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646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5:20
引擎冷却装置(10)包括:主冷却回路(11),其包含主散热器(2);副冷却回路(13),其包含副散热器(6)及中冷器(4);以及连接流路(14),其连接副冷却回路(13)的第3分岔部(32)与主冷却回路(11)的第3合流部(33)。在主冷却回路(11)的旁路流路(22)的第1合流部(24)上,配置有第1电磁阀(15),在从主冷却回路(11)到副冷却回路(13)的第2分岔部(30)上,配置有第2电磁阀(16),在连接流路(14)上,配置有第3电磁阀(17)。在暖机中,第1电磁阀(15)变为旁路状态,第2电磁阀(16)关闭,第3电磁阀(17)打开。在通常运转中,第1电磁阀(15)变为非旁路状态,第2电磁阀(16)打开,第3电磁阀(17)关闭。

Engine cooling device

The engine cooling device (10) includes the main cooling circuit (11), which includes the main radiator (2), the secondary cooling circuit (13), including the auxiliary radiator (6) and the medium cooler (4), and the connecting flow path (14), which connects the third bifurcations (32) of the secondary cooling loop (13) to the third (33) of the main cooling circuit (11). In the first coflow section (24) of the bypass flow (22) of the main cooling circuit (11), a first solenoid valve (15) is configured on the second bifurcation (30) from the main cooling circuit (11) to the secondary cooling circuit (13), and a second solenoid valve is configured on the connecting flow path (14). In the warmer, the first solenoid valve (15) becomes a bypass state, the second solenoid valve (16) is closed, and the third solenoid valve (17) is opened. In normal operation, the first solenoid valve (15) becomes non bypass state, the second solenoid valve (16) is opened, and the third solenoid valve (17) is clo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引擎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入口控制方式的引擎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被安装在车辆上的引擎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水温度的控制中,存在所谓的入口控制方式和出口控制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将前者即入口控制方式的引擎冷却装置的例子表示在图5中。在该引擎冷却装置中,通过引擎50的冷却水在流过主散热器52及/或旁路通路53后,又由恒温器54来调整流量之后,通过水泵55而被再次供给到引擎50。此外,由水泵55送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在通过被与主散热器52相对地配置的副散热器56后,被供给到作为低水温用热交换器的中冷器57。另外,作为低水温用热交换器,除中冷器(intercooler)57外,也能够例示EGR冷却器或空调冷凝器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898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630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因为伴随近年来的引擎的高输出化,不仅是引擎,中冷器等低水温用热交换器也存在进一步高温化的倾向,所以在上述引擎冷却装置中,存在冷却性能不足而导致车辆的燃料经济性降低或排气恶化等风险。另一方面,也存在如下风险:越是提高引擎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冷却回路,其具有:第1流路,其使引擎的冷却水出口与主散热器的冷却水入口连通;第2流路,其使上述主散热器的冷却水出口与上述引擎的冷却水入口连通;以及旁路流路,其从上述第1流路的第1分岔部分岔并连接在上述第2流路的第1合流部上,流路切换阀,其被配置在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第1合流部上,切换冷却水的流路,水泵,其被配置在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引擎侧流路上,将冷却水压送到上述引擎的上述冷却水入口侧,副冷却回路,其具有:第3流路,其从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引擎侧流路的比上述水泵靠下游侧的第2分岔部分岔并连通到副散热器的冷却水入口;第4流路,其使上述副散热器的冷却水出口与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24 JP 2015-2288811.一种引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冷却回路,其具有:第1流路,其使引擎的冷却水出口与主散热器的冷却水入口连通;第2流路,其使上述主散热器的冷却水出口与上述引擎的冷却水入口连通;以及旁路流路,其从上述第1流路的第1分岔部分岔并连接在上述第2流路的第1合流部上,流路切换阀,其被配置在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第1合流部上,切换冷却水的流路,水泵,其被配置在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引擎侧流路上,将冷却水压送到上述引擎的上述冷却水入口侧,副冷却回路,其具有:第3流路,其从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引擎侧流路的比上述水泵靠下游侧的第2分岔部分岔并连通到副散热器的冷却水入口;第4流路,其使上述副散热器的冷却水出口与利用冷却水来冷却气体或液体的热交换器的冷却水入口连通;以及第5流路,其连接上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水出口与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引擎侧流路的比上述水泵靠上游侧的第2合流部,连接流路,其连接上述副冷却回路的上述第3流路的第3分岔部与上述主冷却回路的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主散热器侧流路的第3合流部,第1开闭阀,其被配置在上述连接流路上,第2开闭阀,其被配置在上述主冷却回路的上述第2流路的上述第2分岔部或比上述第2分岔部靠上述引擎的上述冷却水入口侧处,开闭向上述引擎的上述冷却水入口侧的流路,以及控制器,其控制上述流路切换阀、上述第1开闭阀、以及上述第2开闭阀;上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川清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