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29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0‑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7‑15份、碳化硼20‑25份、石膏粉20‑30份、氢氧化镁3‑6份、石油磺酸钠17‑26份、硫酸铝钾2‑8份、烷基磺酸钠2.5~5.5份、硅微粉15‑25份、磷酸锌17‑23份、超细粉煤灰12‑15份、聚酰亚胺树脂1.7‑6.2份、丙烯酸丁酯11‑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其避免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另行设置防水层,显著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并避免了渗漏问题的发生。

A waterproof and impermeable concret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proof and impermeable concrete with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20 bentonite, 30 copies of redispersible latex powder, 15 parts of redispersible latex powder, 20 boron carbide 25, 20 gypsum powder 30, magnesium hydroxide 3 6, 17 sodium sulfonate 26, potassium sulphate 2 8, sodium alkyl sulfonate, silicate, silicon micro. Powder 15, 25, zinc phosphate 17, 23, superfine fly ash 12, 15, polyimide resin 1.7, 6.2, butyl acrylate 11, 18. The waterproof and impermeable concrete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which avoids the need to set waterproof layer in the course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and avoids the occurrence of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领域经常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混凝土的防水问题。对此,需要在混凝土施工的同时,在混凝土上设置防水层,以避免渗漏。然而,上述防水方式不但增加了施工的步骤,同时长时间使用后,还存在防水层开裂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0-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7-15份、碳化硼20-25份、石膏粉20-30份、氢氧化镁3-6份、石油磺酸钠17-26份、硫酸铝钾2-8份、烷基磺酸钠2.5~5.5份、硅微粉15-25份、磷酸锌17-23份、超细粉煤灰12-15份、聚酰亚胺树脂1.7-6.2份、丙烯酸丁酯11-18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的改进,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2份、碳化硼21份、石膏粉22份、氢氧化镁3份、石油磺酸钠23份、硫酸铝钾5份、烷基磺酸钠3.5份、硅微粉18份、磷酸锌18份、超细粉煤灰14份、聚酰亚胺树脂5.3份、丙烯酸丁酯16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的改进,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8份、可再分散乳胶粉9份、碳化硼23份、石膏粉28份、氢氧化镁5份、石油磺酸钠23份、硫酸铝钾6份、烷基磺酸钠4.5份、硅微粉19份、磷酸锌22份、超细粉煤灰13份、聚酰亚胺树脂5.2份、丙烯酸丁酯17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的改进,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1份、可再分散乳胶粉8份、碳化硼24份、石膏粉22份、氢氧化镁4.5份、石油磺酸钠23份、硫酸铝钾7份、烷基磺酸钠3.5份、硅微粉23份、磷酸锌21份、超细粉煤灰14份、聚酰亚胺树脂5.4份、丙烯酸丁酯16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的改进,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照如下方法生产:S1、将膨润土20-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7-15份、碳化硼20-25份、石膏粉20-30份、氢氧化镁3-6份、石油磺酸钠17-26份与水混合,获得混合浆液;S2、将硫酸铝钾2-8份、烷基磺酸钠2.5~5.5份、硅微粉15-25份、磷酸锌17-23份、超细粉煤灰12-15份、聚酰亚胺树脂1.7-6.2份、丙烯酸丁酯11-18份混合均匀,并将其逐步地加入到上述混合浆液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的改进,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还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柠檬酸、油酸、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的改进,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还包括膨胀剂,所述膨胀剂为石膏、明矾石以及煤矸石形成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的改进,所述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还包括改性剂,所述改性剂为三乙醇胺2.5-6.2份、矿渣粉3.5-6.5份、乙酸木质素2.6-4