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补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949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张力补偿器,具体地说,是用于调整纱线的张力,属于纺织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在基板上设置导纱瓷眼和瓷柱,在基板中间部位安装转轴,转动臂安装在转轴上,在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叶片,其特征是叶片的一边连接弹簧,另一边连接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活塞,气缸固定在支座上,支座固定在基板上,在气缸的尾端安装气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确保张力变化时气缸内空气可以缓缓排出,缓缓吸进,避免了急剧变化导致的纱线跳动;通过调整气压阀,以使气缸气压适应不同纱线具有的不同张力;由于气缸内填充的是空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长时期不清理也不会影响纱线张力,洁净卫生,操作更为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张力补偿器,具体地说,是用于调整纱线的张力,属于纺织机械配件

技术介绍
本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张力补偿器主要由固定、活动的导纱瓷眼、瓷柱、旋转轴、三张叶片、固定油盒等组成。在张力补偿器上设置有固定的导纱瓷眼,使纱线沿着固定导纱瓷眼形成的通路通过,另外设置有活动的导纱瓷眼,可调节使其在纱线通过时受弹簧的作用绕一固定轴旋转而偏离固定导纱瓷眼形成的纱线通路,弹簧力作用于纱线上来补偿和调整其张力。为了消除张力补偿中产生的纱线跳动,在活动导纱瓷眼的、另一端安装有三张叶片,沿着轴线方向伸入一固定油盒内,油盒内充满阻尼油。当纱线张力变化时,弹簧产生补偿力导致活动瓷眼绕轴转动,带动其固定轴另一端的叶片在阻尼油中转动,阻尼油对叶片的阻尼作用使运动平稳,避免了纱线的跳动。这种结构的补偿器由于阻尼油的原因,调整范围不够广阔;同时阻尼油的渗漏会吸附空间飞尘,长时期不清理将会影响纱线张力;设备的操作维护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调整范围宽广,长时期不清理不会影响纱线张力,洁净卫生,操作调整方便的张力补偿器。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主要采用在基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的导纱瓷眼11、20和固定的瓷柱13、15、18,在基板10的中间部位安装转轴16,转动臂7固定安装在转轴16上,转动臂7上安装瓷柱14、17、19,在其一端安装换向瓷眼21,在转轴16的另一端安装叶片2,叶片2的一边连接弹簧1,另一边连接连接杆3,连接杆3连接活塞4,活塞4在气缸5内滑动,气缸5固定在支座9上,支座9固定在基板10上,在气缸5的尾端安装气压阀6。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确保张力变化时气缸内空气可以缓缓排出,缓缓吸进,避免了急剧变化导致的纱线跳动;通过调整气压阀,以使气缸气压适应不同纱线具有的不同张力;由于气缸内填充的是空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长时期不清理也不会影响纱线张力,洁净卫生,操作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位置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位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位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主要采用在基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的导纱瓷眼11、20和固定的瓷柱13、15、18,在基板10的中间部位安装转轴16,转动臂7固定安装在转轴16上。转动臂7上安装瓷柱14、17、19,在其一端安装着换向瓷眼21。纱线8从瓷眼11引入,经过预制动器12,再依次经过瓷柱13、14、15、17、18、19,经换向瓷眼21换向后,从瓷眼20引出。在基板10的反面,转轴1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叶片2。叶片2在实际应用中不限于片状,可能是任何适用的形状。叶片2的一边连接着弹簧1,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10上,或者也可以通过某种弹力控制装置固定起来。叶片2的另一边连接连接杆3,连接杆3连接活塞4,活塞4可在气缸5内滑动。气缸5固定在支座9上,支座9固定于基板10上。在气缸5的尾端,安装有可调的气压阀6。在弹簧1的作用下,安装在转动臂7上的瓷柱14、17、19与固定瓷柱13、15、18之间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纱线从瓷柱间经过时,纱线张力使活动瓷柱带动转动臂7转动,弹簧1感受到张力的变化予以补偿。在张力变化和补偿的过程中,叶片2受张力和补偿力影响时转动,带动连接杆3和活塞4向内或者向外运动,气缸5内的封闭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引起气压的变化。在气压阀6上开有小孔,使气缸内空气可以随气压变化缓缓排出、缓缓吸进,吸收了纱线张力和弹簧补偿力的变化产生的冲击能量,减缓了叶片2的转动速度,使活动瓷柱的移动平缓,避免了纱线的跳动。上述气压阀6可以调整,用来控制气压阀出气量的大小,扩大气缸承受不同能量大小的冲击的范围,使其可以吸收较小的张力波动所带来的冲击,也可以吸收较大的张力波动所带来的冲击。可补偿的张力范围很大,使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平时的操作维护工作也仅限于在需要时调整气压阀。权利要求1.一种张力补偿器,采用在基板(10)上固定导纱瓷眼(11、20)和瓷柱(13、15、18),在基板(10)的中间部位安装转轴(16),转动臂(7)固定在转轴(16)上,转动臂(7)上安装瓷柱(14、17、19)及换向瓷眼(21),在转轴(16)上安装叶片(2),其特征是叶片(2)的一边连接弹簧(1),另一边连接连接杆(3),连接杆(3)连接活塞(4),活塞(4)在气缸(5)内滑动,气缸(5)固定在支座(9)上,支座(9)固定在基板(10)上,在气缸(5)的尾端安装气压阀(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气压阀(6)上开有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张力补偿器,具体地说,是用于调整纱线的张力,属于纺织机械配件
其主要采用在基板上设置导纱瓷眼和瓷柱,在基板中间部位安装转轴,转动臂安装在转轴上,在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叶片,其特征是叶片的一边连接弹簧,另一边连接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活塞,气缸固定在支座上,支座固定在基板上,在气缸的尾端安装气压阀。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确保张力变化时气缸内空气可以缓缓排出,缓缓吸进,避免了急剧变化导致的纱线跳动;通过调整气压阀,以使气缸气压适应不同纱线具有的不同张力;由于气缸内填充的是空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长时期不清理也不会影响纱线张力,洁净卫生,操作更为方便。文档编号D01H13/10GK2739207SQ20042008083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陆亚光 申请人:卡尔迈耶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力补偿器,采用在基板(10)上固定导纱瓷眼(11、20)和瓷柱(13、15、18),在基板(10)的中间部位安装转轴(16),转动臂(7)固定在转轴(16)上,转动臂(7)上安装瓷柱(14、17、19)及换向瓷眼(21),在转轴(16)上安装叶片(2),其特征是叶片(2)的一边连接弹簧(1),另一边连接连接杆(3),连接杆(3)连接活塞(4),活塞(4)在气缸(5)内滑动,气缸(5)固定在支座(9)上,支座(9)固定在基板(10)上,在气缸(5)的尾端安装气压阀(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迈耶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