 申请人:尤昌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头,由控制体与迫合器两部分构成,控制体包括:可分成壳盖座的外壳,号码轮及其短轴、中心轴、活动轴承、宽片、栅状制动钩,其特征是:栅状制动钩呈栅格状,其前方有向下弯的末端,制动钩与短轴的外周接触,在受短轴抵压时,其末端下伸抵压住拉链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昌富
申请(专利权)人:尤昌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