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750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行走装置、取苗装置、栽苗装置、以及安装在机架前部的排肥装置;所述取苗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送苗机构和夹苗机构;所述栽苗装置安装在夹苗机构下方的机架上;所述夹苗机构包括能夹紧和松开的苗夹、使苗夹夹紧松开的连杆部分、以及能够驱动苗夹前后往复运动的驱动部分;所述栽苗装置包括设置在苗夹松开部位下方的喂入器和能上下往复运动的栽苗鸭嘴;所述喂入器包括多个在水平面上围成一圈且能转动的底部端盖能打开的盛苗筒,盛苗筒底部端盖打开后能实现盛苗筒与栽苗鸭嘴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效率高、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

A multifunctional mulberry planting machine and its use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mulberry planting machine, including a frame, a walking device mounted on a rack, a seedling picking device, a seedling planting device, and a fertilizer arrangement installed in the front of the frame. The seedling raising device includes a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seedling clamping mechanism installed on the frame, and the seedling plan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frame under the seedling mechanism. The seedling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lamp which can be clamped and loosened, a connecting rod part which is clamped by the clamp, and a driving part that can drive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seedling clip, and the seedling device includes a feeding device set under the pinch part of the pinch and a seedling duck mouth that can move up and down. When the bottom end cover can be turned on the horizontal surface and can open the seedling barrel, the bottom end cover of the seedling cylinder can be opened to achiev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edling tube and the seedling duck mouth.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volume, high efficiency,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移栽是桑苗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对气候补偿和使作物生育提早的综合效益。它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可观。目前移栽过程几乎采用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栽植,制约了生产规模,影响了生产效益,进而制约了桑树生产的发展空间。移栽技术作为一种日趋流行的栽培技术,相较于直播具有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国外发达国家的移栽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基本完成了向着高智能化发展的目标。但因其通用性较差,整体结构、控制部分较为复杂,并且价格昂贵,难以适应我国以中小规模农户为主导的农业需求。目前国内针对于大田且适用于我国地块小、分布零散作业情况的自动钵苗移栽机的研究较少,多为需要人工取喂的半自动移栽机,运行笨拙,效率低下,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及其使用方法,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效率高、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与成本,并且提高了移栽质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行走装置、取苗装置、栽苗装置、以及安装在机架前部的排肥装置;所述取苗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送苗机构和夹苗机构;所述栽苗装置安装在夹苗机构下方的机架上;所述夹苗机构包括能夹紧和松开的的苗夹、使苗夹夹紧松开的连杆部分、以及能够驱动苗夹前后往复运动的驱动部分;所述栽苗装置包括设置在苗夹松开部位下方的喂入器和能上下往复运动的栽苗鸭嘴;所述喂入器包括多个在水平面上围成一圈且能转动的底部端盖能打开的盛苗筒,盛苗筒底部端盖打开后能实现盛苗筒与栽苗鸭嘴相通。