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领域,涉及一种对纺纱机、络筒机用电子清纱器的下位机或各锭检测头首次利用红外通信技术进行控制及纱疵参数的写入和检测数据、记录数据的读出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电子清纱器均为一种传统的结构模式即由电控箱或上位机通过馈线及槽板和各下位机或各锭检测头相连接,上位机或电控箱采用RS232或RS422/485通信接口电路与下位机或各锭检测头进行有线通信,实现对下位机或各锭检测头的控制及参数的写入和读出。如国际名牌比利时“巴可”(BARCO)及中国专利200420028287所公开的“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用电子清纱器”等。现有电子清纱器的缺陷是体积较大、所设置的参数易被人为修改、通信易受电磁干扰、一旦电控箱出现故障必导致全机停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红外通信接口的电子清纱器,用于解决现有电子清纱器体积较大、所设置的参数易被人为修改、通信易受电磁干扰、一旦电控箱或上位机出现故障必导致全机停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由装有红外接收器(A)及红外发送器(B)的移动控制器(K)和若干装有红外接收器(A)及红外发送器(B)的下位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红外通信接口的电子清纱器,其特征是:它由装有红外接收器(A)及红外发送器(B)的移动控制器(K)和若干装有红外接收器(A)及红外发送器(B)的下位机(X)或若干装有红外接收器(A)及红外发送器(B)的单锭检测头构成;由一体化红外接收器接入单片机(MCU)的(RXD)端口构成红外接收器(A),由电阻(R1)、(R2),电容(C1)、(C2),时基集成电路(V1),三极管(V2),限流电阻(R)、(R3),红外发光二极管(D1)或者由限流电阻(R)、(R3)、(R4),红外发光二极管(D1),三极管(V2)、(V3),单片机(MCU)及其输出端口(Px)构成的红外发送器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颖,黄传勇,黄华昌,
申请(专利权)人:黄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