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晓华专利>正文

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619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包括所述减震轴一端铰接于车轮中轴位置,另一端铰接于车架尾部,挡泥板置于车轮正上方与减震轴相连接,照明灯下部设置于减震轴顶端,减震弹簧下部分别设置于支撑杆上部左右两侧尽头,液压杆设置于两根车架之间横梁中部,上部与车斗后侧连接,液压箱设置于液压杆正后方与两侧车架相连,支撑架铰接于两车架之间的旋转轴Ⅱ上,座位铰接于旋转轴Ⅰ上,旋转锁扣设置于旋转轴Ⅰ两段,防滑扶手分别设置于车架末端。其有益效果为:(1)具备防震功能;(2)可自动卸料;(3)设置有座位,为工人提供休息;(4)设置有LED日行灯,可保证该推车进行夜间作业。

Shock trolley for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ck proof cart for building. One end of the shock absorption shaft is articulat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middle axle of the wheel, the other end is articulated at the rear of the frame, the fender is placed above the wheel and connected to the shock absorption shaf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light lamp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shock absorption shaf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damping spring is not set to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upport rod. Head, the hydraulic rod is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cross beam between the two frames, the upper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side of the bucket. The hydraulic box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of the hydraulic rod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is articulat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II between the two frame. The seat is articulat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I, and the rotating lock is set at the two sec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I and the anti slip handrails are set separately. Put at the end of the fram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are: (1) have the function of shock proof; (2) can automatically discharge material; (3) set seat, provide rest for the worker; (4) set with LED day line lamp, can guarantee the cart to carry on night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的防震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车,具体涉及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属于建筑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的推车均存在结构单一、功能简单等问题。例如仅能简单的提供运输功能,难以进行夜间作业,崎岖的路面难以进行运输等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传统的建筑用推车已经难以满足建筑工地对于推车的需求,同时防震推车也成为目前建筑业所需的主要产品。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可进行防震以及自动卸料的建筑用推车,用于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防震、自动卸料、照明、休息等功能的防震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包括车轮、减震轴、挡泥板、照明灯、车架、支撑杆、减震弹簧、车斗、液压杆、液压箱、旋转轴Ⅰ、旋转锁扣、支撑架、座位、防滑扶手、旋转轴Ⅱ;所述减震轴一端铰接于车轮中轴位置,另一端铰接于车架尾部,挡泥板置于车轮正上方与减震轴相连接,照明灯下部设置于减震轴顶端,上部与车斗相连,支撑杆设置于两根车架之间横梁中部,减震弹簧下部分别设置于支撑杆上部左右两侧尽头,上部与车斗连接,液压杆设置于两根车架之间横梁中部,上部与车斗后侧连接,液压箱设置于液压杆正后方与两侧车架相连,支撑架铰接于两车架之间的旋转轴Ⅱ上,座位铰接于旋转轴Ⅰ上,旋转锁扣设置于旋转轴Ⅰ两段,防滑扶手分别设置于车架末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车轮为弹性橡胶实心车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照明灯为LED日行灯,照明灯后侧内置有蓄电池。