作为优选,所述栽苗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两个齿盘,两个齿盘上均布多个齿,每相邻两齿之间的距离与盛苗筒的直径相同,盛苗筒通过一条连接带固定围成一圈,每相邻的两个盛苗筒之间有间隙,所述齿盘的齿恰好能插入盛苗筒之间的间隙,齿盘的转动能带动盛苗筒的转动。形成类似链轮链条的配合运动。作为优选,每个盛苗筒均包括侧壁和能打开的端盖;在盛苗筒的下方安装控制端盖打开和闭合的钢环,所述钢环包括使端盖紧贴侧壁底部的闭合部、以及位于栽苗鸭嘴正上方与水平面存在夹角,形成凹状圆弧的打开部,盛苗筒转至钢环打开部时端盖打开。此时盛苗筒端盖在桑苗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此处自行将端盖压开,桑苗滑落至箱体进入栽桑鸭嘴,而随着盛苗筒在水平面内的继续转动,底部端盖又在钢环闭合部逐渐被关闭,继而转到指定位置时,能够继续承接桑苗。作为优选,在栽苗鸭嘴上方固接漏斗状箱体,行走轮通过第二链传动副与第一扇状飞轮式曲柄连接,第一扇状飞轮式曲柄与第二扇状飞轮式曲柄之间通过第五链传动副连接,实现第一扇状飞轮式曲柄与第二扇状飞轮式曲柄在竖直方向同步做圆周运动;第一扇状飞轮式曲柄和第二扇状飞轮式曲柄共同铰接一托杆,所述托杆与漏斗状箱体固连,进而带动栽苗鸭嘴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作为优选,第二链传动副通过第三链传动副与锥齿轮箱的输入端连接,锥齿轮箱的输出端与第四链传动副连接,两个齿盘分别与第四链传动副的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同轴。通过第四链传动副带动两个齿盘的转动,从而实现盛苗筒在水平面内的转动,锥齿轮箱将第三链传动副竖直方向的转动转变为驱动齿盘水平方向的转动;从盛苗筒落下的桑苗经漏斗状箱体滑入栽苗鸭嘴,此时栽苗鸭嘴开始向下移动,在接近土壤时,栽苗鸭嘴被土壤打开,桑苗下落至土壤,当栽苗鸭嘴向上运动远离土壤时,栽苗鸭嘴闭合,至此完成了一次栽苗作业。作为优选,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两侧能够高度调节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机架之间的连接具体为,所述行走轮的转动轴通过调节杆与机架连接,调节杆一端与行走轮转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机架铰接,在调节杆与机架的铰接处安装紧固螺栓。需要调节行走轮高度时,旋松紧固螺栓,使调节杆沿铰接处旋转,改变调节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实现行走轮的高度调节,这样可根据移栽不同作物的幼苗和作业环境进行高低调节,进而改变鸭嘴的入土深度(移栽钵苗的覆土厚度),提高了栽桑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作为优选,在调节杆上固定连接杆,连接杆与机架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其中伸缩杆的外杆与机架固定,內杆与连接杆铰接,內杆和外杆之间安装弹簧。一方面可以实现行走轮的高度微调,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保证所述栽桑机的平稳运动。作为优选,所述送苗机构包括苗盘输送带,通过苗盘输送带运送苗盘,在苗盘输送带靠近取苗机构一端上方设置多个位置可调的螺纹杆。具体工作时,调节螺纹杆,使每相邻两列钵苗之间均有一个螺纹杆,利用螺纹杆将相邻两列钵苗之间互相缠绕在一起的叶子理顺,为自动取苗做好准备工作。作为优选,所述苗夹包括成对的上苗夹和下苗夹,所述连杆部分包括推杆、四杆旋转件和双杆旋转件,所述驱动部分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梅花联轴器,所述梅花联轴器与推杆连接,在推杆的两端均安装移动轴,所述移动轴各安装在一个轨槽内并沿轨槽滑动,所述推杆上安装两个箱体,所述四杆旋转件和双杆旋转件各安装在一个箱体上。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梅花联轴器直接带动推杆运动,推杆上连接的移动轴则沿着轨槽水平滑动,移动轴上带动两个箱体一起滑动,箱体上的四杆旋转件和双杆旋转件旋转实现上苗夹和下苗夹靠近和远离,从而实现苗夹的夹紧和松开。箱体的往复滑动并能带动苗夹的前后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取苗工作。作为优选,所述上苗夹和下苗夹包括多对,可根据不同作物幼苗、钵苗苗盘型号规格的不同,限定上苗夹和下苗夹安装的数量,这样可以实现多排同时取苗,提高了栽桑机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成本。