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置扶手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38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置扶手盖装置。涉及在制造汽车内置扶手时向用皮革等缝制的外皮插入由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等成型的填充体的装置,具体地,在将缝制成袋状的外皮结合到附着于支承台的上表面的底板和能够旋转自如地设于底板的上部的上板的状态下,将填充体压入至底板与上板之间,从而将填充体插入到外皮的内部。另外,在上板或底板的前端部形成有导向叶片,从而能够自动整理外皮内的折边。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由外皮和填充体构成的汽车内置用扶手的制造效率及生产性,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在通过手工作业的制造过程中可发生的外皮破损等不良情况。

Car's built-in armrest cover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r's built-in armrest cover device. A device for inserting a padding, such as a polyurethane foam (polyurethane foam), to the leather, such as leather, etc., in the manufacture of a car's built-in armrest, in particular, i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ack shaped outer skin is made into the upper surface attach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table and the upper plate that can be rot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loor. The filling body is pressed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upper plate so as to insert the filling body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outer skin. In addition, a guide blade is form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upper plate or the bottom plate, thereby automatically arranging the hem in the outer skin. Through the invention, the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and production of the built-in armrest of a car made of the outer skin and the filling body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it can fundamentally prevent the bad conditions such as the breakage of the outer skin which can occur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manu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置扶手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制造汽车内置扶手时向用皮革等缝制的外皮12插入由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foam)等成型的填充体11的装置,具体地,在将缝制成袋状的外皮12结合到附着于支承台20上表面的底板30和能够旋转自如地设于底板30的上部的上板40的状态下,将填充体11压入至底板30与上板40之间,从而将填充体11插入到外皮12的内部。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车内,为了乘客的舒适感和安全而设有各种缓冲物,作为其代表,可例举扶手(armrest)。图1是例示设于轿车座椅的扶手的图,如图所示,汽车内置用扶手是向由皮革或纺织品构成的外皮12内部插入由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foam)等成型的填充体11而构成的。作为这样的关于汽车用扶手制造装置的以往技术,可例举韩国专利第1465117号,韩国专利第1465117号涉及将包覆物粘接在车门内置材料等合成树脂注射物的装置,如图1所示,无法制造出向袋状的外皮12插入伸缩性填充体11的形式的扶手。如图1所示,在向事先缝制好的外皮12的内部插入已成型的填充体11而构成的汽车用扶手的情况下,如其他缝制产品这样,在制造工序中很大程度上必定依赖手工作业,特别是将填充体11插入到袋状的外皮12的内部的工序在自动化方面上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置扶手盖(covering)装置,在支承台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底板30,在支承台20的后端部形成有安装了双向板23的驱动部24,底板30的前端向支承台20的前方突出,在底板30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底板侧壁31,在支承台20的前端部的两侧底板侧壁31的外侧分别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支架21,在支架21的上部设有转动轴22,在转动轴22上能够旋转地设有一对上板40,上板40的前端向支承台20的前方突出,在上板40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下侧突出的上板侧壁41,在支架21的前方侧的上板40及底板30结合有外皮12,在支架21的后方侧的底板30的两侧底板侧壁31之间放置填充体11的状态下,通过双向板23的前进,填充体11被压入至上板40与底板30之间之后被插入到外皮12的内部。另外,在所述上板40的前端部的上板侧壁41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导向叶片50,在导向叶片50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外侧展开的展开部51,在导向叶片50的前端部形成有紧贴于上板40的外侧端的紧贴部52。另外,在所述底板30的前端部的底板侧壁31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导向叶片50,在导向叶片50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外侧展开的展开部51,在导向叶片50的前端部形成有紧贴于底板30的外侧端的紧贴部52。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由外皮12和填充体11构成的汽车内置用扶手的制造效率及生产性,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在通过手工作业的制造过程中可发生的外皮12破损等不良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内置扶手的例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状态的代表截面图。图5是以手工作业整理折边的方式的说明图。图6是应用了导向叶片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实施例的动作方式的说明图。