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用的双作用气浮无摩擦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451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双作用气浮无摩擦气缸,包括一个通过套筒安装在向心关节轴承上并与活塞杆相配合的空气轴承和一个自行设计的气浮活塞。通过中空的活塞杆外部供气进至气浮活塞与缸筒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气膜,而后气体再经中空的活塞杆排出。这样,穿过空气轴承的活塞杆‑活塞组件就可以无摩擦地移动。由于向心关节轴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装配误差或径向负载所产生的活塞‑活塞杆组件卡死在缸筒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部独立供气、自排气,可以保证气缸两腔在低压作用下仍可以实现无摩擦的运动。

A universal double acting air floating cylinder without fri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universal double acting air floating cylinder without friction, including an air bearing mounted on a concentric joint bearing with a piston rod and a self designed air floating piston. A gas film is formed through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hollow piston rod to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air floating piston and the cylinder, and then the gas is discharged through a hollow piston rod. In this way, the piston rod and piston assembly passing through the air bearing can move without friction. Becaus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entripetal joint bearing,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iston rod assembly of the piston rod can be avoided to die in the cylinder because of the assembly error or the radial load.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at the two chamber of the cylinder can still realize frictionless movement under the action of low pressure by independently supplying air and self exhausting out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的双作用气浮无摩擦气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浮气缸,具体是一种通用的双作用气浮无摩擦气缸。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普通的气缸都是有摩擦的,摩擦产生于活塞密封圈和缸筒内壁之间,以及活塞杆和端盖的防尘密封圈之间。传统上,气缸减小摩擦的方法通常有提高加工精度以减小表面粗糙度、选用摩擦系数低的材料、采用新型润滑脂以及改善密封形式。传统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缸的摩擦力,但是存在加工制造成本高、加工维护困难以及寿命短的缺点。随着技术的革新,间隙密封和滚珠导向套技术的采用大大降低了气缸的摩擦力,不过其对径向负载敏感、结构复杂、成本很高;隔膜囊式密封的采用配合直线滚珠轴承极大地降低了气缸的摩擦力,然而其膜片的结构使得其行程受限。为使气缸实现高精度的输出力控制,基于气体润滑技术的无摩擦气缸被提出。中国技术专利申请CN102155465A公开了一种带有气浮轴承的无摩擦气缸,它是通过中空的活塞杆和软管为以静压气浮原理设计的活塞供气从而实现活塞和缸筒内壁的无摩擦,同时通过球铰连接活塞杆和活塞使得气缸能承受一定的径向负载而不易卡死。不过,中空活塞杆只有外部供气通道,外部的压缩空气通过活塞节流孔流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的双作用气浮无摩擦气缸,包括活塞杆(9)、气浮活塞(12)、气缸筒(7),气缸筒(7)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盖(3)、后端盖(14),所述活塞杆(9)穿过前端盖(3)延伸至气缸筒(7)内、与气浮活塞(12)固定连接,活塞杆(9)通过空气轴承(4)支撑在前端盖(3)上,气浮活塞(12)位于气缸筒(7)内、且与气缸筒(7)之间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9)穿入气浮活塞(12),所述气浮活塞(12)内部具有直径不等的大空腔(27)、小空腔(29),所述气浮活塞(12)两端部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泄压凹槽(10)和第二环形泄压凹槽(13),气浮活塞(12)的圆周壁上周向设置有径向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的双作用气浮无摩擦气缸,包括活塞杆(9)、气浮活塞(12)、气缸筒(7),气缸筒(7)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盖(3)、后端盖(14),所述活塞杆(9)穿过前端盖(3)延伸至气缸筒(7)内、与气浮活塞(12)固定连接,活塞杆(9)通过空气轴承(4)支撑在前端盖(3)上,气浮活塞(12)位于气缸筒(7)内、且与气缸筒(7)之间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9)穿入气浮活塞(12),所述气浮活塞(12)内部具有直径不等的大空腔(27)、小空腔(29),所述气浮活塞(12)两端部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泄压凹槽(10)和第二环形泄压凹槽(13),气浮活塞(12)的圆周壁上周向设置有径向的带均压槽的节流孔(11),气浮活塞(12)圆周壁内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内部通道(30),气浮活塞(12)端面壁内设有径向分布的第二内部通道(32),第二内部通道(32)连通小空腔(29)与第一内部通道(30),气浮活塞(12)另一端端部圆周壁上的第一环形泄压凹槽(10)槽底设有连通第一内部通道(30)的第三内部通道(31);所述活塞杆(9)轴向设置互不连通的排气通道(8)和进气通道(21),排气通道(8)贯穿整个活塞杆(9),进气通道(21)终止于活塞杆(9)内部,且活塞杆(9)上设置有径向的、连通进气通道(21)与气浮活塞(12)内部大空腔(27)的侧向孔(18);所述活塞杆(9)的端部堵住小空腔(29),排气通道(8)与小空腔(29)连通;所述活塞杆(9)由空气轴承(4)出来的压缩空气所形成的气膜承载,所述活塞(12)由外部提供的进入所述活塞(12)和气缸筒(7)内壁之间间隙的气膜承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空气轴承(4)与前端盖(3)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鹏飞鲁东夏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