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12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面相对应的均卡接有第一轴承,并且两个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卡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该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通过设置U型板内的第三轴承、第三转轴和滚轮,第三转轴在第三轴承里转动,使得电缆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避免了电缆的磨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强度,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从动轮的转动,从动轮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里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固定块、连接杆、第一伸缩杆、第一弹簧和挤压板的上下运动,从而将电缆夹紧固定在挤压板和滚轮之间,避免了电缆的缠绕。

A high protective cable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protective cable support, including a shell. The face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earing,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wo first bearings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n active wheel, and the active wheel is driven through a belt and a driven wheel. Connect. The high protective cable support, by setting third bearings, third rotating shaft and roller in the U type plate, and turning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in the third bearing, makes the sliding friction of the cable into rolling friction, avoids the wear of the cable, reduces the labor strength of the worker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drives the driven driven driven by the belt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wheel will drive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in the second bearing from the rotation of the moving wheel,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upper and lower movements of the fixed block, the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expansion rod,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extrusion plate, so that the cable is clamped and fixed between the extrusion plate and the roller and avoids the winding of th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缆支架
,具体为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
技术介绍
角铁支架通常是角铁型材经焊接或紧固件联拼接装而成。传统角铁支架生产过程能耗大、工序多、周期长,并且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在铺设电缆时,往往需要人力拽、拉等操作,在此过程中电缆支架的边缘可能划破电缆外皮,减少电缆的使用寿命,且在拽、拉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力,不利于工人的工作,电缆铺设在滚轮和挤压板之间,由于各种外在因素,会造成电缆缠绕和掉下支架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解决了在铺设电缆时,往往需要人力拽、拉等操作,在此过程中电缆支架的边缘可能划破电缆外皮,造成电缆的使用寿命,且在拽、拉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力,不利于工人的工作,电缆铺设在滚轮和挤压板之间,由于各种外在因素,会造成电缆缠绕和掉下支架的情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面相对应的均卡接有第一轴承,并且两个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卡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所述第二转轴两端的表面均套接在第二轴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的表面均卡接在壳体的侧面,且两个第二轴承相对应,所述第二转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壳体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三轴承,并且两个第三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表面的中间卡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两个第三轴承之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卡接有轮盘,所述轮盘的外缘上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壳体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并且第二伸缩装置位于轮盘的上方,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表面,并且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挤压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表面和挤压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下表面与滚轮的上表面相对应,所述滚轮的表面为凹型。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并且第二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和连接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形状为L型。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底部卡接在卡槽内,并且轮盘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通过设置U型板内的第三轴承、第三转轴和滚轮,第三转轴在第三轴承里转动,使得电缆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避免了电缆的磨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滚轮表面设置成凹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电缆的划破和损伤,通过转动第一把手,使得轮盘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在第一轴承里转动,与此同时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从动轮的转动,从动轮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里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固定块、连接杆、第一伸缩杆、第一弹簧和挤压板的上下运动,从而将电缆夹紧固定在挤压板和滚轮之间,避免了电缆的缠绕。(2)、该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通过第一弹簧,使得挤压板在向下运动夹紧电缆时有缓冲,不会损坏电缆的表皮,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弹簧向下顶动连接板和卡块,使得卡块插进卡槽内,且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轴承、3第一转轴、4主动轮、5皮带、6从动轮、7第二转轴、8第二轴承、9固定块、10连接杆1、11第一伸缩装置、111第一伸缩杆、112第一弹簧、12挤压板、13U型板、14第三轴承、15第三转轴、16滚轮、17轮盘、18卡槽、19第一把手、20固定板、21第二伸缩装置、211第二伸缩杆、212第二弹簧、22连接板、23第二把手、24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包括壳体1,壳体1两侧面相对应的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轴承2,使得第一转轴3更顺畅的转动,并且两个第一轴承2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表面卡接有主动轮4,主动轮4通过皮带5与从动轮6传动连接,通过设置主动轮4、皮带5和从动轮6,实现了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7同步转动的目的,从动轮6与第二转轴7的表面套接,第二转轴7两端的表面均套接在第二轴承8的内表面,第二轴承8的表面均卡接在壳体1的侧面,且两个第二轴承8相对应,通过设置两个第二轴承8,使得第二转轴7更顺畅的转动,第二转轴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11,第一伸缩装置11包括第一伸缩杆111,第一伸缩杆11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的下表面,并且第一伸缩杆1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挤压板12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111,使得挤压板12更加稳定,第一伸缩杆11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12,第一弹簧1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的下表面和挤压板12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12,使得挤压板12在向下运动夹紧电缆时有缓冲,不会损坏电缆的表皮,第一伸缩装置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挤压板12的下表面与滚轮16的上表面相对应,通过转动第一把手19,使得轮盘17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3在第一轴承2里转动,与此同时主动轮4通过皮带5传动带动从动轮6的转动,从动轮6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转轴7在第二轴承8里转动,第二转轴7的转动带动固定块9、连接杆10、第一伸缩杆111、第一弹簧112和挤压板12的上下运动,从而将电缆夹紧固定在挤压板12和滚轮16之间,避免了电缆的缠绕,壳体1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13,U型板13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三轴承14,通过设置两个第三轴承14,使得第三转轴15更顺畅的转动,并且两个第三轴承14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三转轴15,第三转轴15表面的中间卡接有滚轮16,滚轮16的表面为凹型,滚轮16表面设置成凹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电缆的划破和损伤,滚轮16位于两个第三轴承14之间,通过设置U型板13内的第三轴承14、第三转轴15和滚轮16,第三转轴15在第三轴承14里转动,使得电缆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工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面相对应的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并且两个第一轴承(2)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表面卡接有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通过皮带(5)与从动轮(6)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6)与第二转轴(7)的表面套接,所述第二转轴(7)两端的表面均套接在第二轴承(8)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8)的表面均卡接在壳体(1)的侧面,且两个第二轴承(8)相对应,所述第二转轴(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11),所述第一伸缩装置(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所述壳体(1)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13),所述U型板(13)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三轴承(14),并且两个第三轴承(14)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三转轴(15),所述第三转轴(15)表面的中间卡接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位于两个第三轴承(14)之间,所述第一转轴(3)的右端卡接有轮盘(17),所述轮盘(17)的外缘上开设有若干卡槽(18),所述壳体(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21),并且第二伸缩装置(21)位于轮盘(17)的上方,所述第二伸缩装置(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性高的电缆支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面相对应的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并且两个第一轴承(2)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表面卡接有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通过皮带(5)与从动轮(6)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6)与第二转轴(7)的表面套接,所述第二转轴(7)两端的表面均套接在第二轴承(8)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8)的表面均卡接在壳体(1)的侧面,且两个第二轴承(8)相对应,所述第二转轴(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11),所述第一伸缩装置(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所述壳体(1)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13),所述U型板(13)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三轴承(14),并且两个第三轴承(14)的内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三转轴(15),所述第三转轴(15)表面的中间卡接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位于两个第三轴承(14)之间,所述第一转轴(3)的右端卡接有轮盘(17),所述轮盘(17)的外缘上开设有若干卡槽(18),所述壳体(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21),并且第二伸缩装置(21)位于轮盘(17)的上方,所述第二伸缩装置(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奕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