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它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喷气涡流纺落纤率 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流广泛应用于纺织加工领域。纺纱过程中常采用气流对纤维进行输 送,凝聚,加捻等。利用气流加捻纤维成纱克服了加捻部件高速回转 产生的惯性力大的缺点,不但可大大提高加捻效率,而且能大幅提高 纺纱速度和降低能耗。但气流对纤维的控制不如机械对纤维的控制 强,在高速气流作用,部分纤维将脱离气流的控制,随气流排出,形 成落纤,致使原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加纱线生产成本。现有 的喷气涡流纺纱技术是利用正压产生高速旋转气流对自由尾端纤维 加捻而成纱,克服了传统纺纱加捻部件高速回转产生的惯性力大的缺 点,提高了加捻效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一方面高速旋转气流容易 干扰纤维的输入,使得部分纤维头端未能进入纱尾,最终形成落纤; 另一方面当纱体对纤维头端的握持力较小时,进入纱尾的纤维头端易 被高速旋转气流引起的离心力所抽拔,最终形成落纤。成纱过程中落 纤的产生将造成纱线支数偏小,同时落纤的时间随机性将引起须条定 量偏轻的无规波动,从而随机产生纱线细节。因此研制低落纤的喷气 涡流紡装置具有现实意义。中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落纤的喷气涡流纺装置,它包括引导管(1)、储气罩(3)、加捻喷嘴(4)、第一储气室(5)、第二储气室(5′)、排气罩(6)、涡流管(8)、涡流管支架(9),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的引导针(2),它紧固于引导管(1)上,其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引导针(2)的圆柱形直径(D↓[0])为0.3~0.6mm,引导针(2)的上部高度(h↓[0])为6.5~7.5mm,引导针(2)的总高度(h↓[1])为7~10mm、所述的加捻喷嘴(4)上部既与引导管(1)相连又与储气罩(3)相连,中部与储气罩(3)和排气罩(6)相连,加捻喷嘴(4)的入口内孔直径(D↓[1])为6~8mm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专勇,程隆棣,薛文良,俞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