.7份、醋酸纤维5.5-7.5份形成的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其避免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另行设置防水层,显著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并避免了渗漏问题的发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0-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7-15份、碳化硼20-25份、石膏粉20-30份、氢氧化镁3-6份、石油磺酸钠17-26份、硫酸铝钾2-8份、烷基磺酸钠2.5~5.5份、硅微粉15-25份、磷酸锌17-23份、超细粉煤灰12-15份、聚酰亚胺树脂1.7-6.2份、丙烯酸丁酯11-18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柠檬酸、油酸、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还包括膨胀剂。优选地,所述膨胀剂为石膏、明矾石以及煤矸石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还包括改性剂。优选地,所述改性剂为三乙醇胺2.5-6.2份、矿渣粉3.5-6.5份、乙酸木质素2.6-4.7份、醋酸纤维5.5-7.5份形成的混合物。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进行举例说明。实施例1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2份、碳化硼21份、石膏粉22份、氢氧化镁3份、石油磺酸钠23份、硫酸铝钾5份、烷基磺酸钠3.5份、硅微粉18份、磷酸锌18份、超细粉煤灰14份、聚酰亚胺树脂5.3份、丙烯酸丁酯16份。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照如下方法生产:将膨润土2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2份、碳化硼21份、石膏粉22份、氢氧化镁3份、石油磺酸钠23份与水混合,获得混合浆液。将硫酸铝钾5份、烷基磺酸钠3.5份、硅微粉18份、磷酸锌18份、超细粉煤灰14份、聚酰亚胺树脂5.3份、丙烯酸丁酯16份混合均匀,并将其逐步地加入到上述混合浆液中。实施例2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8份、可再分散乳胶粉9份、碳化硼23份、石膏粉28份、氢氧化镁5份、石油磺酸钠23份、硫酸铝钾6份、烷基磺酸钠4.5份、硅微粉19份、磷酸锌22份、超细粉煤灰13份、聚酰亚胺树脂5.2份、丙烯酸丁酯17份。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照如下方法生产:膨润土28份、可再分散乳胶粉9份、碳化硼23份、石膏粉28份、氢氧化镁5份、石油磺酸钠23份与水混合,获得混合浆液。将硫酸铝钾6份、烷基磺酸钠4.5份、硅微粉19份、磷酸锌22份、超细粉煤灰13份、聚酰亚胺树脂5.2份、丙烯酸丁酯17份混合均匀,并将其逐步地加入到上述混合浆液中。实施例3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1份、可再分散乳胶粉8份、碳化硼24份、石膏粉22份、氢氧化镁4.5份、石油磺酸钠23份、硫酸铝钾7份、烷基磺酸钠3.5份、硅微粉23份、磷酸锌21份、超细粉煤灰14份、聚酰亚胺树脂5.4份、丙烯酸丁酯16份。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照如下方法生产:膨润土21份、可再分散乳胶粉8份、碳化硼24份、石膏粉22份、氢氧化镁4.5份、石油磺酸钠23份与水混合,获得混合浆液。将硫酸铝钾7份、烷基磺酸钠3.5份、硅微粉23份、磷酸锌21份、超细粉煤灰14份、聚酰亚胺树脂5.4份、丙烯酸丁酯16份混合均匀,并将其逐步地加入到上述混合浆液中。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其避免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另行设置防水层,显著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并避免了渗漏问题的发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0‑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7‑15份、碳化硼20‑25份、石膏粉20‑30份、氢氧化镁3‑6份、石油磺酸钠17‑26份、硫酸铝钾2‑8份、烷基磺酸钠2.5~5.5份、硅微粉15‑25份、磷酸锌17‑23份、超细粉煤灰12‑15份、聚酰亚胺树脂1.7‑6.2份、丙烯酸丁酯11‑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0-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7-15份、碳化硼20-25份、石膏粉20-30份、氢氧化镁3-6份、石油磺酸钠17-26份、硫酸铝钾2-8份、烷基磺酸钠2.5~5.5份、硅微粉15-25份、磷酸锌17-23份、超细粉煤灰12-15份、聚酰亚胺树脂1.7-6.2份、丙烯酸丁酯11-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2份、碳化硼21份、石膏粉22份、氢氧化镁3份、石油磺酸钠23份、硫酸铝钾5份、烷基磺酸钠3.5份、硅微粉18份、磷酸锌18份、超细粉煤灰14份、聚酰亚胺树脂5.3份、丙烯酸丁酯1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8份、可再分散乳胶粉9份、碳化硼23份、石膏粉28份、氢氧化镁5份、石油磺酸钠23份、硫酸铝钾6份、烷基磺酸钠4.5份、硅微粉19份、磷酸锌22份、超细粉煤灰13份、聚酰亚胺树脂5.2份、丙烯酸丁酯17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抗渗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21份、可再分散乳胶粉8份、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卢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瑞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