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673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把由长度比从钳口点到中空锭子前端部的距离还长的长纤维和长度比这距离短的短纤维混合构成的纱条、导入具有顺着吸引空气回旋气流方向加捻的纤维导引面的纤维导入构件,该吸引空气回旋方向是向着安装在前端的导引构件,此后由朝向回转的中空锭子前端部回旋气流形成细纱的细纱制造方法。由于能控制纤维的卷绕方向、因而能制成纤维的卷绕方向大致一定、有充分纱线强度的细纱;由于把卷绕在构成芯的纤维上的纤维夹持在构成芯的纤维里,因而能增加纤维的内聚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回旋空气流制造的细纱及利用回旋空气流制造细纱的细纱制造方法及其装置。至今,各种用棉花等短纤维卷绕在构成芯的长纤维周围而形成的细纱已属公知,也已知利用回旋空气流来制造这些细纱的方法和装置。以前的使棉花等短纤维卷绕在构成芯的长纤维周围而形成的各种细纱,由于构成芯的长纤维和卷绕在它周围的短纤维的内聚力不够充分,因而当摩擦这种细纱时,卷绕在周围的短纤维会脱落,不能经久耐用。还由于不能控制卷绕在构成芯的长纤维周围的短纤维的卷绕方向,因而纱线强度不够充分,而且外观也不能满足要求。此外,以前那些利用回旋空气流,用构成芯的长纤维和使短纤维卷绕在它周围来制造细纱的方法和装置,由于不能对卷绕在构成芯的长纤维周围的短纤维卷绕方向进行控制,因而纱线强度不充分,而且构成芯的长纤维与卷绕在它周围的短纤维间的内聚力较差,有容易使卷绕的短纤维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以前的、利用回旋空气流制造的细纱和利用回旋空气流制造细纱的细纱制造方法及其所用的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纱线强度高而且质量式样好的细纱及其制造方法和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的细纱是把长度比从钳口点到中空锭子前端部的距离还短的短纤维夹持在长度比上述距离长的长纤维之间,同时使长度比这距离短的短纤维在长度比这距离长的长纤维周围卷绕的方向是大致一定的。其是把由长度比从钳口点到中空锭子前端部的距离还长的长纤维和长度比这距离短的短纤维混合构成的纱条,导入具有顺着吸引空气的回旋方向加捻的纤维导引面的纤维导入构件里,然后由中空锭子前端的回旋气流形成细纱;上述吸引空气的回旋方向是向着装在前端的导引构件。而制造上述细纱的装置具有与拉伸装置的前罗拉及其下罗拉邻接地设置、有沿吸引空气的回旋方向加捻的纤维导引面的纤维导入构件和设有空气喷射孔的喷嘴;上述吸引空气的回旋方向是向着安装在前端上的导引构件,上述的空气喷射孔是把空气喷射到中空锭子前端部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能较好地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纺纱装置的侧向概略示意图,图2是作为一个例子的锭子组件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纤维导入构件的放大分解的立体图,图4是含有局部剖面的纤维导入构件的组装立体图,图5表示把纤维导入构件等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制造的细纱模样的正视图。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这些说明并没超出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本专利技术也决不受其所限。首先,用表示纺纱装置的侧向大致示意图的图1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造细纱的纺纱装置。图1中,L是经过导条架G后,被供到拉伸装置D的纱条,拉伸装置D由后罗拉d1、第三罗拉d2、带挡板的第二罗拉d3和前罗拉d4构成,在拉伸装置D上被拉伸了的纱条L被供到下述的锭子组件N上,由锭子组件N形成细纱Y之后,细纱Y经过由夹持辊h1和送出辊h2构成的细纱送出装置H及粗纱节清除器E等后,由卷绕部分W的摩擦辊W1驱动,卷绕在卷装W3上,这卷装是由摇动臂W2支承的。d4’是前罗拉d4的下罗拉,d5是使后罗拉d1或第3罗拉d2停止或驱动用的电磁离合器等的开关装置。