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荧光体及其应用的发光装置与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荧光体及其应用的发光装置与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技术中,背光模块以往是以持续驱动光源的方式为主流,但近年,周期性驱动发光源的方式(例如扫描式背光)广为被利用来提高显示画面的动态对比。在周期性驱动发光源的方式中,一般而言,在液晶面板上适时驱动各像素的同时,会配合所配置的多个发光源,周期性地依序驱动这些发光源,使背光模块局部地提供光线给前方的液晶面板。如此一来,便可防止动态画面显示时所产生的动作模糊的问题。但,在使用这种周期性驱动发光源的方式的背光模块中,虽可某种程度地防止动态画面模糊的问题,但因使用于发光源的荧光体的发光现象在停止驱动发光源后依然会维持一小段的时间,导致残光或残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以适当比例的氮化物掺杂铕荧光粉以及氟化物掺杂锰荧光粉组成荧光体,可以提升荧光体发出的光线在红光区域的频谱宽度,以提高影像的色彩饱和度,且减少荧光体的残光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荧光体包含一红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包含氮化物掺杂铕荧光粉以及氟化物掺杂锰荧光粉。氮化物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体,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红色荧光粉,包含:一氮化物掺杂铕荧光粉;以及一氟化物掺杂锰荧光粉,其中该氮化物掺杂铕荧光粉与该氟化物掺杂锰荧光粉的重量比值在17.5%至22.5%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体,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红色荧光粉,包含:一氮化物掺杂铕荧光粉;以及一氟化物掺杂锰荧光粉,其中该氮化物掺杂铕荧光粉与该氟化物掺杂锰荧光粉的重量比值在17.5%至22.5%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氮化物掺杂铕荧光粉的发射波长大于该氟化物掺杂锰荧光粉的发射波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氮化物掺杂铕荧光粉的材料为Sr2Si5N8:Eu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氟化物掺杂锰荧光粉的材料为K2SiF6:Mn4+。5.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发光本体,用以发出具有一第一频谱的光线;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设置于该发光本体的至少一侧,其中具有该第一频谱的光线经该荧光体后会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宏达,
申请(专利权)人: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