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3831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包括底座、转盘、插杆以及线筒,转盘设置在底座上,且转盘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插杆呈竖直状态固定在转盘上,插杆的顶端设置用于将线筒固定锁死的扣紧机构,扣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插杆顶部的两根限位杆以及穿接在插杆上的弹性支撑座,两根限位杆的端部下沿分别与插杆的顶部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减小线筒转动所需的力,降低断线的可能性,在保证缝线输出可靠性的同时,有利于绗缝机床平稳、正常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绗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绗缝指的是用长针缝制有夹层的纺织物,使里面的棉絮等固定而进行的操作。以被褥为例,被褥一般由胎料和外表的纺织物两部分组成,胎料又有絮胎和散纤维之分。散纤状的被褥胎芯结构和形状不固定,易流动缩团,厚度不均匀。为了使被褥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之间贴紧固定,使被褥厚薄均匀,将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以并排直线或装饰图案式地缝合(包括缝编)起来,这种增加美感与实用性的工序,称为绗缝,经过这种缝纫过的被褥或褥垫,称为绗缝被、绗缝垫。目前,绗缝主要由绗缝机床来完成,绗缝机床的缝线一般通过若干线筒来输出,缝线缠绕在线筒上,而线筒插在相应的插杆上,缝线在输出的过程中,线筒随之转动,实现放线。在放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虽然线筒的转动是以插杆为支点,但线筒与插杆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导致线筒在转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摆动,使得缝线的输出不稳定,容易影响缝线的出线效率和稳定性,影响绗缝质量;其次,线筒与插杆之间为滑动摩擦,线筒的转动较为费力,导致缝线的输出需要前端具有较大的牵引力,不仅增大了缝线所承受的拉力,增加了断线的风险,从而可能影响整个缝线机床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解决目前缝线输出存在稳定性不高,缝线承受的拉力过大,可能会影响绗缝质量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包括底座、转盘、插杆以及线筒,所述转盘设置在底座上,且转盘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插杆呈竖直状态固定在转盘上,插杆的顶端设置用于将线筒固定锁死的扣紧机构。在本方案中,插杆用于固定扣紧机构,通过扣紧机构,并在转盘的作用下,线筒与插杆实现同步转动,插杆与线筒之间相对静止,线筒在转盘上实现平稳转动,同时,线筒的转动由原来的插筒为支点的摩擦转动,变为了转盘的转动,有效减小了线筒转动所需的力,即减小了缝线承受的拉力,有效降低了断线的可能性,在保证了缝线输出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缝线断线的风险,有利于绗缝机床平稳、正常的工作。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扣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插杆顶部的两根限位杆以及穿接在插杆上的弹性支撑座,两根限位杆的端部下沿分别与插杆的顶部铰接。本方案中,由于两根限位杆的端部下沿分别与插杆的顶部铰接,使得两根限位杆的向上运动的极限状态为水平状态,而向下可运动到竖直状态,基本与插杆相平行,当限位杆处于与插杆相平行时,限位杆与插杆形成的横向宽度较小,限位杆与插杆可轻松地穿过线筒,当限位杆与插杆完全穿过线筒后,可将限位杆打开,使其处于水平或者接近水平的状态,此时,在弹性支撑座的作用下,线筒受到向上的弹力,线筒的上沿顶住限位杆并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在弹性支撑座和限位杆的共同作用下,线筒被扣紧在弹性支撑座和限位杆之间,由于限位杆与插杆连接在一起、插杆与转盘固定在一起,因此,当线筒转动时,限位杆、插杆、转盘会随着一起转动,线筒的转动变为了转盘的转动,线筒与插杆之间不再是滑动摩擦式的转动,线筒的转动与转盘的转动一致,转动变得稳定、可靠,线筒转动所受的力更小,从而也减小了缝线所承受的拉力,降低了断线的风险。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筒的上沿设有至少一个凹口。由于线筒的上沿与限位杆之间完全依靠摩擦作用是不够的,如果线筒与限位杆之间出现相对运动,即打滑,那么也可能影响缝线输出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方案在线筒上设置凹口,即使将线筒初次扣紧在限位杆与弹性支撑座之间时,限位杆并未卡入到凹口内,但是随着限位杆与线筒的相对运动的进行,限位杆也会自动滑入到凹口内,从而实现线筒可靠地扣紧在限位杆与弹性支撑座之间,确保了线筒与转盘之间的转动同步性,保证了缝线输出的稳定可靠性。