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及布帛缝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02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缝线,至少含有30wt%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短纤维,其断裂伸长度为30%-100%,伸长5%时的瞬间伸长弹性模数为30-75%,这种改良的缝线具有优良的可缝性,可用该缝线制造穿着舒适的、无压迫感的缝制品服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线及利用该缝线缝制的布帛缝制品,所述缝线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短纤维构成,具有伸缩性,且锁缝可缝性好。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使用不具有伸缩性的一般的缝线缝制例如具有伸缩性的布帛时,当然会出现接缝部的布帛的伸缩性下降、布帛特征难以得到体现的问题。并且,在伸缩性布帛的缝制中,当向接缝部施加过度的伸长力时,还存在不具有伸缩性的缝线容易断裂的问题。因此当需要使接缝部具有伸缩性时,通过形成具有双重链式线迹、包缝线迹、或者锯齿形线迹等构造的接缝,可使接缝表现出伸缩性。但是这些接缝除了形成对应构造时需要特殊的缝纫机以外,还存在缝制所需时间长、缝线使用量大、且接缝外观差的缺点。并且,接缝部的布帛的伸缩性也不一定是充分的。缝制伸缩性布帛时所使用的公知的缝纫线包括聚氨酯类等弹性纤维和可溶性纤维的复合物,但不仅其可缝性较差,且需要去除可溶性纤维的工序,因此存在缝制成本上升的问题。在国际公开第00/73553号小册子中,公开了一种适于缝制伸缩性布帛的缝纫线。其中公开了这种公知的缝纫线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复线构成,具有特定的伸长度曲线,可进行锁缝(本縫い)缝制,接缝的拉伸性良好,并且所获得的缝制品穿着舒适,无压迫感。在该公开的专利技术中,该缝线的特征在于在具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高断裂伸长度的同时可发挥具有良好伸长弹性模数的特性,且具有优良的接缝拉伸性,特别是作为高伸缩性的布帛缝线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虽然当缝制时缝纫机的旋转次数为1000rpm左右时可保持充分的可缝性水准,但当进行商业性产品的缝制,即缝纫机的旋转次数为4000rpm左右时,就未必能保持充分的可缝性水准。并且,为了提高可缝性,一般进行硅氧烷的施加等,但这种情况下虽然具有些微的改善倾向,但并无法到达可令人满足的水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伸缩性、布帛的锁缝可缝性良好的伸缩性缝纫线,及伸缩性布帛的缝制品,该伸缩性布帛的缝制品中形成了外观良好、且具有伸缩性的接缝。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首先研究了接缝形成机制和缝纫线的伸长特性之间的关系。锁缝中的接缝是通过缝纫针越过下死点后稍稍向上方移动时,在缝纫针的针孔附近做成面线的线圈,羊角领将其咬住而形成的。因此,为了提高可缝性,关键在于如何稳定地形成大的线圈。在一般的非伸缩性缝线中,面线(缝线)和缝纫针共同通过布料时,由于摩擦阻力等缝纫线的伸长得以抑制,因此线圈稳定地形成,对可缝性不会产生阻碍,而在国际公开第00/73553号小册子中公开的具有伸长性的缝线在缝制时,面线通过布料时缝纫线伸长,且由于其伸长弹性模数非常好因此在线圈形成阶段面线缩小,仅形成小的线圈。即,在1000rpm左右的旋转次数下不会有特别的问题,但在商业产品缝制、即旋转次数为4000rpm左右的高速下生产时,发现由于线圈较小,其可缝性下降。如上所述,为了使接缝具有拉伸性,当使用具有高断裂伸长度和良好伸长弹性模数的缝纫线时,由于上述接缝形成的机制,可缝性成反比地下降,无法同时满足接缝的拉伸性与可缝性。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上述发现,对接缝形成机制和缝纫线的各种伸长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且对各个要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首先发现,关于可缝性,与断裂伸长度相比伸长弹性模数起的作用大,其次,对各种伸长度下的伸长弹性模数和可缝性的关系进行了彻底的研究,结果发现,低伸长度区域的瞬间伸长弹性模数对可缝性起大的作用,并且断裂伸长度对接缝的拉伸性的赋予具有很大作用。即,发现关于可缝性,当低伸长度区域的瞬间伸长弹性模数高时难于形成大的线圈,通过抑制瞬间伸长弹性模数,线圈可以稳定地形成,特别是在高速下也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次,对于接缝的拉伸性的赋予,与低伸长度区域的瞬间弹性恢复率相比,断裂伸长度起的作用更大。基于上述发现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可缝性与5%伸长时的瞬间伸长弹性模数、及接缝的拉伸性赋予和断裂伸长度具有很大的关联。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上述发现,对构成缝线的各种要素、即纤维种类、纤维长度、细度、捻数等的组合与伸长特性的关系反复进行了详细且彻底的试制和实验并进行研究,结果吃惊地发现通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短纤维可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始于对根据既有的技术思想无法同时兼顾接缝的拉伸性与可缝性的课题的探究,发现和可缝性密切相关的新的特性值,进一步对满足该特性值的各种缝线进行了反复的、详细且彻底的试验和试制,从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本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所示。