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60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螺旋推料杆固定在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上,挤出网设置在传送外壳的内壁上,粉碎片固定在转轴Ⅰ上,皮带Ⅰ将从动皮带轮Ⅰ与主动皮带轮Ⅰ之间连接,筛网设置在导流块上,刀片固定在转轴Ⅱ的左端,皮带Ⅱ将主动皮带轮Ⅱ与从动皮带轮Ⅱ之间连接,滚轮Ⅰ固定在转轴Ⅲ上,履带将滚轮Ⅰ与滚轮Ⅱ之间连接,皮带Ⅲ将从动皮带轮Ⅲ与主动皮带轮Ⅲ之间连接,电阻发热棒设置在PEEK材料防护座上,排气扇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上侧面上。该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能够快速的实现菌渣饲料的加工,加工效率高,操作简单,移动方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物料排除干净,从而提高菌渣饲料的产品质量。

A rapid processing device for bacteria residue fe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pid processing device for bacterial residue feed. The screw push rod is fixed 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extrusion net is set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ransmission shell. The comminuted piece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I. The belt I connects the driven pulley I to the active pulley I, the screen is set on the diversion block, the blade is fixed on the left end of the shaft II, and the belt II will take the active pulley II and the belt II. Connected by the driven pulley II, the roller I is fixed on the shaft III, the crawler connects the roller I to the roller II, the belt III connects the driven pulley III to the active pulley III, and the resistance heating rod is set on the PEEK material protection seat, and the exhaust fan is set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rapid processing device of the fungus slag feed can quickly process the fungus residue feed. It has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simple operation, convenient movement, convenient use,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clean material,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fungus residue f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物喂养