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液压杆、液压箱依靠机油压力进行工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旋转轴Ⅰ可通过旋转锁扣旋转控制旋转与否与旋转角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座位可在30°-150°之间进行任意角度旋转。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防滑扶手下侧设置有卸料装置开关以及照明灯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具备防震功能,防止在不平整道路上运输物料发生泼洒等现象。(2)本技术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可通过液压设备,将车斗后端抬起,将车斗内的物料倒出,减少工人体力工作强度。(3)本技术建筑用的防震推车设置有可折叠座位,不影响推车的正常工作同时可在休息期间为工人提供座位。(4)本技术建筑用的防震推车设置有LED日行灯,可保证该推车进行夜间作业,同时标明该推车位置,减少建筑工地由于疏忽而造成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轮及相关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液压装置及相关部件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架及相关部件局部放大仰视图;其中,包括车轮1、减震轴2、挡泥板3、照明灯4、车架5、支撑杆6、减震弹簧7、车斗8、液压杆9、液压箱10、旋转轴Ⅰ11、旋转锁扣12、支撑架13、座位14、防滑扶手15、旋转轴Ⅱ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的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包括车轮1、减震轴2、挡泥板3、照明灯4、车架5、支撑杆6、减震弹簧7、车斗8、液压杆9、液压箱10、旋转轴Ⅰ11、旋转锁扣12、支撑架13、座位14、防滑扶手15、旋转轴Ⅱ16;所述减震轴2一端铰接于车轮1中轴位置,另一端铰接于车架5尾部,挡泥板3置于车轮1正上方与减震轴2相连接,照明灯4下部设置于减震轴2顶端,上部与车斗8相连,支撑杆6设置于两根车架5之间横梁中部,减震弹簧7下部分别设置于支撑杆6上部左右两侧尽头,上部与车斗8连接,液压杆9设置于两根车架5之间横梁中部,上部与车斗8后侧连接,液压箱10设置于液压杆9正后方与两侧车架5相连,支撑架13铰接于两车架5之间的旋转轴Ⅱ16上,座位14铰接于旋转轴Ⅰ11上,旋转锁扣12设置于旋转轴Ⅰ11两段,防滑扶手15分别设置于车架5末端。所述的车轮1为弹性橡胶实心车轮。所述的所述照明灯4为LED日行灯,照明灯4后侧内置有蓄电池。所述的所述液压杆9、液压箱10依靠机油压力进行工作。所述的所述旋转轴Ⅰ11可通过旋转锁扣12旋转控制旋转与否与旋转角度。所述的所述座位14可在30°-150°之间进行任意角度旋转。所述的防滑扶手15下侧设置有卸料装置开关以及照明灯4开关。本技术在工作时:车轮1通过不平整路面时两侧的减震轴2通过弹簧的伸缩作用对车斗8起到上下方向的减震作用,支撑杆6上部的减震弹簧7通过左右两侧的弹簧分别进行收缩与拉伸作用来平衡车斗8的左右方位的震动,挡泥板可保证在推车的运行过程中不会将地面的泥土飞溅到照明灯4上,保证照明灯4的正常工作,在进行卸料工作时液压箱10推动液压杆9向上部运动,减震弹簧7处于拉伸状态,减震轴2绕车轮1转动带动车斗向下倾斜,以达到卸料的功能,休息时,打开旋转锁扣12,将支撑架13支撑于地面,座位14调至适宜角度,可将防滑扶手15作为休息时座位14的扶手,将旋转锁扣12锁紧即可进行休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1)、减震轴(2)、挡泥板(3)、照明灯(4)、车架(5)、支撑杆(6)、减震弹簧(7)、车斗(8)、液压杆(9)、液压箱(10)、旋转轴Ⅰ(11)、旋转锁扣(12)、支撑架(13)、座位(14)、防滑扶手(15)、旋转轴Ⅱ(16);所述减震轴(2)一端铰接于车轮(1)中轴位置,另一端铰接于车架(5)尾部,挡泥板(3)置于车轮(1)正上方与减震轴(2)相连接,照明灯(4)下部设置于减震轴(2)顶端,上部与车斗(8)相连,支撑杆(6)设置于两根车架(5)之间横梁中部,减震弹簧(7)下部分别设置于支撑杆(6)上部左右两侧尽头,上部与车斗(8)连接,液压杆(9)设置于两根车架(5)之间横梁中部,上部与车斗(8)后侧连接,液压箱(10)设置于液压杆(9)正后方与两侧车架(5)相连,支撑架(13)铰接于两车架(5)之间的旋转轴Ⅱ(16)上,座位(14)铰接于旋转轴Ⅰ(11)上,旋转锁扣(12)设置于旋转轴Ⅰ(11)两段,防滑扶手(15)分别设置于车架(5)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用的防震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1)、减震轴(2)、挡泥板(3)、照明灯(4)、车架(5)、支撑杆(6)、减震弹簧(7)、车斗(8)、液压杆(9)、液压箱(10)、旋转轴Ⅰ(11)、旋转锁扣(12)、支撑架(13)、座位(14)、防滑扶手(15)、旋转轴Ⅱ(16);所述减震轴(2)一端铰接于车轮(1)中轴位置,另一端铰接于车架(5)尾部,挡泥板(3)置于车轮(1)正上方与减震轴(2)相连接,照明灯(4)下部设置于减震轴(2)顶端,上部与车斗(8)相连,支撑杆(6)设置于两根车架(5)之间横梁中部,减震弹簧(7)下部分别设置于支撑杆(6)上部左右两侧尽头,上部与车斗(8)连接,液压杆(9)设置于两根车架(5)之间横梁中部,上部与车斗(8)后侧连接,液压箱(10)设置于液压杆(9)正后方与两侧车架(5)相连,支撑架(13)铰接于两车架(5)之间的旋转轴Ⅱ(16)上,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唐晓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