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406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包括电机(1)、连接板(2)、防滑滚轮(11)、挤压机构(3)和Y型出料管(4),在传统3D打印机挤出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特制挤压机构实现无料自动检测,在主料丝用完的情况下自动加载副料丝进行打印,进而实现3D打印机自动换料,同时可以人为剪断主料丝自动加载副料丝实现换色打印,提高了3D打印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An extrusion mechanism for 3D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3D printer extrusion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motor (1), a connecting plate (2), a skid roller (11), a extrusion mechanism (3) and a Y type discharging pipe (4), which are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3D printer extrusion mechanism, and the automatic test is realized by using a special extrusion mechanism, and the automatic loading is carried out in the case of the use of the main material. The auxiliary material wire is printed, and then the 3D printer is automatically change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utomatically cut the main material and automatically load the accessory wire to realize the color change prin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3D printer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的应用场合也变得更为广泛和深入,桌面级FDM型3D打印机更是以价格低廉、操作便捷走进家庭和学校。在熔融堆积成型3D打印过程中,利用挤出机带动料丝进入喷头,然后挤压出喷头中熔融的料丝从喷嘴挤出。但是在打印途中会出现料丝用完的情况,需要操作人员长时间坚守在打印机旁进行手动换料,如果没有及时更换料盘,打印就会失败,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料丝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利用特制挤压机构实现无料自动检测和副料丝自动加载,进而实现自动换料和换色打印,提高了3D打印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包括电机(1)、连接板(2)、防滑滚轮(11)、挤压机构(3)和Y型出料管(4),所述连接板(2)的相对两侧朝连接板(2)内侧面折弯从而形成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电机(1)固定在连接板(2)的外侧面,所述电机(1)的转轴穿过设于连接板(2)的通孔且轴的自由端与防滑滚轮(11)连接,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绕着固定部转动,所述挤压机构(3)的数量是两个且两个挤压机构(3)通过固定部固定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且对称分布在防滑滚轮(11)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距离可调,所述连接板(2)的上翻边设有两个气动接头,所述连接板(2)的下翻边设有一个气动接头,所述三个气动接头内均设有塑料导管(24),所述Y型出料管(4)具有一出口端和两入口端,所述Y型出料管(4)的出口端与下翻边上的气动接头连通,所述Y型出料管(4)的两个入口端分别在朝向两个挤压机构(3)的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滚轮(11)的外圆周面具有防滑齿。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微型电机(31)、空心铜柱(32)、螺丝(33)、摆杆(34)和导轮(35),所述微型电机(31)利用若干空心铜柱(32)固定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上,所述摆杆(34)的一端与微型电机(31)的转轴连接,所述摆杆(34)的另一端具有凹状的安装槽,所述导轮(35)通过螺钉(36)安装在摆杆(34)的安装槽中且导轮(35)可自由转动,所述导轮(35)安装用于测试导轮(35)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所述微型电机(31)带动摆杆(34)转动来调节导轮(35)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距离。进一步地,包括两个传动导轮,两个传动导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且对称分布在防滑滚轮(11)的左右两侧,两个传动导轮位于上翻边和挤压机构(3)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传统3D打印机挤出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特制挤压机构实现无料自动检测,在主料丝用完的情况下自动加载副料丝进行打印,进而实现3D打印机自动换料,同时可以人为剪断主料丝自动加载副料丝实现换色打印,提高了3D打印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挤压机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的表示和描述。