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35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包括轮毂、轮胎和伸缩机构,轮胎内设有至少两个防滑机构,伸缩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至少两个移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螺母,移动单元包括连接杆、移动杆、限位板、限位槽和两个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回复组件、第一凹槽、弹块和第二凹槽,防滑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滑动单元、转动杆、限位块和防滑块,该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通过伸缩机构,能够实现公路铁路两用功能,不仅如此,通过防滑机构,在雨雪天气时,该公路铁路两用车轮表面的粗糙度变大,使得该公路铁路两用车轮与铁轨或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从而提高该车轮的防滑性能。

A dual purpose railway and railway wheel with skid proof fun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ad and railway dual purpose wheel with anti skid function, including a hub, a tire and a telescopic mechanism. There are at least two antiskid mechanisms in the tire. The expans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ing unit and at least two moving units. The driving unit includes a first motor, a wire rod and a screw mother, and a moving unit including a connecting rod and a movement. A bar, a limit plate, a limit slot and two limiting components. The limit component includes a recovery component, a first groove, a bullet block, and a second groove. The antiskid mechanism includes a second motor, a sliding unit, a rotating bar, a limit block and a slide proof block. The anti skid function of a highway and railway dual purpose wheels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a telescopic mechanism. The dual use function of the railway is not only the case, but the roughness of the wheel surface of the road and railway becomes larger in the rain and snow weather, which make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wo use wheels of the highway and the rail or the road surface increasing, thus improving the anti skid performance of the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铁路两用车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
技术介绍
公铁两用车是指可在公路行走和轨道运行的专用牵引车,主要用于轨道牵引、调车作业,也可用于轨道货物转运和不落轮镟床的配套设备,而公路铁路两用车轮是适用于公铁两用车的车轮。在干燥的铁路轨面上,公路铁路两用车轮与铁轨的摩擦系数较大,但是在雨雪天气时,公路铁路两用车轮与铁轨的摩擦系数会急剧变小,因此现有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不能在雨雪天气条件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包括轮毂、轮胎和伸缩机构,所述轮胎套设在轮毂的外周,所述轮胎与轮毂过盈配合,所述轮胎内设有至少两个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轮胎内;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至少两个移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轮毂内,所述驱动单元与移动单元传动连接,各移动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移动单元的四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螺母,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轮毂内,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轮毂的圆心处,所述第一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内设有通孔,所述丝杆通过通孔穿过螺母,所述螺母内的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内的内螺纹与丝杆上的外螺纹匹配;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连接杆、移动杆、限位板、限位槽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螺母铰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设置在轮毂内,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限位槽的两侧,所述移动杆的轴线与轮毂的轴线相交;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回复组件、第一凹槽、弹块和第二凹槽,所述回复组件和第一凹槽均设置在轮毂内,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移动杆内,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回复组件与第二凹槽之间,所述弹块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所述弹块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弹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防滑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滑动单元、转动杆、限位块和防滑块,所述滑动单元设置在第二电机与转动杆之间,所述滑动单元与转动杆传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限位块与转动杆过渡配合,所述转动杆的远离移动单元的一端与防滑块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由于螺母脱离丝杆而使得伸缩机构无法正常工作,所述丝杆的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与丝杆同轴设置,所述限位盘与轮毂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将弹块推入第二凹槽内,所述回复组件包括第一气泵、第一气缸、第一活塞和推板,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轮毂内,所述第一气泵与第一气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的另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作为优选,为了将防滑块推出,所述滑动单元包括第二气泵、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泵与第二气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气缸内,所述第二活塞的另一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长时间精确稳定工作,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使得驱动单元运行得更加顺畅,所述丝杆与螺母之间涂有润滑油。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移动杆脱离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燕尾槽。作为优选,为了避免螺母由于与第一电机或限位盘碰撞而损坏,所述螺母的两侧均设有缓冲垫。作为优选,为了增强防滑效果,所述限位块的制作材料和防滑块的制作材料均为橡胶。作为优选,为了增强防滑效果,所述限位板的靠近轮胎的一侧设有若干防滑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通过伸缩机构,能够实现公路铁路两用功能,与现有的伸缩机构相比,在该车轮高速旋转时,该伸缩机构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不仅如此,通过防滑机构,在雨雪天气时,该公路铁路两用车轮表面的粗糙度变大,使得该公路铁路两用车轮与铁轨或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从而提高该车轮的防滑性能,与现有的防滑机构相比,该防滑机构的防滑效果较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的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的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的防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毂,2.轮胎,3.第一电机,4.丝杆,5.限位盘,6.螺母,7.连接杆,8.移动杆,9.限位板,10.限位槽,11.第一气泵,12.第一气缸,13.第一活塞,14.推板,15.第一凹槽,16.弹块,17.第二凹槽,18.弹簧,19.第二电机,20.第二气泵,21.第二气缸,22.