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154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模板的支护,能够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空心板肋梁钢筋的绑扎,在模板上铺设底层钢筋,设置空心板肋梁钢筋并绑扎空心板肋梁钢筋;轻质管组合块的铺设,轻质管组合块整体顺直铺设并固定,与空心板肋梁的间距为20‑70mm;轻质管组合块抗浮控制点的设置,抗浮控制点呈梅花桩设置,空心板肋梁内的箍筋及内板上、下层受力钢筋组成一种具有水平及垂直刚度的骨架能够限定轻质管组合块的水平位置,此外,通过设置限位筋来固定轻质管组合块的垂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混凝土用量少、结构自重轻、承载能力好,既具有安全性,又具有经济性和美观性。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ast-in-place hollow slab of light pipe combination blo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lightweight pipe composite block cast-in-place hollow slab, which includes the support of the template, which can bear the self weight of the building formwork and the external load on it; the binding of the steel bar in the hollow slab beam, the laying of the bottom steel bar on the template,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hollow slab rib beam and the reinforcing bar of the hollow slab rib beam; With the laying of the mass pipe combination block, the light pipe combination block is laid straight and fixed, and the spacing of the hollow slab rib beam is 20 70mm. The anti floating control point of the light pipe combination block is set by the plum blossom pile. The stirrup in the hollow slab beam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teel bars in the inner plate and the inner plate are composed of a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iffness. The skeleton can limit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of the light pipe combination block, and the vertical position of the light pipe combination block is fixed by setting the restriction bar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concrete consumption, lighter structural weight and better bearing capacity, which is both safe and economical and beautifu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楼板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较大跨度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常用的传统结构有:单向、双向板肋梁楼板、密肋楼板和无梁实心楼板等形式,这些形式各有其特点。肋梁楼板有梁,使房间净高降低,为了不影响设施管道的穿越和美观,势必要吊顶装饰增加层高;无梁实心楼板虽然不漏梁、节省层高,但它自重过大,增加了柱和基础的荷载,使柱和基础的截面尺寸及配筋都相应地加大,经济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混凝土用量少、结构自重轻、承载能力好,既具有安全性,又具有经济性和美观性的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施工方法。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其在大量使用时,能够实现降低结构层高,混凝土用量少、结构自重轻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板的支护,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空心板肋梁钢筋的绑扎,在所述模板上铺设底层钢筋,设置空心板肋梁钢筋并绑扎所述空心板肋梁钢筋;轻质管组合块的铺设,所述轻质管组合块整体顺直铺设并固定,与所述空心板肋梁的间距为20-70mm;轻质管组合块抗浮控制点的设置,所述抗浮控制点呈梅花桩设置,所述空心板肋梁内的箍筋及内板上、下层受力钢筋组成一种具有水平及垂直刚度的骨架能够限定所述轻质管组合块的水平位置,此外,通过设置限位筋来固定所述轻质管组合块的垂直位置。优选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预埋管线,所述模板安装结束后,在所述模板上预留预埋设施及所述轻质管组合块的标高、轴线及间距位置控制线。优选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预应力筋的铺设,所述预埋管线结束后进行所述预应力筋的铺设,所述预应力筋由单根或成束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组成。优选地,所述轻质管组合块采用组合格栅的方式进行固定。优选地,轻质管组合块抗浮控制点的设置还包括:在所述空心板肋梁的底模上设有小孔,并用铅丝绑扎固定所述限位筋。优选地,所述铅丝是11-13号铅丝。