参考图1和图2,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包括电机1、连接板2、防滑滚轮11、挤压机构3和Y型出料管4,所述连接板2的相对两侧朝连接板2内侧面折弯从而形成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电机1固定在连接板2的外侧面,所述电机1的转轴穿过设于连接板2的通孔且轴的自由端与防滑滚轮11连接,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绕着固定部转动,所述挤压机构3的数量是两个且两个挤压机构3通过固定部固定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且对称分布在防滑滚轮11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距离可调,所述连接板2的上翻边设有两个气动接头21,所述连接板2的下翻边设有一个气动接头22,所述三个气动接头内均设有塑料导管24,所述Y型出料管4具有一出口端和两入口端,所述Y型出料管4的出口端与下翻边上的气动接头22连通,所述Y型出料管4的两个入口端分别在朝向两个挤压机构3的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具体地,所述防滑滚轮11的外圆周面具有防滑齿,防滑齿起到防滑作用,防滑滚轮依靠防滑齿将料丝25送入Y型出料管4中。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微型电机31、空心铜柱32、螺丝33、摆杆34和导轮35,所述微型电机31利用若干空心铜柱32固定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上,所述微型电机31和空心铜柱32构成了挤压机构的固定部,所述摆杆34的一端与微型电机31的转轴连接,所述摆杆34的另一端具有凹状的安装槽,所述导轮35通过螺钉36安装在摆杆34的安装槽中且导轮35可自由转动,所述导轮35安装用于测试导轮35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所述摆杆34、导轮35和转速传感器构成了挤压机构的旋转部,所述微型电机31带动摆杆34转动来调节导轮35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距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正常打印时,主副打印料丝分别从连接板上翻边的两个气动接头进入且穿过挤压机构和防滑滚轮的间隙,其中一个挤压机构的旋转部和防滑滚轮挤压主打印料丝,将主打印料丝带入Y型出料管入口端,从Y型出料管出口引出进入喷头;当主料丝打印完时,挤压机构的导轮不再转动,由挤压机构导轮上的转速传感器进行检测,当导轮转速为0时,微型电机带动主料丝一侧的挤压机构抬起,副打印料丝一侧的挤压机构挤压,电机执行反转参数,防滑滚轮和副打印料丝一侧的挤压机构挤压副打印料丝并带动副打印料丝进入另一侧的Y型出料管入口端,从Y型出料管出口引出进入气动喷头。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包括两个传动导轮23,两个传动导轮23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且对称分布在防滑滚轮11的左右两侧,两个传动导轮23位于上翻边和挤压机构3之间。所述传动导轮是传送主副打印料丝的。以上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连接板(2)、防滑滚轮(11)、挤压机构(3)和Y型出料管(4),所述连接板(2)的相对两侧朝连接板(2)内侧面折弯从而形成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电机(1)固定在连接板(2)的外侧面,所述电机(1)的转轴穿过设于连接板(2)的通孔且轴的自由端与防滑滚轮(11)连接,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绕着固定部转动,所述挤压机构(3)的数量是两个且两个挤压机构(3)通过固定部固定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且对称分布在防滑滚轮(11)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距离可调, 所述连接板(2)的上翻边设有两个气动接头,所述连接板(2)的下翻边设有一个气动接头,所述三个气动接头内均设有塑料导管(24),所述Y型出料管(4)具有一出口端和两入口端,所述Y型出料管(4)的出口端与下翻边上的气动接头连通,所述Y型出料管(4)的两个入口端分别在朝向两个挤压机构(3)的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连接板(2)、防滑滚轮(11)、挤压机构(3)和Y型出料管(4),所述连接板(2)的相对两侧朝连接板(2)内侧面折弯从而形成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电机(1)固定在连接板(2)的外侧面,所述电机(1)的转轴穿过设于连接板(2)的通孔且轴的自由端与防滑滚轮(11)连接,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绕着固定部转动,所述挤压机构(3)的数量是两个且两个挤压机构(3)通过固定部固定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且对称分布在防滑滚轮(11)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距离可调,所述连接板(2)的上翻边设有两个气动接头,所述连接板(2)的下翻边设有一个气动接头,所述三个气动接头内均设有塑料导管(24),所述Y型出料管(4)具有一出口端和两入口端,所述Y型出料管(4)的出口端与下翻边上的气动接头连通,所述Y型出料管(4)的两个入口端分别在朝向两个挤压机构(3)的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滚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