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拉链底链开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1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以预定间隔给拉链底链C开口的装置10,它包括一钻座22及一切具27,它们配合动作以在一对支承带T上切下一段咬合单元E。切具27包括一垂向可移动的冲头34,它有多个定位叉头36,适于咬合在相邻单元E之间并在开口时将接链底链C牢牢地保持在位。(*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预定间隔将长条拉链底链(stringer chain)开口以便装上拉链部件的长条拉链底链开口装置。通常,由一对支承带和分别固定在这两条带上的多排咬合单元组成的基本不断的长条拉链底链连续地切成预定长度以形成单根拉链。在切割前,一般将拉链底链开口以沿着拉链底链纵向内边缘形成预定间隔的无单元部分或空隙部分,空隙用来安装各种拉链部件,比如滑块、底端挡块和顶端挡块。用一个具有与一预先计算好的空隙长度相对应的工作刃口长度的切割工具除去预定数目的咬合单元,从而形成了拉链底链的无单元部分或间隙。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切割工具会使一些最端部的咬合单元在间隙的前端和尾端之一或两端只切去一半或一部分,留下未切除的碎片影响后道装部件的工序。为了消除此问题,有人建议在切割工具的每个前端和尾端附近设置定位爪或销,以使咬合单元相咬合从而使拉链底链固定到位以便由切具开口。由于这种定位爪或销相互隔开一个大于切具的工作长度的距离,各定位爪或销之间实际存在的咬合单元数目常常与所要去除以形成预定长度间隙的咬合单元的预定数目不同。我们认为这种差异是拉链底链在进料时的纵向张力发生变化或咬合单元尺寸有误差造成的。所产生的间隙常常会带有在支承带上这一排切割过的咬合单元与另一排切割过的咬合单元在形状上不同的、不规则切割的最端部咬合单元,使得诸如顶端挡块和底端挡块、特别是可分离端部挡块之类的这种组件很难合适地装配到位。考虑到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具有一对相对的支承带及固定在其上的多排咬合元件的拉链底链开口的装置,此装置所采用的操作结构特点设计成可以对拉链底链沿其长度以预定间隙开口以在其相对端部形成具有这种最端部或终端咬合元件的无元件部分或间隙,它们切得干净利落,基本对称,而且在整个一系列间隙中位置都一样。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下面参照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将变得很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的部分剖视的侧视图;图2是图1装置中的砧座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与砧座结合使用的切具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装置的放大横剖视图,示出了位于一个工作阶段的切具和砧座;图5与图4类似,但示出了位于另一个工作阶段的切具和砧座;图6与图4类似,但示出了位于又一个工作阶段的切具的和砧座;图7是一个冲头和砧座且其间有一拉链底链的放大的部分侧视示意图;图8是拉链底链的放大的部分平面图;图9是冲头砧座组合的一种改型的部分侧视示意图;图10与图9类似,但示出了冲头砧座组合的另一种改型。请参看附图,特别是图1,它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10,此装置总的包括一机架11,其顶表面有一工作台12,工作台12中央形成有一水平通道13,拉链的拉链底链C从中经过。拉链底链C一词用来指一对相对设置的支承带T,每个支承带T沿其纵向内边缘都各有一排呈螺旋圈结构的连续的咬合元件E,典型地由穿过绳子R的缝纫线S固定在位,而绳子R如图8所示沿纵向延伸过线圈结构,或者可以在支承带以本
