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立强专利>正文

压力棒上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24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力棒上销,即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系用于纺纱机的牵伸器材。依据须条纤维运动及变化规律,采取附加控制棒即压力棒的方式,在牵伸后区建立一个新的附加摩擦力界。将牵伸器材的弹性钳口上销在后端握持处后侧延伸,其延伸部位通过连接固定构件加设用于后区牵伸控制的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与连接固定构件和压力棒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牵伸器材-压力棒上销。它不仅对牵伸前区须条进行控制,而且还对牵引后区须条实行了有效控制。改善了条干的均匀度,提高了成纱的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棒上销,属于国际专利分类D01H5/00“牵伸设备或机构”

技术介绍
弹性钳口上销是较为成熟的纺纱机上使用的牵伸器材,其明显特点在于1、自动调节平衡,是皮圈在运行中的涨力始终处于三维平衡状态,使成纱条干更均匀,粗节、细节较原铁质上销明显减少,USTER条干指数明显下降。2、由于能有效控制皮圈运动平衡,锭差大幅度缩小。3、具有极佳的耐磨性能及不变形之特性,有效克服了原铁质上销易变形、磨损之缺陷。但是,弹性钳口上销的功能仅局限于对牵伸前区须条的有效控制,在须条牵伸区内,前纤维直接在前罗拉的摩擦力界作用下运动,后纤维在后罗拉产生的摩擦力界作用下运动。在牵伸区中,纤维运动状态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纤维在牵伸中某一个截面上瞬时地由后罗拉速度转换成前罗拉速度,且以后一直以前罗拉速度运动。而纤维本身存在长度差异、弯钩差异,特别是部分短纤维在牵伸区中多次改变速度,每次变速均为瞬时的,纤维运动状态的多变,反映在引导力和控制力的波动,引起纤维头端变速点分布较分散,且变化时间不稳定,增加了产品的条干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从控制纤维的受力入手达到控制纤维运动,使引导力和控制力均匀稳定的附加控制棒——压力棒上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依据须条纤维运动及变化规律,采取附加控制棒即压力棒的方式,在牵伸后区建立一个新的附加摩擦力界,对后区须条进行合理的调控,达到改善条干均匀度的目的。具体方案如下压力棒上销有一个前端,前端上连有一个牵伸器材的弹性钳口上销,其后端为握持处,在握持处后侧的延伸部位连有连接固定构件,连接固定构件上加有用于后区牵伸控制的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与连接固定构件和压力棒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牵伸器材——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简称压力棒上销。所述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中的弹性钳口上销、连接固定构件和压力棒可以成型为一体;亦可以弹性钳口上销与连接固定构件成型为一体,成为新型的弹性钳口上销,而压力棒另成一体;亦可以连接固定构件、压力棒成型为一体,构成新的压力棒装置,而弹性钳口上销单独成一体;还可以弹性钳口上销、连接固定构件、压力棒各自单独成型,结合使用。根据曲面牵伸和平面牵伸的要求不同,压力棒上销中的压力棒可以为单棒式或双棒式,在曲面牵伸中压力棒为单棒式,在平面牵伸中压力棒为双棒式。所述的压力棒为棒状,其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扇形均可。压力棒作用于后区牵伸间的须条上,使须条在后区牵伸区域内增加一个新的摩擦力界。这样不仅对牵伸前区须条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对牵引后区须条实行了有效控制。对后区须条的合理调控,改善了条干的均匀度,提高了成纱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曲面牵伸压力棒上销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曲面牵伸压力棒上销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曲面牵伸压力棒上销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平面牵伸压力棒上销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5为平面牵伸压力棒上销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平面牵伸压力棒上销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前端;2、弹性钳口上销;3、压力棒;4、后端握持处;5、连接固定构件。