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931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包括FPC测试条、SMA接头和由地板电木制成的治具板;治具板上开有与位于FPC测试条上的待测点及安装孔相互配合使用的底孔;底孔的形状与所述SMA接头的结构相匹配,SMA接头设置在所述底孔内,且SMA接头上表面与治具板的上表面齐平;FPC测试条设置在所述治具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SMA接头卡接入底孔后,FPC测试条放在治具板上后安装于SMA接头上,最后SMA接头与网分仪的连接线连接测试FPC的阻抗及损耗等数据,便于组装、拆卸测试零件SMA接头在FPC测试条上,从而能提高测试条测试的效率,省去在装卸零件上浪费时间,提升测试的准确性减少人员装零件的误差性。

A flexible FPC test component assembly too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exible FPC test assembly assembly, which includes a FPC test strip, a SMA joint, and a fixture made of floor wood. The fixture board is opened with a bottom hole to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test points and the installation holes on the FPC test strip; the shape of the bottom hole matches the structure of the SMA joint, and the SMA joint is set. In the bottom hol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MA joint is flush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ture plate; the FPC test strip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xture plate. After connecting the SMA adapter card to the bottom hole, the FPC test strip is placed on the fixture board and installed on the SMA joint. The final SMA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on line of the net separator to test the data of the impedance and loss of the FPC, so as to assemble and disassemble the SMA joint of the test parts on the FPC test strip,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test strip testing can be improved. To waste time 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parts,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esting and reduce the error of personne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装治具,具体涉及一种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属于柔性电路板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光通信100G模块FPC,2USB3.0传输模块FPC,1wifi传输线FPC及其他天线传输线FPC在电子产品中的运用。如何能将FPC软板快速与网分仪连接进行阻抗及损耗等数据,是本案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目的是为了一种能够将测试组件快速组装至FPC测试条上的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能提高FPC测试条测试率,节约装卸零件时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包括FPC测试条、SMA接头和由地板电木制成的治具板;在所述治具板上开有与位于FPC测试条上的待测点及安装孔相互配合使用的底孔;所述底孔的形状与所述SMA接头的结构相匹配,所述SMA接头设置在所述底孔内,且SMA接头上表面与所述治具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FPC测试条设置在所述治具板的上方,通过紧固件插入安装孔和底孔内后与所述SMA接头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所述FPC测试条由补强层、第一介质覆盖膜层、第一导体层、绝缘介质层、第二导体层和第二介质覆盖膜层叠构而成;所述第一介质覆盖膜层和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和第二介质覆盖膜层之间通过胶粘结固定;所述补强层和第一介质覆盖膜层之间通过胶粘胶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所述SMA接头包括管状外螺纹体和设置在所述管状外螺纹体上方的连接板;所述底孔为具有台阶面的T形结构;组装时,所述SMA接头的连接板位于T形结构的台阶面上,所述管状外螺纹体位于所述T形结构的下方孔内,所述FPC测试条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治具板为长方形体结构,在所述长方形体结构的其中一拐角处设有治具方向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将SMA接头卡接入对应的底孔内后,FPC测试条放在治具板上后通过对应待测点及安装孔安装于SMA接头上,最后SMA接头与网分仪的连接线连接测试FPC的阻抗及损耗等数据,通过本技术便于组装、拆卸测试零件SMA接头在FPC测试条上,从而能提高测试条测试的效率,省去在装卸零件上浪费时间,提升测试的准确性减少人员装零件的误差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FPC测试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SMA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FPC测试条;2-SMA接头;3-治具板;4-待测点;5-安装孔;6-底孔;7-治具方向孔;11-补强层;12-第一介质覆盖膜层;13-第一导体层;14-绝缘介质层;15-第二导体层;16-第二介质覆盖膜层;17-胶层;21-管状外螺纹体;22-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包括FPC测试条1、SMA接头2和由地板电木制成的治具板3;在治具板3上开有与位于FPC测试条1上的待测点4及安装孔5相互配合使用的底孔6;SMA接头2设置在底孔6内,FPC测试条设置在所述治具板的上方,通过紧固件插入安装孔5和底孔6内后与SMA接头2固定。其中,底孔6的形状与SMA接头2的结构相匹配,装入后SMA接头2上表面与所述治具板的上表面齐平,以便于FPC测试条与SMA接头间进行无间隙组装,从而提升测试的准确性,减少人员装零件的误差性。如附图2所示,FPC测试条1由补强层11、第一介质覆盖膜层12、第一导体层13、绝缘介质层14、第二导体层15和第二介质覆盖膜层16叠构而成;第一介质覆盖膜层12和第一导体层13、第二导体层15和第二介质覆盖膜层16之间通过胶层17粘结固定;补强层11和第一介质覆盖膜层12之间通过胶层17粘胶固定。本技术FPC测试条,不仅能够满足高频传输的低损耗要求,同时又能满足空间集成度高的要求。如附图3所示,SMA接头2包括管状外螺纹体21和设置在所述管状外螺纹体21上方的连接板22;底孔6为具有台阶面的T形结构;组装时,所述SMA接头的连接板位于T形结构的台阶面上,管状外螺纹体21位于T形结构的下方孔内,SMA接头2通过连接板22与FPC测试条连接。本技术的SMA接头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信号传输稳定。本技术首先将SMA接头装入治具板底孔内,底孔的设计对SMA接头进行了轴向限位,在将FPC测试条组装在SMA接头时紧固螺丝时不会晃动,避免了SMA接头与高频FPC信号线的接触点接触不好导致测试的信号数据误差大的问题,并且大大提高了装零件的效率。治具板3为长方形体结构,在长方形体结构的其中一拐角处设有治具方向孔7,防止组装方向装反的问题。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包括FPC测试条和SMA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地板电木制成的治具板;在所述治具板上开有与位于FPC测试条上的待测点及安装孔相互配合使用的底孔;所述底孔的形状与所述SMA接头的结构相匹配,所述SMA接头设置在所述底孔内,且SMA接头上表面与所述治具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FPC测试条设置在所述治具板的上方,通过紧固件插入安装孔和底孔内后与所述SMA接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包括FPC测试条和SMA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地板电木制成的治具板;在所述治具板上开有与位于FPC测试条上的待测点及安装孔相互配合使用的底孔;所述底孔的形状与所述SMA接头的结构相匹配,所述SMA接头设置在所述底孔内,且SMA接头上表面与所述治具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FPC测试条设置在所述治具板的上方,通过紧固件插入安装孔和底孔内后与所述SMA接头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FPC测试组件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测试条由补强层、第一介质覆盖膜层、第一导体层、绝缘介质层、第二导体层和第二介质覆盖膜层叠构而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