所熟知方式进行编织的同时将其从一种细丝材料交替地编织入各自的支承带。每个单个的咬合元件E包括一咬合头Ea、上腿部Eb、下腿部Ec以及交互连接于相邻咬合元件之间的跟部Ed。装置10包括一对卡爪14,卡爪14固定在工作台12上具有隔着一间隙相面对的内缘15,间隙的宽度略大于咬合在一起的面对的两排咬合单元E。每个卡爪14都有多个可与成形于一对压垫18上的相应凸脊17相咬合的凹槽16,压垫18可沿垂直方向移向或移离拉链底链C的通道13。当停在工作台上一预定位置时,拉链底链C卡在卡爪14和压垫18之间,使拉链底链C准备好以便后面将描述的开口操作。压垫18用一第一弹簧19连接到可垂直移动地支承在机架11里的支座20上。支座20由图中未画出的气缸等驱动而作向上运动,使弹簧19压缩从而向上移动压垫18使之与卡爪14咬合。第二弹簧21置于机架11和支座20之间以使支座20下降时向下偏置。一砧座22由一对模块23、24构成,模块23、24之间可移动地支撑有一个顶出板25。砧座22容纳在压垫18里并固定到机架11上。如图2和7所示,每个模块23、24的顶表面都成形有多个横向导槽26,每个导槽26的尺寸适于接纳支承带T上的咬合元件E的下腿部Ec。一个模块23的导槽26与另一个模块24的导槽错开半个节距。切具27由一图中未画出的适当的驱动装置作用而可沿垂向移向和移离砧座22,具有一对刀片28、29,其切刃30、31隔开一距离而叠置在邻近各自跟部Ed的各自元件E的上腿部Eb上。每个刀片28、29的长度与拉链底链C将要以预定间隔形成的间隙C相对应,且如图8中的实线32、33所示,它们的各自终端28a、29a相互错开元件E的一个上腿部Eb或半个节距,这样各自支承带T上的终端或最端部那些咬合元件Ex就能切过它们的与跟部Ed汇合在一起的腿部Eb。冲头34支承在切具27本体的中央处,且由图中未画出的装置可垂向地相对于切具本体移向或移离砧座22,更具体地说,是与顶出板25呈垂向对准。冲头34的下端面或工作端面35有两排锯齿状的定位叉头36,这些叉头36相互错开单元E上腿部Eb的半个节距,且相互隔开以跨越咬合元件的几个(本例中为三个)上腿部Eb并咬合在相邻的上腿部Eb之间,这在图7中看得最清楚。冲头34的工作长度基本等于或略大于切具刀片28、29,这取决于开口操作的方式。这种结构的开口装置10的操作如下。当支座20、压垫18、砧座22和顶出板25都缩下到其各自非操作位置,而切具27和冲头34类似地保持在升起的非操作位置时,拉链底链C在间歇地前进时被阻挡在通道13上的预定位置。在此例中,拉链底链C仍呈自由状态而不夹卡在卡爪14和压垫18之间以允许拉链底链C可灵活地沿纵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以使定位叉头36可调节地配置于咬合单元E的相邻上腿部Eb之间。否则,如果拉链底链C移出工作台12的适当操作位置,或者咬合单元固定在各自支承带T上的节距不规则,则定位叉头36常常会直接骑在或卡在单元E的上腿部Eb上。这种误差可由一装在冲头驱动装置上的诸如微动开关(未画出)之类的感测装置来检测,这样冲头34可重复地移上移下直到定位叉头36能进入如图7所示的单元相邻的上腿部Eb之间的空间。接着压垫18上移,在卡爪14的配合下将拉链底链C卡在工作台12上。在冲头34下移过程中,可使切具27停留在退缩位置或者也可向下移动靠近两排咬合单元E上面的位置。在冲头34与拉链底链C压力咬合的同时,模块23、24下降直到其内的导槽26从每个支承带T的下表面接纳并支承住单元的下腿部Ec,从而牢牢地使拉链底链保持在图7所示的合适位置以备开口。如图5所示,现在驱动切具27向下与上腿部Eb咬合并在拉链底链C的预定长度上切割上腿部Eb,在此例中刀片28、29安排成其各自的终端28a、29a基本与靠近如图8所示的各自支承带T上的最端部元件Ex的跟部Ed相邻的上腿部Eb对齐。这保证了紧接着最端部元件Ex的那些邻接的咬合单元Ey的间隙而不会不小心被切具27切下或损害。当顶出板25进一步向上移动越过水平通道13的水平面如图6所示时,被切割过的咬合单元E由顶出板25从拉链底链C上顶出,从而沿拉链底链C形成纵向且呈预定间隔的无单元部分或间隙G,以便接着以本技术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给具有一对支承带T的拉链底链C开口的装置10,每条支承带T都带有一排咬合单元E,每个所述单元E包括一个头部Ea、一上腿部Eb、一下腿部Ec和一跟部Ed,此装置包括:a.一砧座22,包括一对模块23、24,其间可移动地支承有一顶出板25;b.一垂向可移动的切具27,它有一对隔开的刀片28、29并能与所述砧座22配合以切下一段所述咬合单元E;c.一冲头34,支承在所述切具27里并能相对于切具而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34有两排咬合在咬合元件E的相邻上腿部Ea之间的定位叉头36,所述刀片28、29的各自终端28a、29a相互间隔开一个相应于一个上腿部Eb或半个单元节距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泽将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