具体实施方式目前纺纱机的牵伸主要有两种形式曲面牵伸,即V型牵伸;平面牵伸,即直线牵伸。(1)在V型牵伸中,牵伸前区和后区呈曲线(面),形成相应的角度,这种设计有其独到之处和优越特性,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最明显之处是前后成相应的曲线(面)后,在前罗拉上端形成与之相应的反包围弧,增强了前钳口处的摩擦力量,使摩擦力界宽度向牵伸区中扩展,容易使纤维提前变速,且变速点增加,产生较大的牵伸波,使条干不匀率增加。为了减弱或消除这一缺陷,如图1-3所示,采取在后区牵伸中加设牵伸控制棒即压力棒3,在后区牵伸区域某点布置摩擦力界,使受压的须条在进入前罗拉时与前区须条呈直线状态,消除前面所述的反包围弧,从而改善条干质量。增加新的摩擦力界后,在后罗拉表面增加了新的反包围弧,但后牵伸区和前牵伸区的反包围弧的作用不同,合理增加后罗拉上的反包围弧更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改善。因为后区的须条速度低牵伸倍数小,反包围弧的影响就小得多;后区纤维数量多,增加反包围弧使纤维的变速点后移,让纤维的伸直过程提早发生,增加了伸直过程的延续时间,减弱须条在运行中的变异,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在V型牵伸中增加后区牵伸摩擦力界不仅完全符合纺纱理论要求,也是对牵伸理论的创造性补充。(2)在直线牵伸中,也可以设置后区牵伸摩擦力界。如果采用与V型牵伸一样形式的压力棒装置,虽然从理论上分析似乎有矛盾之处,但实践结果证实,效果还是比较显著。这是因为后区须条经过压力棒的摩擦力界后,使须条的变速点向前钳口集中,有效控制了须条纤维的运行,并在后罗拉上形成了新的反包围弧,同样可以使条干得到改善。但因增加摩擦力界后,相应地在前罗拉形成了新的包围弧,使效能受到部分抵消,实践结果准确地反映在直线牵伸中的提高幅度不如V形牵伸幅度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压力棒在直线牵伸中的效果,采取有别于V型牵伸摩擦力界装置压力棒的设计,如图4-6所示,在装置中由原来的单棒式压力棒3改为双棒式压力棒3。这样改变后,后区牵伸须条从后罗拉下来之后,先绕一段曲线,再以直线形式进入前罗拉,既让须条在后罗拉上形成新的反包围弧,又不在前罗拉上产生新的反包围弧,这完全符合牵伸理论。实践结果表明,条干在前一种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确保同V型牵伸同等的效果。因此,在直线牵伸中增加摩擦力界压力棒装置,不仅可行,更是对原直线牵伸理论的重大革新。实施时,将牵伸器材弹性钳口上销2在握持处4后侧延伸,在延伸部位通过连接固定构件5加设于后区牵伸控制的压力棒3,弹性钳口上销2与连接固定构件5和压力棒3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牵伸器材——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简称压力棒上销。压力棒上销中的弹性钳口上销2、连接固定构件5和压力棒3可以成型为一体;可以弹性钳口上销2与连接固定构件5成型为一体,形成新型的弹性钳口上销,压力棒3另成一体;也可以连接固定构件5、压力棒3成型为一体,构成新的压力棒装置,弹性钳口上销2单独成一体;还可以弹性钳口上销2、连接固定构件5、压力棒3各自单独成型,结合使用。压力棒的位置为该器件的后端,前端是两支会前后伸缩的钳口,里有两支小弹簧作用于其中,弹簧安装于固钳口的支架两端中间位置,支架前端中间一高点用于固定钳口隔距块。直线牵伸使用该器材时,中间有一个加压板簧,加压簧固定于支架中间的缺口处。产品中部弓形部分为握持处,下边两个大半圆孔系固定中皮棍之处,弓形后延部分系压力棒固定架,大半圆孔即固定压力棒孔。压力棒上销不仅适用于纺细纱,也使用于纺粗纱。权利要求1.压力棒上销,系用于纺纱机的牵伸器材,它包括一个压力棒上销的前端(1),其特征在于前端(1)上连有一个牵伸器材的弹性钳口上销(2),弹性钳口上销(2)的后端为握持处(4),握持处(4)后侧的延伸部位连有连接固定构件(5),连接固定构件(5)上加有用于后区牵伸控制的压力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棒上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钳口上销(2)、连接固定构件(5)和压力棒(3)成型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棒上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钳口上销(2)与连接固定构件(5)成型为一体,压力棒(3)另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力棒上销,系用于纺纱机的牵伸器材,它包括一个压力棒上销的前端(1),其特征在于:前端(1)上连有一个牵伸器材的弹性钳口上销(2),弹性钳口上销(2)的后端为握持处(4),握持处(4)后侧的延伸部位连有连接固定构件(5),连接固定构件(5)上加有用于后区牵伸控制的压力棒(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立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