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纤维及纱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50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纺织生产中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纤维及纱疵装置,包括两列蓝光管,与蓝光管用印刷电路板联接的接收器—硅光电池,紧靠硅光电池和蓝光管的一块毛玻璃,与毛玻璃组成槽形通道的底部光学反射镜和对侧光学反射镜。优点是根据检测所得信号与设定信号的对比能检测纱、条的粗、细纱疵及所夹入的异色、异质纤维,包括无色的异质纤维,结构牢固,可用于各类制条、纺纱和络筒设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制条、纺纱、络筒等工序中采用的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纤维及纱疵装置。目前纺织工业中实际应用的自动检测控制装置主要用于络筒机上检测纱线的粗细节等纱疵,通常称为清纱器。机械式清纱器为接触式测量,易刮毛纱线,损伤纤维,且检测的灵敏度需逐锭调整,操作烦琐,检测精度低。现有实用的电子清纱器根据其检测原理不同,有光电式和电容式两种。光电式是检测纱线疵的轮廓影象,或简单地说检测纱线直径,即光通量的变化;电容式是检测电容极板这一单位长度的纱线质量变化。因此,电容检测只能间接表达纱疵。光电式、电容式电子清纱器的结构雷同。它们都由检测头、信号处理单元、汇流排和电源控制箱4部分组成。通常60锭的络筒机配60个检测头、60个信号处理单元、一组汇流排和一个电源控制箱。电子清纱器的优点是非接触式测量,不刮毛纱线,不损伤纤维;根据纱疵粗度和长度这两个几何特征经设定后,清除纱疵,它清除效率高,灵敏度统一设定,而不需逐锭调整;可与络筒机或各种新型纺纱机配套使用。现行电子清纱器的主要任务是清除对后道工序和织物质量有妨碍的各类纱疵。但随着纺织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纺织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仅仅清除纱疵这一功能已显得不够。90年代以来,用户提出了要控制纱、条中夹入异色、异质纤维的要求。1992年,瑞士Loepfe公司根据澳大利亚CSTRO实验室所完成的羊毛加工过程中检测外来纤维的一项专利技术,推出了YARN-MASTER900系列电子清纱器。该电子清纱器采用绿光固体光源,只能检测外来有色异色纤维,如淡色纱中夹入一根麻纤维等,但无法检测外来无色异质纤维。瑞士另一家Zellweger Uster公司最近才推出能清除外来有色异质纤维的UQC电子清纱器,由于也采用绿光源,也不能清除外来无色异质纤维。而且现行的无论是光电式或电容式电子清纱器,都采用两个传感器,一个是原先检测粗细纱疵用的光电或电容传感器,另一个是并联的检测有色异质纤维的绿色固体光源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电子清纱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结构的采用一个传感器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包括无色异质纤维的装置,同时也能检测纱、条的粗、细纱疵。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纤维及纱疵装置,包括两列若干只固体光源-蓝光管,位于两列蓝光管中间、与蓝光光谱匹配且与两列蓝光管用印刷电路板联接的光电接收硅光电池,紧靠硅光电池和蓝光管组合件的一块毛玻璃,与所述毛玻璃组成槽形通道的底部的光学反射镜和对侧光学反射镜。所述两列蓝光管为每列3只。实现自动检测的原理是,由两列蓝光管发出的一定强度脉冲蓝光穿过毛玻璃从上、中、下三个方位照射在槽形通道中通过的被测纱、条,在底部反射镜和对侧反射镜的作用下,纱、条在这一专门设计的蓝光检测场中受到圆周检测。如果通过的纱、条正常,则对应于一个相应的反射量。如果纱、条中夹入外来异质纤维,不管是有色或无色,这时的反射率与正常纱、条的反射率有显著差异;同时,如果通过纱、条有粗、细节,这时的反射率也产生显著差异。这时硅光电池作为接收器将这极微弱的电信号取出,这一信号经放大、解调后形成对应的异色、异质纤维电信号,或对应的粗细纱疵电信号。若该电信号幅度超过设定值,就对电信号的长度进行积分,如这一积分值也超过了长度设定值,则驱动执行机构动作,清除异色、异质纤维或纱疵。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一个传感器即能检测纱条中的纱疵和异色、异质纤维,包括无色的异质纤维,结构简单,牢固;可用于各类制条、纺纱和络筒设备上。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蓝光管;2.硅光电池; 3.毛玻璃;4.底部光学反射镜;5.对侧光学反射镜;6.纱、条。以下给出实施例。实施例1。装置所采用的发光器件蓝光管1最好为表面封装件,同时与硅光电池2固定在一块印刷电路底板上。毛玻璃3、底部反射镜4、对侧反射镜5用粘合剂相互固定。蓝光管为两列,每列各3只蓝光的波长为420~450×10-9m。实施例2。该装置可设置于梳棉、并条、梳毛、针梳等制条设备的出条处;粗纱、精纺、各类新型纺、络筒设备的纱条输出处;去除纱条中的异纤及纱疵,执行机构与现有技术同。实施例3。操作过程中,先开机接通电源;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各类纱疵信号,再设定清除异色、异质纤维色度通道,即设定上述的异纤的强度和长度信号,信号设定方法如公众所知;然后将纱、条6放入检测场中动态运行,当纱条运行半分钟后,得出这一纱、条品种的标定电信号值。以后装置就自动工作,如遇超过设定值时由硅光电池作为接收器,将微弱差异信号取出、放大,解调后形成对应的异色、异质纤维或对应粗、细纱疵的电信号;若这一电信号幅度超过设定幅度,就对电信号的长度进行积分,如积分值也超过了长度设定值,使驱动执行机构动作,切除纱、条疵或异色、异质纤维。装置自动工作以后的过程与现有技术同。权利要求1.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纤维及纱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若干只固体光源-蓝光管1,与蓝光光谱匹配且与蓝光管1用印刷电路板联结的硅光电池2,紧靠硅光电池和蓝光管组合件的一块毛玻璃3,与所述毛玻璃3组成槽形通道的底部光学反射镜4和对侧光学反射镜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纤维及纱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列蓝光管1为6只,每列各3只。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纺织生产中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纤维及纱疵装置,包括两列蓝光管,与蓝光管用印刷电路板联接的接收器—硅光电池,紧靠硅光电池和蓝光管的一块毛玻璃,与毛玻璃组成槽形通道的底部光学反射镜和对侧光学反射镜。优点是根据检测所得信号与设定信号的对比能检测纱、条的粗、细纱疵及所夹入的异色、异质纤维,包括无色的异质纤维,结构牢固,可用于各类制条、纺纱和络筒设备。文档编号D01H13/14GK1293268SQ99116969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周铮临 申请人:上海上鹿电子有限公司, 周铮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检测纱、条中异色、异质纤维及纱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若干只固体光源-蓝光管1,与蓝光光谱匹配且与蓝光管1用印刷电路板联结的硅光电池2,紧靠硅光电池和蓝光管组合件的一块毛玻璃3,与所述毛玻璃3组成槽形通道的底部光学反射镜4和对侧光学反射镜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铮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鹿电子有限公司周铮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