,具体为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菌渣的数量急剧增加。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普及,食用菌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品种不断增多。食用菌集中规模化生产,采摘后蘑菇渣大量积累,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菌渣中含有糖类、有机酸、酶和生物活性物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的潜在利用价值。利用食用菌菌渣废料,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有的菌渣饲料的加工装置置结构复杂,不方便移动,操作复杂,对菌渣饲料的加工速度慢,物料容易残留,影响生物饲料的产品质量和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包括万向轮、底板、支撑架、支撑杆Ⅰ、支撑框架、电机Ⅰ、支撑杆Ⅱ、传动装置、传送外壳、螺旋推料杆、挤出网、粉碎外壳、支撑杆Ⅲ、导流块、进料斗、导流板、转轴Ⅰ、粉碎片、从动皮带轮Ⅰ、电机Ⅱ、主动皮带轮Ⅰ、筛网、皮带Ⅰ、电机Ⅲ、主动皮带轮Ⅱ、从动皮带轮Ⅱ、皮带Ⅱ、固定板、转轴Ⅱ、刀片、转轴Ⅲ、滚轮Ⅰ、转轴Ⅳ、滚轮Ⅱ、从动皮带轮Ⅲ、履带、皮带Ⅲ、主动皮带轮Ⅲ、PEEK材料防护座、电阻发热棒和排气扇。万向轮固定在底板的底端,支撑架、支撑杆Ⅰ、支撑框架、电机Ⅰ与支撑杆Ⅱ均固定在底板的顶端,并且支撑架位于支撑杆Ⅰ的左侧,支撑框架位于支撑杆Ⅰ的右侧,电机Ⅰ位于支撑框架的前方,支撑杆Ⅱ位于支撑框架的右侧,传动装置与传送外壳均固定在支撑架的顶端,并且传动装置位于传送外壳的左侧,螺旋推料杆固定在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并且螺旋推料杆设置在传送外壳的内部,挤出网设置在传送外壳的内壁上,粉碎外壳与支撑杆Ⅲ均固定在传送外壳的顶端,并且粉碎外壳位于支撑杆Ⅲ的左侧,导流块与导流板均固定在粉碎外壳的内壁上,并且导流块位于导流板的下方,进料斗固定在粉碎外壳的顶端,转轴Ⅰ设置在粉碎外壳上,粉碎片固定在转轴Ⅰ上,从动皮带轮Ⅰ固定在转轴Ⅰ的端部,电机Ⅱ固定在粉碎外壳上,主动皮带轮Ⅰ固定在电机Ⅱ的输出端上,皮带Ⅰ将从动皮带轮Ⅰ与主动皮带轮Ⅰ之间连接,筛网设置在导流块上,电机Ⅲ固定在支撑杆Ⅲ的顶端,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杆Ⅲ的内壁上,转轴Ⅱ设置在固定板上,从动皮带轮Ⅱ固定在转轴Ⅱ的右端,刀片固定在转轴Ⅱ的左端,主动皮带轮Ⅱ固定在电机Ⅲ的输出端上,皮带Ⅱ将主动皮带轮Ⅱ与从动皮带轮Ⅱ之间连接,转轴Ⅲ设置在支撑杆Ⅰ上,滚轮Ⅰ固定在转轴Ⅲ上,转轴Ⅳ设置在支撑杆Ⅱ上,滚轮Ⅱ固定在转轴Ⅳ上,履带将滚轮Ⅰ与滚轮Ⅱ之间连接,从动皮带轮Ⅲ固定在转轴Ⅳ的端部,主动皮带轮Ⅲ固定在电机Ⅰ的输出端上,皮带Ⅲ将从动皮带轮Ⅲ与主动皮带轮Ⅲ之间连接,PEEK材料防护座固定在支撑框架的内壁上,电阻发热棒设置在PEEK材料防护座上,排气扇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上侧面上。优选的,所述螺旋推料杆、转轴Ⅰ、转轴Ⅱ、转轴Ⅲ、转轴Ⅳ上均设置有轴承。优选的,所述从动皮带轮Ⅰ与主动皮带轮Ⅰ之间是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主动皮带轮Ⅱ与从动皮带轮Ⅱ之间是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从动皮带轮Ⅲ与主动皮带轮Ⅲ之间是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能够快速的实现菌渣饲料的加工,加工效率高,操作简单,移动方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物料排除干净,从而提高菌渣饲料的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的支撑框架5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的挤出网1