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秉恒专利>正文

双面呈微弧形的锭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51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呈微弧形的锭带。该带是以麻作纬线,并且以棉、麻作经线,将锭带的两面同时编织成均呈微弧形的阶梯式组织结构,使其锭带两面均成为工作面克服了现有单面弧锭带只有一个工作面为使用不方便带来的困难,同时,还保持了明显节电的效果,其锭带成本降低。(*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纺纱用双面呈微弧形的阶梯式组织锭带。在已公开的环锭纺纱用微弧形锭带专利技术中,由于锭带两面有工作面与非工作面之分,而只有工作面呈弧形,因此,在安装或更换锭带过程中显得十分不方便,往往在位置装反后,影响了其使用效果,不仅达不到节电效果,而且使锭带的使用寿命降低。采用棉作经线,为使锭带保持足够的强力,就必须采用较高支的棉纱,从而提高了锭带的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双面均呈微弧形的阶梯式组织结构锭带。为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用麻作纬线并用棉、麻作经线,将锭带的两面同时编织成均呈微弧形的阶梯式组织结构,使其锭带两面均成为工作面。本技术的双面弧形锭带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织物图,图中(1)表示所编织的经线,(2)表示所编织的纬线。实施例一用于细纱的11mm宽的双面微弧形锭带,采用36支每股为2根单纱的苎麻作纬线;采用棉、麻股数据31配比作经线。其经线的股数从锭带中心向两侧对称变化而组成,即,12、12、4、4、3、4、4、12、12。实施例二用于捻线的12mm宽的双面微弧形锭带,以麻作纬线,棉、麻股数按32配比作经线,其经线的股数仍从锭带中心向两侧对称变化而组成,即,12、8、8、4、4、3、4、4、8、8、12。实施例三用于毛纺的14mm宽的双面微弧形锭带,以麻作纬线,棉、麻股数按74配比作经线,其经线的股数仍从锭带中心向两侧对称变化而组成,即,16、16、8、4、4、4、3、4、4、4、8、16、16。本技术的锭带两面均为相同的微弧形结构,因此,从安装或更换都提供了使用方便,并且仍保持了单面弧形锭带的明显节电效果,其吨纱节电率仍可达3%-10%,其成本也有所降低。由于采用双面弧形结构,锭带机运转中可自定中心,受力均匀,因此,使用寿命及运转平稳性均有所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由棉、麻组成的环锭纺纱用微弧形锭带,其特征在于锭带的双面均呈微弧形的阶梯组织结构,且经线由棉、麻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锭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面阶梯组织结构为经线的股数从锭带中心向两侧对称变化组成A、12、12、4、4、3、4、4、12、12、B、16、16、8、4、4、4、3、4、4、4,8、16、16、C、12、8、8、4、4、3、4、4、8、8、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呈微弧形的锭带。该带是以麻作纬线,并且以棉、麻作经线,将锭带的两面同时编织成均呈徽弧形的阶梯式组织结构,使其锭带两面均成为工作面克服了现有单面弧锭带只有一个工作面为使用不方便带来的困难,同时,还保持了明显节电的效果,其锭带成本降低。文档编号D01H1/00GK2050851SQ8920748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陶秉恒, 周兆章 申请人:陶秉恒, 周兆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棉、麻组成的环锭纺纱用微弧形锭带,其特征在于锭带的双面均呈微弧形的阶梯组织结构,且经线由棉、麻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秉恒周兆章
申请(专利权)人:陶秉恒周兆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