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12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装载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包括前车架、后车架、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的铰接组件、以及带动前车架和后车架绕铰接点相对转动的动力元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连于前车架上且中部向后车架方向迂回的前铰架、固连于后车架上且中部向前车架迂回的后铰架,所述前、后铰架相互铰接于各自的对称中心且前铰架位于所述后铰架的上方,所述动力元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油缸,所述前铰架和后铰架之间以前、后铰架的铰接中心为中心设有轨道支撑组件。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方式的设置既保证了前铰架与后铰架以及前车架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加大转向角度,缩小转弯半径。

A stable steering mechanism for loader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oaders, in particular to a stable steering mechanism of loaders. A hinged assembly consisting of a front frame, a rear frame, a front frame and a rear frame, and a dynamic element that drives the front frame and rear frame to revolve around the hinge point, which includes a front reaming frame attached to the front fram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middle rear frame, attached to the rear frame, and after the central front frame is circuitous. The front and rear hinges are hing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ymmetrical center and the front hinges are located above the rear hinges. The power element includes a group of symmetrical oil cylinders. The hinge center of the front and rear hinges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hinges is centered on the center of the rail suppor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structure not only ensures the support strength of the front hinges and the rear hinges and the front frame, but also increases the steering angle to the maximum, and reduces the turning radi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载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微型装载机的主要要求是转向角度大,转弯半径小,灵活机动。而目前,公知的微型装载机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及转向油缸长度的限制,转向角度较小,转弯半径较大。现有的装载机转向机构主要由转向油缸左前支座、前车架、液压油缸缸端、液压油缸杆端、前后车架铰接中心、转向油缸左后支座、后车架、转向油缸右前支座、和转向油缸右后支座等组成,转向油缸左前支座和转向油缸右前支座中心间的距离与转向油缸左后支座和转向油缸右后支座中心间的距离相等。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场地作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载机转向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包括前车架、后车架、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的铰接组件、以及带动前车架和后车架绕铰接点相对转动的动力元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连于前车架上且中部向后车架方向迂回的前铰架、固连于后车架上且中部向前车架迂回的后铰架,所述前、后铰架相互铰接于各自的对称中心且前铰架位于所述后铰架的上方,所述动力元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杆端铰接于所述后铰架上,所述油缸的缸端铰接于所述前铰架上,所述油缸设于所述前铰架的上方,所前铰架上朝向后铰架一侧开有可容纳所述杆端与后铰架的铰接座进入的缺口槽,两个油缸的杆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缸端之间的间距,所述前铰架和后铰架之间以前、后铰架的铰接中心为中心设有轨道支撑组件,所述轨道支撑组件包括相对适配地设于前、后铰架的架板上的弧形轨道和滚轮,所述后铰架上位于轨道支撑组件的两侧前端固连有位于所述前铰架下方的辅助撑板。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方式的设置既保证了前铰架与后铰架以及前车架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加大转向角度,缩小转弯半径。缺口槽的设置可在前铰架转到杆端与后铰架的铰接座时使得前铰架可继续向后转从而加大了转向角度。本申请通过弧形轨道和滚轮的设置从而辅助铰接中心进行支撑,既保证了转动的顺畅,同时又提高了支撑强度,特别是在前、后铰架在垂直在上出现偏斜时可有效纠正确保两者能继续绕铰接位相对顺畅地转动。弧形轨道根据前、后铰架的转角大小来设定不需要设置成整圈。在正常运转时辅助撑板与前铰架架板之间保留小间隙,当前、后铰架在垂直在上出现偏斜时辅助撑板顶住前铰架,防止继续运转产生过大的损坏如铰接轴断裂等,起到保险作用,保护各部件不易损坏。前、后铰架以及油缸的上下位置排布确保前铰架能够更大范围地转到后铰架上方,从而确保可加大转向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缺口槽垂直于所述前铰架的架板面焊固有沿缺口槽内沿设置的护挡板,所述护挡板上覆贴有橡胶垫片,所述护挡板超出所述前铰架的架板下表面的高度小于所述前铰架板面与后铰架板面之间的高度差;所述辅助撑板顶部开设有可容护挡板通过的槽口。