优选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所述混凝土浇筑2-3层。优选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已振混凝土深度应不小于5cm,且振捣时间为18-22s。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的浇筑初凝后20-25天,及时拆除端模,清理穴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其优点在于:由于楼板为预应力空心楼板,使得楼板混凝土用量少、结构自重轻、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隔热、隔声、保温性能好,由于降低了梁高,楼层内无明显露梁,提高了楼层净高,可合理降低层高,空间效果好,使用空间可任意分割、隔离,减少了楼板的使用和损耗,减少了支拆模板的人工费用,且施工速度快,还能节约能源、降低建造和使用成本,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建筑特色。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轻质管组合块抗浮控制点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板的支护,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空心板肋梁钢筋的绑扎,在模板上铺设底层钢筋,设置空心板肋梁钢筋并绑扎空心板肋梁钢筋;轻质管组合块的铺设,轻质管组合块整体顺直铺设并固定,与空心板肋梁的间距为20-70mm;轻质管组合块抗浮控制点的设置,抗浮控制点呈梅花桩设置,空心板肋梁内的箍筋及内板上、下层受力钢筋组成一种具有水平及垂直刚度的骨架能够限定轻质管组合块的水平位置,此外,通过设置限位筋来固定轻质管组合块的垂直位置。其中,绑扎钢筋时,钢筋要平放搭接,以保持轻质管组合块地面钢筋平整。由于楼板为预应力空心楼板,使得楼板混凝土用量少、结构自重轻、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隔热、隔声、保温性能好,由于降低了梁高,楼层内无明显露梁,提高了楼层净高,可合理降低层高,空间效果好,使用空间可任意分割、隔离,减少了楼板的使用和损耗。作为优选方案,施工方法还包括:预埋管线,模板安装结束后,在模板上预留预埋设施及轻质管组合块的标高、轴线及间距位置控制线。模板支护验收合格后,按照设计要求利用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在预留预埋设施及轻质管组合块的标高、轴线及间距位置控制线。作为优选方案,施工方法还包括:预应力筋的铺设,预埋管线结束后进行预应力筋的铺设,预应力筋由单根或成束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组成。根据预应力筋的平面、剖面位置在模板上打孔,孔径为25-30mm,方便预应力筋张拉端伸出。预埋预留设施设置在楼盖结构的楼板实心区域,并避让预应力筋的位置,当无法避开时,采取断开或锯缺口等措施进行避让,事后及时封堵。作为优选方案,轻质管组合块采用组合格栅的方式进行固定。利用组合格栅将轻质管组合块组合成一个单元体,通常3-4个设为一组,每组长度与宽度均为1m。作为优选方案,轻质管组合块抗浮控制点的设置还包括:在空心板肋梁的底模上设有小孔,并用铅丝绑扎固定所述限位筋。作为优选方案,铅丝是11-13号铅丝。作为优选方案,施工方法还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2-3层。作为优选方案,施工方法还包括: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已振混凝土深度应不小于5cm,且振捣时间为18-22s。为使振捣密实,采用直径为30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作业时,要使振捣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插点间距不得超过振捣棒有效工作半径的1.25倍,最大不得超过500mm,当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及外观均匀时停止。作为优选方案,混凝土的浇筑初凝后20-25天,及时拆除端模,清理穴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对齐采取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进行保湿养护。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减少了支拆模板的人工费用,且施工速度快,还能节约能源、降低建造和使用成本,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建筑特色。实施例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模板的支护,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空心板肋梁钢筋的绑扎,在所述模板上铺设底层钢筋,设置空心板肋梁钢筋并绑扎所述空心板肋梁钢筋;轻质管组合块的铺设,所述轻质管组合块整体顺直铺设并固定,与所述空心板肋梁的间距为20‑70mm;轻质管组合块抗浮控制点的设置,所述抗浮控制点呈梅花桩设置,所述空心板肋梁内的箍筋及内板上、下层受力钢筋组成一种具有水平及垂直刚度的骨架能够限定所述轻质管组合块的水平位置,此外,通过设置限位筋来固定所述轻质管组合块的垂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模板的支护,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空心板肋梁钢筋的绑扎,在所述模板上铺设底层钢筋,设置空心板肋梁钢筋并绑扎所述空心板肋梁钢筋;轻质管组合块的铺设,所述轻质管组合块整体顺直铺设并固定,与所述空心板肋梁的间距为20-70mm;轻质管组合块抗浮控制点的设置,所述抗浮控制点呈梅花桩设置,所述空心板肋梁内的箍筋及内板上、下层受力钢筋组成一种具有水平及垂直刚度的骨架能够限定所述轻质管组合块的水平位置,此外,通过设置限位筋来固定所述轻质管组合块的垂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预埋管线,所述模板安装结束后,在所述模板上预留预埋设施及所述轻质管组合块的标高、轴线及间距位置控制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张小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