所述上苗夹和下苗夹均为中部凹两端凸,与双手捧东西时的形状类似,方便取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功能栽桑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工作前在肥料箱内倒入肥料,在苗盘输送带上放置装有桑苗的苗盘,苗盘架上放置备用装有桑苗的苗盘;②将本专利技术与牵引装置连接,通过牵引装置带动行走轮行走,同时打开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实现送苗机构和夹苗机构的动作;③行走轮行走,可实现外槽轮的转动,进而使肥料经排肥管道通过排肥鸭嘴排至土壤,实现施肥工作;④行走轮行走,还能实现盛苗筒在水平面内的转动,以及栽苗鸭嘴的上下往复运动,盛苗筒转动承接夹苗机构夹取的桑苗,并在栽苗鸭嘴上方打开端盖,使桑苗滑入栽苗鸭嘴,栽苗鸭嘴向下运动进入土壤,同时栽苗鸭嘴打开,实现一次栽苗工作;⑤当苗盘输送带上苗盘内的桑苗被栽完之后,从苗盘架上换取装有桑苗的苗盘,继续进行栽苗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效率高、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与成本,并且提高了移栽质量;2、能够适应于我国以中小规模农户为主导的农业需求,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可以有效的解放人力,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并能够在保证移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移栽效率,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3、通用性强,不仅可用于桑苗移栽,还可以移栽与桑苗属性类似的作物如蔬菜、烟苗等作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行走装置(2)、取苗装置和栽苗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前部的排肥装置(4);所述取苗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送苗机构(5)和夹苗机构(6);所述栽苗装置(3)安装在夹苗机构(6)下方的机架(1)上;所述夹苗机构(6)包括能夹紧和松开的的苗夹(61)、使苗夹(61)夹紧松开的连杆部分、以及能够驱动苗夹(61)前后往复运动的驱动部分;所述栽苗装置(3)包括设置在苗夹(61)松开部位下方的喂入器和能上下往复运动的栽苗鸭嘴(31);所述喂入器包括多个在水平面上围成一圈且能转动的底部端盖能打开的盛苗筒(32),盛苗筒(32)底部端盖打开后能实现盛苗筒(32)与栽苗鸭嘴(3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9 CN 20171148331751.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行走装置(2)、取苗装置和栽苗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前部的排肥装置(4);所述取苗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送苗机构(5)和夹苗机构(6);所述栽苗装置(3)安装在夹苗机构(6)下方的机架(1)上;所述夹苗机构(6)包括能夹紧和松开的的苗夹(61)、使苗夹(61)夹紧松开的连杆部分、以及能够驱动苗夹(61)前后往复运动的驱动部分;所述栽苗装置(3)包括设置在苗夹(61)松开部位下方的喂入器和能上下往复运动的栽苗鸭嘴(31);所述喂入器包括多个在水平面上围成一圈且能转动的底部端盖能打开的盛苗筒(32),盛苗筒(32)底部端盖打开后能实现盛苗筒(32)与栽苗鸭嘴(31)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栽苗装置(3)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两个齿盘(33),两个齿盘(33)上均布多个齿,每相邻两齿之间的距离与盛苗筒(32)的直径相同,盛苗筒(32)通过一条连接带(34)固定围成一圈,每相邻的两个盛苗筒(32)之间有间隙,所述齿盘(33)的齿恰好能插入盛苗筒(32)之间的间隙,齿盘(33)的转动能带动盛苗筒(32)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其特征在于:每个盛苗筒(32)均包括侧壁和能打开的端盖;在盛苗筒(32)的下方安装控制端盖打开和闭合的钢环(35),所述钢环(35)包括使端盖紧贴侧壁底部的闭合部(351)、以及位于栽苗鸭嘴(31)正上方与水平面存在夹角,形成凹状圆弧的打开部(352),盛苗筒(32)转至钢环(35)打开部(352)时端盖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其特征在于:在栽苗鸭嘴(31)上方固接漏斗状箱体(36),行走轮(21)通过第二链传动副(37)与第一扇状飞轮式曲柄(38)连接,第一扇状飞轮式曲柄(38)与第二扇状飞轮式曲柄(39)之间通过第五链传动副连接;第一扇状飞轮式曲柄(38)和第二扇状飞轮式曲柄(39)共同铰接一托杆,所述托杆与漏斗状箱体(36)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栽桑机,其特征在于:第二链传动副(37)通过第三链传动副(40)与锥齿轮箱的输入端连接,锥齿轮箱的输出端与第四链传动副(401)连接,两个齿盘(33)分别与第四链传动副(401)的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同轴。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占华李法德李建磊陈浩然闫银发田富洋李玉道赵建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