图8是在底板应用了导向叶片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标号说明11:填充体12:外皮13:折边20:支承台21:支架22:转动轴23:双向板24:驱动部30:底板31:底板侧壁40:上板41:上板侧壁45:轴管部46:倾斜部50:导向叶片51:展开部52:紧贴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动作原理进行说明。首先,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在俯视时为长方形的板体,本专利技术由在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形成有支架21及驱动部24的支承台20、作为向支承台20的前方侧突出的板体的底板30及上板40等构成。即,如图2所示,在支承台20的上表面设有一对底板30,底板30的前端向支承台20的前方突出,在底板30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底板侧壁31,在支承台20的后端部形成有驱动部24,在驱动部24上安装有双向板23。另外,在支承台20的前端部的两侧底板侧壁31的外侧分别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支架21,在支架21的上部设有转动轴22,在转动轴22上能够旋转地设有一对上板40,上板40的前端向支承台20的前方突出,在上板40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下侧突出的上板侧壁41。即,作为从支承台20的前端向前方侧突出的一对板体的底板30附着设置于支承台20的上表面,同样地作为向支承台20的前方侧突出的一对板体的上板40能够旋转自如地设于形成在支承台20的前端部的支架21,这些一对底板30及一对上板40在俯视时设于形成在支承台20的前端部的两侧端的支架21之间。另外,附着设置于支承台20的上表面的一对底板30相互平行并在俯视时以支承台20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地设置,上板40也同样地相互平行并在俯视时以支承台20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地设置,在两侧底板30的外侧端向上侧分别突出而形成的底板侧壁31在横截面上呈对称,在两侧上板40的外侧端向下侧分别突出而形成的上板侧壁41也同样在横截面上呈对称。在分别形成于支承台20的前端部的两侧端的支架21的上端部结合设置有在俯视时与支承台20的中心线垂直的转动轴22,该转动轴22与上板40的后端部接合连接,由此实现以转动轴22为轴的上板40的自由旋转运动。如图2所示,在两侧上板40的后端部的转动轴22的接合部分别形成有与转动轴22结合的轴管部45,轴管部45作为内径与转动轴22的外径一致的管体,结合有贯穿管壁的紧固螺丝,从而能够调节轴管部45与转动轴22之间的固定状态,由此可调节两侧上板40之间的分开距离。另外,虽然未图示,附着于支承台20上表面的两侧底板30也同样构成为能够调节附着位置,这样通过调节两侧上板40之间的分开距离及两侧底板30之间的分开距离,从而能够通过一个装置来制造各种规格的汽车用扶手。附着于两侧支架21之间的支承台20上表面的底板30从支架21的后方侧即驱动部24侧充分地延伸而构成,在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待插入到外皮12的填充体11放置在底板30的上述延伸部。另外,上板40的转动轴22的后方侧的端部向上侧折弯而形成倾斜部46,从而在填充体11进入上板40与底板30之间的过程中引导填充体11的稳定的进入。如图2所示,与形成于支承台20的后端部的驱动部24连接的双向板23作为通过驱动部24的驱动而在与支承台20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上往返的板体,将填充体11压入至上板40与底板30之间,作为驱动双向板23的驱动部24,不仅可以应用气压缸或油压缸等液压缸,而且还可应用滚珠丝杠(ballscrew)或直线电机(linearmotor)等执行直线往返运动的各种致动器(actuator)。图3及图4示出使用如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向用皮革或纺织品等缝制的外皮12内部插入由聚氨酯泡沫等成型的填充体11的过程。首先,如图3的上端部及图4的上端部所示,在向支架21的前方侧突出的上板40及底板30的前端部结合被缝制成袋状的外皮12,在支架21的后方侧的底板30的两侧底板侧壁31之间放置填充体11。之后,如图3的中央部及图4的中央部所示,通过双向板23的前进,填充体11被压入至上板40与底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置扶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台(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底板(30),在所述支承台(20)的后端部形成有安装了双向板(23)的驱动部(24),底板(30)的前端向支承台(20)的前方突出,在底板(30)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底板侧壁(31),在支承台(20)的前端部的两侧底板侧壁(31)的外侧分别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支架(21),在支架(21)的上部设有转动轴(22),在转动轴(22)上能够旋转地设有一对上板(40),上板(40)的前端向支承台(20)的前方突出,在上板(40)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下侧突出的上板侧壁(41),在支架(21)的前方侧的上板(40)及底板(30)结合有外皮(12),在支架(21)的后方侧的底板(30)的两侧底板侧壁(31)之间放置填充体(11)的状态下,通过双向板(23)的前进,填充体(11)被压入至上板(40)与底板(30)之间之后被插入到外皮(12)的内部,在上板(40)的前端部的上板侧壁(41)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导向叶片(50),在导向叶片(50)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外侧展开的展开部(51),在导向叶片(50)的前端部形成有紧贴于上板(40)的外侧端的紧贴部(52)。...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8 KR 10-2016-01045871.一种汽车内置扶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台(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底板(30),在所述支承台(20)的后端部形成有安装了双向板(23)的驱动部(24),底板(30)的前端向支承台(20)的前方突出,在底板(30)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底板侧壁(31),在支承台(20)的前端部的两侧底板侧壁(31)的外侧分别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支架(21),在支架(21)的上部设有转动轴(22),在转动轴(22)上能够旋转地设有一对上板(40),上板(40)的前端向支承台(20)的前方突出,在上板(40)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下侧突出的上板侧壁(41),在支架(21)的前方侧的上板(40)及底板(30)结合有外皮(12),在支架(21)的后方侧的底板(30)的两侧底板侧壁(31)之间放置填充体(11)的状态下,通过双向板(23)的前进,填充体(11)被压入至上板(40)与底板(30)之间之后被插入到外皮(12)的内部,在上板(40)的前端部的上板侧壁(41)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导向叶片(50),在导向叶片(50)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外侧展开的展开部(51),在导向叶片(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显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现代工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