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以及位于支撑座本体下方的弹簧,支撑座本体的中心处设有中心孔,支撑座本体通过中心孔穿接在插杆上,所述弹簧穿接在插杆上,且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支撑座本体的底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转盘上。本方案中,弹簧用于顶住支撑座本体,当线筒处于向下运动时,线筒的下端压在支撑座本体上,并使支撑座本体向下运动,当限位杆完全露出线筒后,让限位杆搭在线筒的上沿口上,并使限位杆的自由端伸出线筒,然后松开线筒,线筒在弹簧和支撑座本体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线筒的上沿将限位杆顶至水平状态(向上的极限状态),线筒被扣紧在限位杆与支撑座本体之间,从而实现线筒与转盘的联动。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本体上设有与线筒的下沿口相配合的环形凹槽。设置环形凹槽后,线筒能够对应卡入到环形凹槽中,从而增强线筒在支撑座本体上的稳定性,在环形凹槽与限位杆的共同作用下,将线筒的转动转化为转盘的转动,减小线筒转动所受的摩擦力,进而减小缝线承受的拉力,减小断线的风险,确保绗缝机床平稳的工作。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根限位杆与插杆的铰接处分别设有一个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当限位杆完全穿出线筒后,限位杆能够从受压迫的状态自动打开到水平状态,并横在线筒的上方,起到扣紧线筒的作用,方便操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扣紧机构,使线筒的转动由原来的插筒为支点的摩擦转动,变为了转盘的转动,有效减小了线筒转动所需的力,即减小了缝线承受的拉力,有效降低了断线的可能性,在保证了缝线输出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缝线断线的风险,有利于绗缝机床平稳、正常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未放置线筒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线筒处于扣紧状态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线筒向下插入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底座,2、转盘,3、插杆,4、限位杆,5、扭簧,6、支撑座本体,7、弹簧,8、环形凹槽,9、线筒,10、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包括底座1、转盘2、插杆3以及线筒9,转盘2设置在底座1上,且转盘2能够自由转动,插杆3呈竖直状态固定在转盘2上,插杆3的顶端设置用于将线筒9固定锁死的扣紧机构。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扣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插杆3顶部的两根限位杆4以及穿接在插杆3上的弹性支撑座,两根限位杆4的端部下沿分别与插杆3的顶部铰接。为了实现线筒9可靠地扣紧在限位杆4与弹性支撑座之间,确保线筒9与转盘2之间的转动同步性,保证缝线输出的稳定可靠性,本实施例可在线筒9的上沿设有至少一个凹口10,凹口的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弹性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6以及位于支撑座本体6下方的弹簧7,支撑座本体6的中心处设有中心孔,支撑座本体6通过中心孔穿接在插杆3上,弹簧7穿接在插杆3上,且弹簧7的上端固定在支撑座本体6的底部,弹簧7的下端固定在转盘2上。优选的,两根限位杆4与插杆3的铰接处分别设有一个扭簧5,在扭簧5的作用下,当限位杆4完全穿出线筒9后,限位杆4能够从受压迫的状态自动打开到水平状态,并横在线筒9的上方,起到扣紧线筒9的作用,方便操作。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支撑座本体6上设置与线筒9的下沿口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盘(2)、插杆(3)以及线筒(9),所述转盘(2)设置在底座(1)上,且转盘(2)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插杆(3)呈竖直状态固定在转盘(2)上,插杆(3)的顶端设置用于将线筒(9)固定锁死的扣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盘(2)、插杆(3)以及线筒(9),所述转盘(2)设置在底座(1)上,且转盘(2)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插杆(3)呈竖直状态固定在转盘(2)上,插杆(3)的顶端设置用于将线筒(9)固定锁死的扣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插杆(3)顶部的两根限位杆(4)以及穿接在插杆(3)上的弹性支撑座,两根限位杆(4)的端部下沿分别与插杆(3)的顶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可靠的缝线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9)的上沿设有至少一个凹口(10)。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林氏傻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