1.缝线,至少含有30wt%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短纤维,其特征在于,断裂伸长度为30%-100%,伸长5%时的瞬间伸长弹性模数为30-75%。2.根据1所述的缝线,其特征在于伸长20%时的伸长弹性模数为60%以上。3.根据1所述的缝线,其特征在于伸长30%时的伸长弹性模数为60%以上。4.布帛缝制品,其特征在于通过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缝线形成了接缝。5.根据4所述的布帛缝制品,其特征在于,布帛缝制品是伸缩性布帛缝制品。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本专利技术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短纤维是指由100%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或至少一方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构成的复合纤维构成的短纤维。在本专利技术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是指以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单元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单元优选为约5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7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摩尔%以上,最优选为90摩尔%以上。因此,包括作为第三成分的其他酸成分和/或乙二醇成分的总量以50摩尔%以下、更优选3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20摩尔%以下、最优选10摩尔%以下的范围含有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是通过将对苯二甲酸或例如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对苯二甲酸的功能性衍生物、及丙二醇或其功能性衍生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适当的反应条件进行缩聚而制造的。在该制造过程中,也可以添加适当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第三成分进行共聚。或者也可以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以外的聚酯、尼龙等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共混。作为可添加的第三成分包括脂肪族二元羧酸(乙二酸、己二酸等)、脂环族二元羧酸(环己烷二甲酸等)、芳香族二元羧酸(间苯二甲酸、钠磺基间苯二甲酸等)、脂肪族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丁二醇等)、脂环族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等)、含有芳香族的脂肪族二醇(1,4-双(β-羟基乙氧基)苯等)、聚醚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脂肪族羟基羧酸(ω-羟基己酸等)、芳香族羟基羧酸(对羟基苯甲酸等)等。并且,具有一个或3个以上的酯形成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苯甲酸等或甘油等)也可以在聚合物实质上为线状的范围内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中也可以含有二氧化钛等消光剂、磷酸等稳定剂、羟基二苯甲酮衍生物等紫外线吸收剂、滑石等结晶成核剂、硅石粉末(アェロジル)等滑动剂、受阻酚衍生物等抗氧化剂、难燃剂、抗静电剂、防带电剂、消光剂、颜料、荧光增白剂、红外线吸收剂、消泡剂等改性剂。在本专利技术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短纤维不限于由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构成的短纤维,也可以是含有聚合度、共聚组成等不同的二种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短纤维,或者是至少一种组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且含有其他成分的短纤维等。例如,可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缝线,至少含有30wt%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短纤维,其特征在于,断裂伸长度为30%-100%,伸长5%时的瞬间伸长弹性模数为30-7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博结城康式
申请(专利权)人:寿柔特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