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的刀片3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万向轮1;底板2;支撑架3;支撑杆Ⅰ4;支撑框架5;电机Ⅰ6;支撑杆Ⅱ7;传动装置8;传送外壳9;螺旋推料杆10;挤出网11;粉碎外壳12;支撑杆Ⅲ13;导流块14;进料斗15;导流板16;转轴Ⅰ17;粉碎片18;从动皮带轮Ⅰ19;电机Ⅱ20;主动皮带轮Ⅰ21;筛网22;皮带Ⅰ23;电机Ⅲ24;主动皮带轮Ⅱ25;从动皮带轮Ⅱ26;皮带Ⅱ27;固定板28;转轴Ⅱ29;刀片30;转轴Ⅲ31;滚轮Ⅰ32;转轴Ⅳ33;滚轮Ⅱ34;从动皮带轮Ⅲ35;履带36;皮带Ⅲ37;主动皮带轮Ⅲ38;PEEK材料防护座39;电阻发热棒40;排气扇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3和4,本技术提供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技术方案: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包括万向轮1、底板2、支撑架3、支撑杆Ⅰ4、支撑框架5、电机Ⅰ6、支撑杆Ⅱ7、传动装置8、传送外壳9、螺旋推料杆10、挤出网11、粉碎外壳12、支撑杆Ⅲ13、导流块14、进料斗15、导流板16、转轴Ⅰ17、粉碎片18、从动皮带轮Ⅰ19、电机Ⅱ20、主动皮带轮Ⅰ21、筛网22、皮带Ⅰ23、电机Ⅲ24、主动皮带轮Ⅱ25、从动皮带轮Ⅱ26、皮带Ⅱ27、固定板28、转轴Ⅱ29、刀片30、转轴Ⅲ31、滚轮Ⅰ32、转轴Ⅳ33、滚轮Ⅱ34、从动皮带轮Ⅲ35、履带36、皮带Ⅲ37、主动皮带轮Ⅲ38、PEEK材料防护座39、电阻发热棒40和排气扇41。万向轮1固定在底板2的底端,支撑架3、支撑杆Ⅰ4、支撑框架5、电机Ⅰ6与支撑杆Ⅱ7均固定在底板2的顶端,并且支撑架3位于支撑杆Ⅰ4的左侧,支撑框架5位于支撑杆Ⅰ4的右侧,电机Ⅰ6位于支撑框架5的前方,支撑杆Ⅱ7位于支撑框架5的右侧,传动装置8与传送外壳9均固定在支撑架3的顶端,并且传动装置8位于传送外壳9的左侧,螺旋推料杆10固定在传动装置8的输出端上,并且螺旋推料杆10设置在传送外壳9的内部,挤出网11设置在传送外壳9的内壁上,粉碎外壳12与支撑杆Ⅲ13均固定在传送外壳9的顶端,并且粉碎外壳12位于支撑杆Ⅲ13的左侧,导流块14与导流板16均固定在粉碎外壳12的内壁上,并且导流块14位于导流板16的下方,进料斗15固定在粉碎外壳12的顶端,转轴Ⅰ17设置在粉碎外壳12上,粉碎片18固定在转轴Ⅰ17上,从动皮带轮Ⅰ19固定在转轴Ⅰ17的端部,电机Ⅱ20固定在粉碎外壳12上,主动皮带轮Ⅰ21固定在电机Ⅱ20的输出端上,皮带Ⅰ23将从动皮带轮Ⅰ19与主动皮带轮Ⅰ21之间连接,筛网22设置在导流块14上,电机Ⅲ24固定在支撑杆Ⅲ13的顶端,固定板28固定在支撑杆Ⅲ13的内壁上,转轴Ⅱ29设置在固定板28上,从动皮带轮Ⅱ26固定在转轴Ⅱ29的右端,刀片30固定在转轴Ⅱ29的左端,主动皮带轮Ⅱ25固定在电机Ⅲ24的输出端上,皮带Ⅱ27将主动皮带轮Ⅱ25与从动皮带轮Ⅱ26之间连接,转轴Ⅲ31设置在支撑杆Ⅰ4上,滚轮Ⅰ32固定在转轴Ⅲ31上,转轴Ⅳ33设置在支撑杆Ⅱ7上,滚轮Ⅱ34固定在转轴Ⅳ33上,履带36将滚轮Ⅰ32与滚轮Ⅱ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包括万向轮(1)、底板(2)、支撑架(3)、支撑杆Ⅰ(4)、支撑框架(5)、电机Ⅰ(6)、支撑杆Ⅱ(7)、传动装置(8)、传送外壳(9)、螺旋推料杆(10)、挤出网(11)、粉碎外壳(12)、支撑杆Ⅲ(13)、导流块(14)、进料斗(15)、导流板(16)、转轴Ⅰ(17)、粉碎片(18)、从动皮带轮Ⅰ(19)、电机Ⅱ(20)、主动皮带轮Ⅰ(21)、筛网(22)、皮带Ⅰ(23)、电机Ⅲ(24)、主动皮带轮Ⅱ(25)、从动皮带轮Ⅱ(26)、皮带Ⅱ(27)、固定板(28)、转轴Ⅱ(29)、刀片(30)、转轴Ⅲ(31)、滚轮Ⅰ(32)、转轴Ⅳ(33)、滚轮Ⅱ(34)、从动皮带轮Ⅲ(35)、履带(36)、皮带Ⅲ(37)、主动皮带轮Ⅲ(38)、PEEK材料防护座(39)、电阻发热棒(40)和排气扇(41),其特征在于:万向轮(1)固定在底板(2)的底端,支撑架(3)、支撑杆Ⅰ(4)、支撑框架(5)、电机Ⅰ(6)