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爱刚专利>正文

溜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19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溜面机,属于面食制作的一种机械,核心是盛面容器、面托盘和旋转刮刀,盛面容器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架Ⅰ上,盛面容器底部的出面口与面托盘正对形成出面缝隙,缝隙宽2‑6mm,面托盘由电机Ⅰ带动匀速旋转,当调好的面放入盛面容器时,面受到压板的压力落到盛面容器底部与面托盘接触,面托盘带着面转动,同时由于面的黏性,盛面容器也随之旋转,面从缝隙中挤出,旋转刮刀垂直于面托盘,并与出面缝隙边缘接触,刮刀进行逆时针旋转,将旋转中的缝隙中的出面通过旋转刮刀削下,制成溜尖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溜尖面无法大规模机械生产的缺陷,具有加工速度快,成品率高等优点。

Face slipp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noodle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a kind of machine made of pasta. The core is a container, a face tray and a rotating scraper. The container is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by bearing. The outlet of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ace tray. The width of the gap is 2 6mm. The surface pallet is driven by the motor I to spin the uniform speed. When the surface is placed in the container, the surface is expos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 and the surface tray is touched by the pressure plate. The surface pallet is rotated with the surf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ainer is rotated with the surface viscosity. The face is extruded from the gap, the rotating scraper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pallet and contact with the edge of the surface and the scraper into the surfa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processing speed and high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溜面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食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溜面机,适用于山西面食----溜面的制作。
技术介绍
山西面食是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种类之多闻名世界。其中溜尖面(又称溜面)是一种传统的山西面食,在晋中一代的尤具特色,一度成为晋中地区的特色名吃。溜尖面以其面条细长,口感细腻软滑且精道,易于消化,适合不同体质人群,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溜尖面的制作方法是将面(多用小麦面)和成稀软状放入圆口的盘子或碗使用,倾斜碗,使面流至碗的边缘,再用竹筷牵引面徐徐流入锅中形成一根根细细长长的面条。整个过程中面条保持在筷子粗细且越长越佳。溜尖面的制作过程全部依靠手工,面的质量需要操作者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和制作,对于初学者常常会出现,溜尖面长度不足,粗细不均匀的等缺陷,严重影响溜尖面的品质。而且,受到手工加工的速度限制,人员成本高,操作时间长,溜尖面无法大规模生产和加工。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大规模加工溜面的机械,填补饭店等面食餐饮店无法大量制作溜面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溜面无法大规模加工及推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溜面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溜面机,包括盛面容器,所述盛面容器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架Ⅰ上,位于盛面容器出面口下部、并与其正对设置有面托盘,所述面托盘直径与出面口的外径相同,二者之间形成2~6mm的出面缝隙,所述面托盘通过轴承Ⅰ固定于支撑架Ⅱ上,面托盘底部的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Ⅰ的输出轴连接;位于出面缝隙边缘垂直于面托盘设置有一个旋转刮刀,所述旋转刮刀边缘与缝隙边缘接触,所述旋转刮刀由电机Ⅱ控制,所述电机Ⅱ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架Ⅰ与支撑架Ⅱ均固定于机架上,位于盛面容器上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压面的压板,所述压板固定于连接杆底部。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溜尖面的大规模制作而设计的,其最主要的核心是盛面容器、面托盘和旋转刮刀,盛面容器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架Ⅰ上,盛面容器底部的锥状出面口与面托盘正对形成出面缝隙,缝隙宽2-6mm(该宽度使得面挤出来较细,属于溜尖面的宽度范围),同时在盛面容器上方有一个用于压面的压板,压板上有个连接杆,压板在人工的作用下向下压面,并且可以使面从出面缝隙中挤出,方便旋转刮刀的切割。面托盘由电机Ⅰ带动匀速旋转,当调好的面放入盛面容器时,面受到压板的压力到达盛面容器底部与面托盘接触,面托盘带着面转动,同时由于面的黏性,盛面容器也随之旋转,面从缝隙中挤出,旋转刮刀垂直于面托盘,并与出面缝隙接触,同时旋转刮刀的中心和出面缝隙厚度中心位于一个水平面上,刮刀进行逆时针旋转,将旋转中的缝隙中的出面顺着旋转刮刀削下,经过连续挤压、连续刮,形成一条长长的面,滑入锅中,旋转刮刀由电机Ⅱ控制,电机Ⅱ固定在机架上即可。出面口的底部可以为贯通状、筛状或者孔状。本专利技术具体操作为:将调制好的面放入盛面容器中,面受压板压力,滑到了面托盘上,与面托盘黏着后,开启两个电机,使面托盘和旋转刮刀开始旋转,面托盘顺时针旋转,旋转刮刀逆时针旋转,当面从缝隙中挤出时,旋转刮刀将挤出的面削下,形成溜尖面,受重力作用落入锅中,即形成溜尖面成品。