铰架板与胶垫片的设置可有效地保护前铰架和铰接座,同时也起到限位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护挡板为中部高起超出所述前铰架架板、边缘逐渐变矮的弧形板,且中部与前铰架架板板面之间还连接有支撑筋板。作为优选,所述护挡板底部设有滚珠槽,槽内设有可在后铰架板面上滚动的支承滚珠。支承滚珠的设置,使得护挡板转到后铰架上方时,前、后车架之间提供除了铰接位之外的额外支撑,确保受力均衡,提高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前铰架包括主架板和向前延伸并与前车架固连的耳板,所述缸端铰接于所述耳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前铰架中心与所述耳板之间还一体连接有支承筋条。耳板与主架板一体连接,强度高,且通过支承筋条的设置形成一个三角支撑力,强度更力,前铰架不易损坏,与前车架连接强度高,焊接位不易撕开。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撑板垂直于所述后铰架的架板设置,且所述辅助撑底部延伸至所述后铰架的架板的下表面并焊固。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撑板顶部为打磨光滑的截面呈弧形的光滑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方式的设置既保证了前铰架与后铰架以及前车架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加大转向角度,缩小转弯半径。缺口槽的设置可在前铰架转到杆端与后铰架的铰接座时使得前铰架可继续向后转从而加大了转向角度。前、后铰架以及油缸的上下位置排布确保前铰架能够更大范围地转到后铰架上方,从而确保可加大转向角度。2、本申请前、后铰架以及前铰架和前车架、后铰架和后车架之间连接强度高,不易损坏,结构简单,成本低。3、本申请通过弧形轨道和滚轮的设置从而辅助铰接中心进行支撑,既保证了转动的顺畅,同时又提高了支撑强度,特别是在前、后铰架在垂直在上出现偏斜时可有效纠正确保两者能继续绕铰接位相对顺畅地转动。弧形轨道根据前、后铰架的转角大小来设定不需要设置成整圈。在正常运转时辅助撑板与前铰架架板之间保留小间隙,当前、后铰架在垂直在上出现偏斜时辅助撑板顶住前铰架,防止继续运转产生过大的损坏如铰接轴断裂等,起到保险作用,保护各部件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滚珠槽和滚珠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轨道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的铰接组件、以及带动前车架和后车架绕铰接点相对转动的动力元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连于前车架上且中部向后车架方向迂回的前铰架3、固连于后车架上且中部向前车架迂回的后铰架4,所述前、后铰架相互铰接于各自的对称中心且前铰架位于所述后铰架的上方,所述动力元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杆端铰接于所述后铰架上,所述油缸的缸端铰接于所述前铰架上,所述油缸设于所述前铰架的上方,所前铰架上朝向后铰架一侧开有可容纳所述杆端与后铰架的铰接座进入的缺口槽31,两个油缸的杆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缸端之间的间距,所述前铰架和后铰架之间以前、后铰架的铰接中心为中心设有轨道支撑组件,所述轨道支撑组件包括相对适配地设于前、后铰架的架板上的弧形轨道61和滚轮62,所述后铰架上位于轨道支撑组件的两侧前端固连有位于所述前铰架下方的辅助撑板41。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方式的设置既保证了前铰架与后铰架以及前车架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加大转向角度,缩小转弯半径。缺口槽的设置可在前铰架转到杆端与后铰架的铰接座时使得前铰架可继续向后转从而加大了转向角度。本申请通过弧形轨道和滚轮的设置从而辅助铰接中心进行支撑,既保证了转动的顺畅,同时又提高了支撑强度,特别是在前、后铰架在垂直在上出现偏斜时可有效纠正确保两者能继续绕铰接位相对顺畅地转动。弧形轨道根据前、后铰架的转角大小来设定不需要设置成整圈。在正常运转时辅助撑板与前铰架架板之间保留小间隙,当前、后铰架在垂直在上出现偏斜时辅助撑板顶住前铰架,防止继续运转产生过大的损坏如铰接轴断裂等,起到保险作用,保护各部件不易损坏。前、后铰架以及油缸的上下位置排布确保前铰架能够更大范围地转到后铰架上方,从而确保可加大转向角度。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的铰接组件、以及带动前车架和后车架绕铰接点相对转动的动力元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连于前车架上且中部向后车架方向迂回的前铰架(3)、固连于后车架上且中部向前车架迂回的后铰架(4),所述前、后铰架相互铰接于各自的对称中心且前铰架位于所述后铰架的上方,所述动力元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杆端铰接于所述后铰架上,所述油缸的缸端铰接于所述前铰架上,所述油缸设于所述前铰架的上方,所前铰架上朝向后铰架一侧开有可容纳所述杆端与后铰架的铰接座进入的缺口槽(31),两个油缸的杆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缸端之间的间距,所述前铰架和后铰架之间以前、后铰架的铰接中心为中心设有轨道支撑组件,所述轨道支撑组件包括相对适配地设于前、后铰架的架板上的弧形轨道(61)和滚轮(62),所述后铰架上位于轨道支撑组件的两侧前端固连有位于所述前铰架下方的辅助撑板(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的铰接组件、以及带动前车架和后车架绕铰接点相对转动的动力元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连于前车架上且中部向后车架方向迂回的前铰架(3)、固连于后车架上且中部向前车架迂回的后铰架(4),所述前、后铰架相互铰接于各自的对称中心且前铰架位于所述后铰架的上方,所述动力元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杆端铰接于所述后铰架上,所述油缸的缸端铰接于所述前铰架上,所述油缸设于所述前铰架的上方,所前铰架上朝向后铰架一侧开有可容纳所述杆端与后铰架的铰接座进入的缺口槽(31),两个油缸的杆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缸端之间的间距,所述前铰架和后铰架之间以前、后铰架的铰接中心为中心设有轨道支撑组件,所述轨道支撑组件包括相对适配地设于前、后铰架的架板上的弧形轨道(61)和滚轮(62),所述后铰架上位于轨道支撑组件的两侧前端固连有位于所述前铰架下方的辅助撑板(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稳定的装载机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槽垂直于所述前铰架的架板面焊固有沿缺口槽内沿设置的护挡板(32),所述护挡板上覆贴有橡胶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慈林东旭陈明明洪如卢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