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白光LED上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夹层玻璃,具体是指一种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白光LED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照明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牢固、体积小、寿命长、无污染、色彩丰富等诸多优势的发光二极管正成为照明的主流。目前,最常用的白光LED是发出蓝光的二极管芯片激发掺杂发光粒子的黄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中的发光粒子吸收能量被激发发生能级跃迁,后辐射出黄光与透过蓝光芯片的蓝光复合产生白光。该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已经被商业化应用。但色温偏高、红光成分缺少导致的显示指数低等缺点同样限制了其在室内暖色调照明领域的应用,这也是目前其改进和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前,制造高效率、高显色指数、低色温、大功率白光LED已经成为LED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其中荧光材料的性能(激发效率、发光效率、均匀性、物化稳定性等)提升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和夹在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与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之间的复合荧光粉层,复合荧光粉层中的荧光粉包括有Ce:YAG荧光粉和Zn掺杂Mn:YAG荧光粉,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复合的荧光粉层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之间是通过流延法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且软化点温度大于800℃,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厚度分别在0.2‑1 mm,所述复合荧光粉层的厚度在100‑300 μm。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和夹在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与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之间的复合荧光粉层,复合荧光粉层中的荧光粉包括有Ce:YAG荧光粉和Zn掺杂Mn:YAG荧光粉,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复合的荧光粉层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之间是通过流延法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且软化点温度大于800℃,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厚度分别在0.2-1mm,所述复合荧光粉层的厚度在100-3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折射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为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的硼铝硅超薄高强高透玻璃、钢化玻璃或K9光学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Zn掺杂Mn:YAG荧光粉包括有由以下组成,以质量份数计Y2O340~60质量份Al2O330~50质量份H3BO31~5质量份ZnO2~10摩尔份MnCO30.05~1摩尔份。5.复合荧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Zn掺杂的Mn:YAG荧光粉制备:根据以下组成秤取原料:Y2O340~60质量份Al2O330~50质量份H3BO31~5质量份ZnO2~10摩尔份MnCO30.05~1摩尔份,并将原料置于玛瑙研钵中充分混合研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卫东,蒋举涛,梁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