优选的,为了使溜尖面落下的更加均匀,也更加方便于削面,所述旋转刮刀和面托盘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旋转刮刀呈30º~60º。优选的,为了方便于盛面容器的拆装,所述支撑架Ⅰ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位于盛面容器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优选的,为了使压板可以匀速的压面,从而使面匀速的从缝隙中挤出,采用电机Ⅲ和换向减速机来控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换向减速机螺纹连接并被换向减速机控制上下移动,所述换向减速机与电机Ⅲ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换向减速机和电机Ⅲ固定于顶部的支撑架Ⅲ上。优选的,为了使旋转刮刀在切面过程中不会碰到盛面容器外壁,所述盛面容器的出面口为锥状,旋转刮刀只会与锥状出面口接触而碰不到盛面容器外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溜尖面无法大规模机械生产的缺陷,填补了饭店等面食餐饮店无法制作溜尖面的空白,具有加工速度快,成品率高,溜尖面长,粗细均匀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盛面容器和旋转刮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旋转刮刀在面托盘顺时针旋转时的角度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旋转刮刀在面托盘逆时针旋转时的角度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1-盛面容器,2-轴承,3-旋转刮刀,4-面托盘,5-电机Ⅰ,6-电机Ⅱ,7-机架,8-压板,9-连接杆,10-电机Ⅲ,11-换向减速机,12-接触点处的切线,701-支撑架Ⅰ,702-支撑架Ⅲ,703-支撑架Ⅳ,704-支撑架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溜面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盛面容器1,所述盛面容器1通过轴承2安装于支撑架Ⅰ701上,位于盛面容器1出面口下部、并与其正对设置有面托盘4,所述面托盘4直径与出面口的外径相同,二者之间形成2~6mm的出面缝隙,所述面托盘4通过轴承Ⅰ固定于支撑架Ⅱ704上,面托盘4底部的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Ⅰ5的输出轴连接;位于出面缝隙边缘垂直于面托盘4设置有一个旋转刮刀3,所述旋转刮刀3边缘与缝隙边缘接触,所述旋转刮刀3由电机Ⅱ6控制,所述电机Ⅱ6固定于机架7上;所述支撑架Ⅰ701与支撑架Ⅱ704均固定于机架7上,位于盛面容器1上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压面的压板8,所述压板8固定于连接杆9底部。本实施例采用了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刮刀3和面托盘4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旋转刮刀3呈30º~60º;所述支撑架Ⅰ70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位于盛面容器1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杆9与换向减速机11螺纹连接并被换向减速机11控制上下移动,所述换向减速机11与电机Ⅲ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换向减速机11和电机Ⅲ10固定于顶部的支撑架Ⅲ70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盛面容器1的出面口为锥状,且出面口为贯通状,面托盘4位于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旋转刮刀3呈35°。本实施例具体操作为:将调制好的面放入盛面容器1中,落到了面托盘4上,与面托盘4黏着后,开启三个电机,面托盘4顺时针匀速旋转,旋转刮刀3逆时针匀速快速旋转,连接杆9在电机Ⅲ10和换向减速机11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压板8被连接杆9所牵引,并压着面往下动,当面从缝隙中匀速挤出时,缝隙宽3.8mm,旋转刮刀3快速将挤出的面连续削下,形成溜尖面的形状,面受重力作用落入锅中,即制成溜尖面。其中如果面托盘4顺时针旋转时,则旋转刮刀3位于图4所示的位置,并与接触点处的切线所在竖直面12呈α1=35º;如果面托盘4逆时针旋转时,则旋转刮刀3位于图5所示的位置,并与接触点处的切线所在竖直面12呈α2=35º。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实施例,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溜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盛面容器(1),所述盛面容器(1)通过轴承(2)安装于支撑架Ⅰ(701)上,位于盛面容器(1)出面口下部、并与其正对设置有面托盘(4),所述面托盘(4)直径与出面口的外径相同,二者之间形成2~6mm的出面缝隙,所述面托盘(4)通过轴承Ⅰ固定于支撑架Ⅱ(704)上,面托盘(4)底部的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Ⅰ(5)的输出轴连接;位于出面缝隙边缘垂直于面托盘(4)设置有一个旋转刮刀(3),所述旋转刮刀(3)边缘与缝隙边缘接触,所述旋转刮刀(3)由电机Ⅱ(6)控制,所述电机Ⅱ(6)固定于机架(7)上;所述支撑架Ⅰ(701)与支撑架Ⅱ(704)均固定于机架(7)上;位于盛面容器(1)上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压面的压板(8),所述压板(8)固定于连接杆(9)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溜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盛面容器(1),所述盛面容器(1)通过轴承(2)安装于支撑架Ⅰ(701)上,位于盛面容器(1)出面口下部、并与其正对设置有面托盘(4),所述面托盘(4)直径与出面口的外径相同,二者之间形成2~6mm的出面缝隙,所述面托盘(4)通过轴承Ⅰ固定于支撑架Ⅱ(704)上,面托盘(4)底部的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Ⅰ(5)的输出轴连接;位于出面缝隙边缘垂直于面托盘(4)设置有一个旋转刮刀(3),所述旋转刮刀(3)边缘与缝隙边缘接触,所述旋转刮刀(3)由电机Ⅱ(6)控制,所述电机Ⅱ(6)固定于机架(7)上;所述支撑架Ⅰ(701)与支撑架Ⅱ(704)均固定于机架(7)上;位于盛面容器(1)上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爱刚
申请(专利权)人:范爱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