与支撑杆Ⅱ(7)均固定在底板(2)的顶端,并且支撑架(3)位于支撑杆Ⅰ(4)的左侧,支撑框架(5)位于支撑杆Ⅰ(4)的右侧,电机Ⅰ(6)位于支撑框架(5)的前方,支撑杆Ⅱ(7)位于支撑框架(5)的右侧,传动装置(8)与传送外壳(9)均固定在支撑架(3)的顶端,并且传动装置(8)位于传送外壳(9)的左侧,螺旋推料杆(10)固定在传动装置(8)的输出端上,并且螺旋推料杆(10)设置在传送外壳(9)的内部,挤出网(11)设置在传送外壳(9)的内壁上,粉碎外壳(12)与支撑杆Ⅲ(13)均固定在传送外壳(9)的顶端,并且粉碎外壳(12)位于支撑杆Ⅲ(13)的左侧,导流块(14)与导流板(16)均固定在粉碎外壳(12)的内壁上,并且导流块(14)位于导流板(16)的下方,进料斗(15)固定在粉碎外壳(12)的顶端,转轴Ⅰ(17)设置在粉碎外壳(12)上,粉碎片(18)固定在转轴Ⅰ(17)上,从动皮带轮Ⅰ(19)固定在转轴Ⅰ(17)的端部,电机Ⅱ(20)固定在粉碎外壳(12)上,主动皮带轮Ⅰ(21)固定在电机Ⅱ(20)的输出端上,皮带Ⅰ(23)将从动皮带轮Ⅰ(19)与主动皮带轮Ⅰ(21)之间连接,筛网(22)设置在导流块(14)上,电机Ⅲ(24)固定在支撑杆Ⅲ(13)的顶端,固定板(28)固定在支撑杆Ⅲ(13)的内壁上,转轴Ⅱ(29)设置在固定板(28)上,从动皮带轮Ⅱ(26)固定在转轴Ⅱ(29)的右端,刀片(30)固定在转轴Ⅱ(29)的左端,主动皮带轮Ⅱ(25)固定在电机Ⅲ(24)的输出端上,皮带Ⅱ(27)将主动皮带轮Ⅱ(25)与从动皮带轮Ⅱ(26)之间连接,转轴Ⅲ(31)设置在支撑杆Ⅰ(4)上,滚轮Ⅰ(32)固定在转轴Ⅲ(31)上,转轴Ⅳ(33)设置在支撑杆Ⅱ(7)上,滚轮Ⅱ(34)固定在转轴Ⅳ(33)上,履带(36)将滚轮Ⅰ(32)与滚轮Ⅱ(34)之间连接,从动皮带轮Ⅲ(35)固定在转轴Ⅳ(33)的端部,主动皮带轮Ⅲ(38)固定在电机Ⅰ(6)的输出端上,皮带Ⅲ(37)将从动皮带轮Ⅲ(35)与主动皮带轮Ⅲ(38)之间连接,PEEK材料防护座(39)固定在支撑框架(5)的内壁上,电阻发热棒(40)设置在PEEK材料防护座(39)上,排气扇(41)设置在支撑框架(5)的上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渣饲料快速加工装置,包括万向轮(1)、底板(2)、支撑架(3)、支撑杆Ⅰ(4)、支撑框架(5)、电机Ⅰ(6)、支撑杆Ⅱ(7)、传动装置(8)、传送外壳(9)、螺旋推料杆(10)、挤出网(11)、粉碎外壳(12)、支撑杆Ⅲ(13)、导流块(14)、进料斗(15)、导流板(16)、转轴Ⅰ(17)、粉碎片(18)、从动皮带轮Ⅰ(19)、电机Ⅱ(20)、主动皮带轮Ⅰ(21)、筛网(22)、皮带Ⅰ(23)、电机Ⅲ(24)、主动皮带轮Ⅱ(25)、从动皮带轮Ⅱ(26)、皮带Ⅱ(27)、固定板(28)、转轴Ⅱ(29)、刀片(30)、转轴Ⅲ(31)、滚轮Ⅰ(32)、转轴Ⅳ(33)、滚轮Ⅱ(34)、从动皮带轮Ⅲ(35)、履带(36)、皮带Ⅲ(37)、主动皮带轮Ⅲ(38)、PEEK材料防护座(39)、电阻发热棒(40)和排气扇(41),其特征在于:万向轮(1)固定在底板(2)的底端,支撑架(3)、支撑杆Ⅰ(4)、支撑框架(5)、电机Ⅰ(6)与支撑杆Ⅱ(7)均固定在底板(2)的顶端,并且支撑架(3)位于支撑杆Ⅰ(4)的左侧,支撑框架(5)位于支撑杆Ⅰ(4)的右侧,电机Ⅰ(6)位于支撑框架(5)的前方,支撑杆Ⅱ(7)位于支撑框架(5)的右侧,传动装置(8)与传送外壳(9)均固定在支撑架(3)的顶端,并且传动装置(8)位于传送外壳(9)的左侧,螺旋推料杆(10)固定在传动装置(8)的输出端上,并且螺旋推料杆(10)设置在传送外壳(9)的内部,挤出网(11)设置在传送外壳(9)的内壁上,粉碎外壳(12)与支撑杆Ⅲ(13)均固定在传送外壳(9)的顶端,并且粉碎外壳(12)位于支撑杆Ⅲ(13)的左侧,导流块(14)与导流板(16)均固定在粉碎外壳(12)的内壁上,并且导流块(14)位于导流板(16)的下方,进料斗(15)固定在粉碎外壳(12)的顶端,转轴Ⅰ(17)设置在粉碎外壳(12)上,粉碎片(18)固定在转轴Ⅰ(17)上,从动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茜王晓力王春梅朱新强田福平董鹏程贺炯杰路远胡宇段慧荣崔光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