图2是图1所示的锭子组件N的剖面图,下面参照着此图来说明在锭子组件N内,从构成纱条L的纤维f到细纱的生成过程。从拉伸装置D的前罗拉d4及其下罗拉d4’中送出的纤维f,从下述的具有纤维导入孔e1的纤维导入构件E供到锭子组件N的喷嘴n1上。在喷嘴n1里,沿着大致呈圆筒状的中空室n2周壁切线方向,开设着多个,例如四个朝中空锭子n3的圆锥状前端部n3’倾斜的空气喷射孔n4。这样,就由空气喷射孔n4喷出的压缩空气生成回旋气流。还在中空室n2内配设着直径比中空锭子n3的中空通路n5的入口部直径小的针状导引构件n6,把它配设成自由端针对着中空锭子n3的中空通路n5的入口部。导引构件n6安装在纤维导入构件E上。上述的中空锭子n3被做成由空气轴承n8、n9能回转地支承着,这两个空气轴承n8、n9是隔开一定间隔设置在锭子组件N的外壳n7内的;压缩空气从空气导入孔n10供到这两个空气轴承n8、n9中。在中空锭子n3的大致中央部位,沿圆周设置的凹部n3”上配设着多个图中没表示的叶片,当从空气导入孔n11供给的压缩空气吹到这些叶片上时,就使中空锭子n3回转。中空锭子n3也可做成不能回转地固定设置。n12是为了吸引浮游在中空室n2里的浮游纤维并将其除去而保持成较小的负压状态的空气室,n13是从空气导入孔n10和从空气导入孔n11供给的压缩空气的逸出孔,n14和n15是空气导入孔n10的密封盖。另外,n16是喷嘴n1的喷嘴盖,从适当的压缩空气源把压缩空气供到喷嘴n1和喷嘴盖n16间的空气室n1’里,通过空气室n1’从空气喷射孔n4把压缩空气喷出。下面,说明由具有上述结构的锭子组件N生成细纱Y的过程。从拉伸装置D的前罗拉d4送出的经拉伸的纱条L,受到由空气喷射孔n4喷出的空气所产生的、在纤维导入构件E的纤维导入孔e1附近的吸引空气流作用而被吸入到喷嘴n1内的中空室n2里。然后,构成被吸引到中空室n2里的纱条L的纤维f沿着针状导引构件n6被送进,纤维f在中空锭子n3的圆锥状前端部n3’附近,受到从空气喷射孔n4喷出的在中空锭子n3外周缘,以高速回旋的回旋气流的作用,在与纱条L分离的同时,有部分纤维(10%以下)被假捻。这时,与纱条L分离的纤维f受针状导引构件n6作用,阻止其形成芯纤维,同时因中空锭子n3的回转作用而被均匀地分配在中空锭子n3前端部n3’的外周缘上,因而几乎不存在形成芯的纤维,这样,使所有的纤维都被加捻地卷绕,形成实捻状的细纱Y。虽然,那部分假捻受回旋空气流作用,会向前罗拉d4方向传播,但针状导引构件n6会阻止其传播,这样,从前罗拉d4送进的纱条L不会受假捻而加捻。如上所述,带有假捻的纤维f在细纱Y上依次地生成、通过中空锭子n3的中空通路n5,沿着卷绕部W的方向被送进。下面,参照着图3来说明纤维导入构件E,图3是具有上述纤维导入孔e1的纤维导入构件E的放大分解立体图。纤维导入构件E由大致呈圆筒状的外箍构件e2和纤维导引构件e3构成,外箍构件e2是如图2所示地嵌装在喷嘴n1的靠前罗拉d4一侧所开设的圆筒状凹部n1”里的,纤维导引构件e3是具有沿中心线把圆锥台大致切成两半的形状。在纤维导引构件e3上开设着插装上述针状导引构件n6的长孔e4。由图3沿外箍构件e2的中心线剖开的、用剖面线表示的周壁断面可清楚地看出,上述外箍构件e2的内孔e5被做成反相的圆锥台状的透孔。如图3所示,把针状导引构件n6的前端在纤维导引构件e3的长孔e4里突出一定长度地嵌插,把装着这导引构件n6的纤维导引构件e3,由它的小直径e6那一侧插到外箍构件e2里。这样,外箍构件e2的内孔e5的一半被纤维导引构件e3占有,剩下的一半形成纤维导入孔e1。下面,说明纤维导引构件e3的剖切面e8的形状。具有沿中心线把圆锥台大致剖切成两半的形状的纤维导引构件e3的剖切面e8被做成其是有从纤维导引构件e3的大直径一侧e9向小直径一侧e6加捻的面,而且是顺着在纤维导入构件E的纤维导入孔e1附近的、由空气喷射孔n4喷出空气所形成的回旋吸引空气流的流动方向。因而剖切面e8还在由回旋吸引空气流形成的,与如图3所示的加捻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加捻。而且,上述针状的导引构件n6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其特征在于是把长度比从钳口点到中空锭子前端部的距离还短的短纤维夹持在长度比上述距离长的长纤维之间,同时使长度比这距离短的短纤维在长度比这距离长的长纤维周围卷绕的方向是大致一定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茂树出野宏二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