第二活塞,23.转动杆,24.限位块,25.防滑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包括轮毂1、轮胎2和伸缩机构,所述轮胎2套设在轮毂1的外周,所述轮胎2与轮毂1过盈配合,所述轮胎2内设有至少两个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轮胎2内;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至少两个移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驱动单元与移动单元传动连接,各移动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移动单元的四周;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3、丝杆4和螺母6,所述第一电机3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第一电机3设置在轮毂1的圆心处,所述第一电机3与丝杆4传动连接,所述丝杆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6内设有通孔,所述丝杆4通过通孔穿过螺母6,所述螺母6内的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内的内螺纹与丝杆4上的外螺纹匹配;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连接杆7、移动杆8、限位板9、限位槽10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螺母6铰接,所述移动杆8的一端与连接杆7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移动杆8的另一端与限位板9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8设置在限位槽10内,所述限位槽10设置在轮毂1内,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限位槽10的两侧,所述移动杆8的轴线与轮毂1的轴线相交;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回复组件、第一凹槽15、弹块16和第二凹槽17,所述回复组件和第一凹槽15均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第二凹槽17设置在移动杆8内,所述第一凹槽15设置在回复组件与第二凹槽17之间,所述弹块1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凹槽15内,所述弹块16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凹槽17内,所述第二凹槽17内设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5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的另一端与弹块16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第一电机3驱动丝杆4转动,带动螺母6沿着丝杆4移动,让连接杆7带动移动杆8沿着限位槽10移动,当该车轮用于铁路时,回复组件工作将第一凹槽15内的弹块16推入第二凹槽17内,使得移动杆8带动限位板9伸出,当该车轮用于公路时,移动杆8带动限位板9收回,回复组件停止工作,弹簧18将第二凹槽17内的弹块16推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轮胎(2)和伸缩机构,所述轮胎(2)套设在轮毂(1)的外周,所述轮胎(2)与轮毂(1)过盈配合,所述轮胎(2)内设有至少两个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轮胎(2)内;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至少两个移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驱动单元与移动单元传动连接,各移动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移动单元的四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3)、丝杆(4)和螺母(6),所述第一电机(3)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第一电机(3)设置在轮毂(1)的圆心处,所述第一电机(3)与丝杆(4)传动连接,所述丝杆(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6)内设有通孔,所述丝杆(4)通过通孔穿过螺母(6),所述螺母(6)内的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内的内螺纹与丝杆(4)上的外螺纹匹配;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连接杆(7)、移动杆(8)、限位板(9)、限位槽(10)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螺母(6)铰接,所述移动杆(8)的一端与连接杆(7)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移动杆(8)的另一端与限位板(9)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8)设置在限位槽(10)内,所述限位槽(10)设置在轮毂(1)内,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限位槽(10)的两侧,所述移动杆(8)的轴线与轮毂(1)的轴线相交;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回复组件、第一凹槽(15)、弹块(16)和第二凹槽(17),所述回复组件和第一凹槽(15)均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第二凹槽(17)设置在移动杆(8)内,所述第一凹槽(15)设置在回复组件与第二凹槽(17)之间,所述弹块(1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凹槽(15)内,所述弹块(16)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凹槽(17)内,所述第二凹槽(17)内设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5)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的另一端与弹块(16)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防滑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9)、滑动单元、转动杆(23)、限位块(24)和防滑块(25),所述滑动单元设置在第二电机(19)与转动杆(23)之间,所述滑动单元与转动杆(23)传动连接,所述限位块(24)套设在转动杆(23)上,所述限位块(24)与转动杆(23)过渡配合,所述转动杆(23)的远离移动单元的一端与防滑块(2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轮胎(2)和伸缩机构,所述轮胎(2)套设在轮毂(1)的外周,所述轮胎(2)与轮毂(1)过盈配合,所述轮胎(2)内设有至少两个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轮胎(2)内;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至少两个移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驱动单元与移动单元传动连接,各移动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移动单元的四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3)、丝杆(4)和螺母(6),所述第一电机(3)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第一电机(3)设置在轮毂(1)的圆心处,所述第一电机(3)与丝杆(4)传动连接,所述丝杆(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6)内设有通孔,所述丝杆(4)通过通孔穿过螺母(6),所述螺母(6)内的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内的内螺纹与丝杆(4)上的外螺纹匹配;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连接杆(7)、移动杆(8)、限位板(9)、限位槽(10)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螺母(6)铰接,所述移动杆(8)的一端与连接杆(7)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移动杆(8)的另一端与限位板(9)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8)设置在限位槽(10)内,所述限位槽(10)设置在轮毂(1)内,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限位槽(10)的两侧,所述移动杆(8)的轴线与轮毂(1)的轴线相交;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回复组件、第一凹槽(15)、弹块(16)和第二凹槽(17),所述回复组件和第一凹槽(15)均设置在轮毂(1)内,所述第二凹槽(17)设置在移动杆(8)内,所述第一凹槽(15)设置在回复组件与第二凹槽(17)之间,所述弹块(1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凹槽(15)内,所述弹块(16)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凹槽(17)内,所述第二凹槽(17)内设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5)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的另一端与弹块(16)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防滑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9)、滑动单元、转动杆(23)、限位块(24)和防滑块(25),所述滑动单元设置在第二电机(19)与转动杆(2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港泰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