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昌富专利>正文

皮包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99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号码式锁的用于皮包的皮包扣,由分别装于皮包上的具有锁固作用的搭扣与扣头二部分构成,在搭扣上设有可由号码轮控制的制动钩,在非开锁状态时,制动钩的末端抵压着扣头,借此而达到锁固的目的,在开锁状态时制动钩的末端上翘,从而解除对扣的制动,使皮包可自由开合,是一种适用于小皮包的皮包扣。(*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用于皮包的皮包扣有关,特别与采用号码锁控制皮包开闭的皮包扣有关。小型轻便皮包不仅为今日女士们所喜爱,也为先生们所常用。所有这些皮包上通常都装有控制其开闭的皮包扣,此种皮包扣常需设锁,传统皮包扣上所设的锁,大多尚需具备开锁的轮匙,此件甚小,但却因其小,而极易丢失,故颇感不便。提出本技术就是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技术和一般的皮包扣一样包含搭扣与扣头两部分,所不同的是本技术的搭扣由一对号码轮、短轴、中心轴、活动轴承及栅状制动钩组成,该栅状制动钩呈栅格状,位于上述短轴下面,并和短轴相接触,在其一端有向下弯的末端,其另一端受到弹性支承。当将号码轮转到设定的位置时,便把设于号码轮下的制动钩对扣头的制止作用解除,若未将号码轮转至设定位时,位于号码轮之下的制动钩伸进扣头上的沟槽内,从而抵住扣头,使扣头无法脱出,呈现锁住状态,本技术设计新颖,构造简单,使用很方便。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详细构造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皮包扣的搭扣(1)的轴侧图,图2是图1的五个视图,其中图2A是俯视图,图2C是左视图,图2D是右视图,图2B是前视图,图2E是后视图,图3是沿图2A上的AA线剖视图,图4是沿图2A上的BB线剖视图,图5是示意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搭扣的立体分解组合的图,图6、7、8是分别示意表示本技术三个应用例的图,其中图6是肩背式皮包,图7是简便公文包,图8是手提式皮包,参看图1,此搭扣包含号码轮(2a、2b),制动钩间接受号码轮的控制,此制动钩的末端平时抵扣头(11或12)上的沟槽(111或121),使此扣头无法被拉出,从而呈现锁住状态。若将号码轮(2a、2b)转到设定的特定位置时,使制动钩的末端上翘,并从扣头上的沟槽(111或121)脱离,从而呈现开锁状态。本技术的扣头也可制成拉链头拉片的状态(12),使直接或间接与拉链头连结,因此本技术也可以适用于以拉链作为开闭装置的皮包(如图8所示)。参看图3,从图是可以看出,除了号码轮(2a、2b)的上面一部分外,号码轮的其余部分都安放在外壳(3a、3b)之中,号码轮(2)为一中空的环状体(参阅图5),其中分别套有短轴(4a、4b),在其中央贯穿设置中心轴(5),此短轴外形呈阶梯状,在其第一阶梯上(左侧)呈现一平面缺口,在其次的阶梯上设有若干凸钮(41a、41b)(见图5),它们与号码轮(2a、2b)内侧的内凸齿(21a、21b,见图5)相套合,从而使其能随号码轮(2a、2b)转动,当两短轴(4a、4b)的第一阶梯上的平面缺口均朝下时,此时号码轮(2a、2b)上方所显示的数字就是设定的开锁数字,此时扣头便可任意被拉出,(其构造将在以后叙述),此时若从图3中的箭头“P”处将活动轴承(6)用力向内压(用小工具,如原子笔尖等),则可将短轴(4a、4b)向左推移,从而使短轴其次的阶梯上的小凸钮(41a、41b)从号码轮(2a、2b)内侧齿轮(21a、21b)中脱出,此时若转动任何号码轮(2a、2b)时,短轴(3a、3b)便不会随着转动,号码轮上的数字则可随意设定,待设定好后,只要将加于活动轴承(6)的压力“P”释放,短轴(4a、4b)受弹簧(51)的弹力作用,而重新套入号码轮(2a、2b)的内齿中,而后将随号码轮而转动,本技术的此种号码轮与短轴的构造常见于一般的号码中,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则为本技术的创造,它们与常见的号码锁完全不同,因此号码轮与短轴的构造不在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参看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动钩(7)受弹簧(71a、71b)的弹力作用,如它不受短轴(4a或4b)抵压,其末端(72)便上翘,成为该图中的状态,此时,在制动钩末端(72)下面的尖端便离开扣头(11或12)的沟槽(111或121),扣头便可被任意拉出而呈现开锁状态,但若使任何一短轴(4a或4b)的第一阶梯下方的平面缺口不处于向下的位置时,制动钩(7)则受压,使制动钩的末端(72)下伸和抵住扣头上的沟槽(111或112),扣头便无法被拉出,从而呈现锁住状态。参看图5,本技术实施例搭扣的所有组件都依序装置在壳盖(3a)与壳座(3b)之中,在壳座的下方设有四个垂直固定脚(34a34b、34c、34d),将此垂直脚分别插入装置板(35)的固定孔(36a、36b、36c、36d)中。为了装置方便,在壳座(3b)的后方设有装置孔(32),同时在壳盖(3a)上配合设有装置钮(31),装配时先将组件装配好,然后将装置钮(31)插入装置孔(32)中,将壳盖(3a)盖好,再将焊钮(33)向内压弯和加焊即成为如图1所示完整的搭扣。图6、7、8是本技术三个应用实施例,图6是女士们常用的装有本技术皮包扣(91)肩背式的皮包。图7是一种先生们常使用的简便公文包,在包的正中装有本技术的皮包扣(92),图8则为女士们常用的手提式皮包,此种皮包以拉链(93)为包的开闭装置,在其左侧也装有本技术的皮包扣(94)。本技术的特征之一在于如图5中所示栅状制动钩(7)的设计,此制动钩除具有上述制动钩的功能外,尚有能稳定两号码轮(2a、2b)在栅槽(73)中转动的作用,同时利用短轴(4a、4b)与制动钩(7)的表面相平行,否则即使用力顶压活动轴承(6),短轴也无法移动,以达到使皮包扣处于非开锁状态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皮包扣,由具有锁固作用的搭扣与扣头构成,其中搭扣包括由壳盖与壳座组成的外壳以及号码、短轴、中心轴、活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扣还包括一栅状制动钩,该栅状制动钩呈栅格状,位于上述短轴下面并和短轴相接触,在其一端有向下弯的末端,其另一端受到弹性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包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轴具有梯阶形状,其第一阶梯上有一平面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号码式锁的用于皮包的皮包扣,由分别装于皮包上的具有锁固作用的搭扣与扣头二部分构成,在搭扣上设有可由号码轮控制的制动钩,在非开锁状态时,制动钩的末端抵压着扣头,借此而达到锁固的目的,在开锁状态时制动钩的末端上翘,从而解除对扣的制动,使皮包可自由开合,是一种适用于小皮包的皮包扣。文档编号E05B37/00GK2047697SQ8920364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尤昌富 申请人:尤昌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包扣,由具有锁固作用的搭扣与扣头构成,其中搭扣包括由壳盖与壳座组成的外壳以及号码、短轴、中心轴、活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扣还包括一栅状制动钩,该栅状制动钩呈栅格状,位于上述短轴下面并和短轴相接触,在其一端有向下弯的末端,其另一端受到弹性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昌富
申请(专利权)人:尤昌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