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才伟专利>正文

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98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器由钳夹、钳身以及钳柄组成,其中钳身设置在钳夹和钳柄之间,所述钳夹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所述上钳夹和/或下钳夹上设置有咬合面,所述上钳夹呈弧形,下钳夹呈直行,所述咬合面设置为锯齿状的咬合面,增加夹持力。该技术方案是关节镜专用手术器械,根据关节内游离体的常见形态设计,较为全面的解决了游离体取出困难的各种问题,提高了游离体取出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恢复,是一种理想的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

Arthroscope free body extra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arthroscope free body extract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xtractor is composed of a clamp, a clamp body and a clamp handle, wherein the clamp body is arranged between a clamp and a clamp handle, the clamp includes a clamp clip and a lower clamp, and a bite su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clamp and / or the lower clamp, and the upper clamp is arc shaped, and the clamp is arranged on the clamp and / or the lower clamp. The lower jaw is straight, and the articulation surface is arranged as a serrated bite surface to increase the clamping forc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 special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arthroscopy.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form of the free body in the joint, it is more comprehensive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the removal of the free body. It improve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free body, reduce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elps the patients recover. It is an ideal arthroscope free body ex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出器,具体涉及一种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术领域。
技术介绍
关节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迅速推动了关节微创外科的发展。目前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滑膜清理、骨赘及游离体清除已成为主流手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往往伴随着骨赘、游离体形成,患者行走时膝关节突然卡住,疼痛难忍,不能动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关节镜下骨赘游离体清理术成为首选手术方案。大部分关节游离体呈扁椭圆形,光滑、游离,取出困难。目前常用的游离体取出器包括手术钳、髓核钳、异物钳等,由于都不是专门为取游离体设计,均存在局限性。手术钳由于不是关节镜专用设备,从微创切口进入后钳夹难以张开,且夹持无力,髓核钳钳夹虽然可以张开,但是夹持游离体时常把游离体往前推,往往夹不住,夹住后易脱落,异物钳钳夹过小,只能夹持0.5cm以内的小游离体。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安全可靠,该技术方案是关节镜专用手术器械,根据关节内游离体的常见形态设计,较为全面的解决了游离体取出困难的各种问题,提高了游离体取出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恢复,是一种理想的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器由钳夹、钳身以及钳柄组成,其中钳身设置在钳夹和钳柄之间,所述钳夹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所述上钳夹和/或下钳夹上设置有咬合面,所述上钳夹呈弧形,下钳夹呈直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咬合面设置为锯齿状的咬合面,增加夹持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钳夹和下钳夹完全张开时,呈45°夹角,完全闭合时呈光滑子弹头流线形,有利于通过0.5cm左右的微创切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钳身的长度为20-30cm,适合在关节镜下通过微创切口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钳柄由活动钳柄和固定钳柄组成,活动钳柄和固定钳柄通过轴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钳夹长度为1-1.5cm,所述钳夹和钳身一体成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整体结构紧凑、巧妙;2)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上钳夹呈弧形,下钳夹呈直行,钳夹完全咬合时呈光滑子弹头流线形,有利于通过关节镜的微创切口,关节镜微创切口通常小于0.5cm;3)钳夹完全张开时可达45°,钳夹长度在1-1.5cm,则钳夹完全张开时可夹住最厚1cm左右的游离体,而大部分游离体厚度在1cm以内,因此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取出大部分关节内游离体;4)下钳夹呈直行,有利于深入游离体下方,上钳夹呈弧形,与游离体形态接近,增加了夹持容积,避免了将游离体往前推,钳夹咬合面呈锯齿状,增加了游离体的夹持力;5)该技术方案中20-30cm的细长钳身方便在关节镜下微创操作,6)该技术方案成本较低,实用方便,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图中:1、上夹钳,2、下夹钳,3、钳身,4、固定钳柄,5、活动钳柄,6、咬合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所述取出器由钳夹、钳身3以及钳柄组成,其中钳身设置在钳夹和钳柄之间,所述钳夹包括上钳夹1和下钳夹2,所述上钳夹1和/或下钳夹2上设置有咬合面6,所述上钳夹呈弧形,下钳夹呈直行,所述咬合面设置为锯齿状的咬合面,增加夹持力,所述上钳夹和下钳夹完全张开时,呈45°夹角,完全闭合时呈光滑子弹头流线形;所述钳身的长度为20-30cm,适合在关节镜下通过微创切口操作,所述钳柄由活动钳柄5和固定钳柄4组成,活动钳柄和固定钳柄通过轴相连接,所述夹钳长度为1-1.5cm,所述钳夹和钳身一体成型。该技术方案是关节镜专用手术器械,根据关节内游离体的常见形态设计,较为全面的解决了游离体取出困难的各种问题,提高了游离体取出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恢复,是一种理想的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器由钳夹、钳身以及钳柄组成,其中钳身设置在钳夹和钳柄之间,所述钳夹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所述上钳夹和/或下钳夹上设置有咬合面,所述上钳夹呈弧形,下钳夹呈直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器由钳夹、钳身以及钳柄组成,其中钳身设置在钳夹和钳柄之间,所述钳夹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所述上钳夹和/或下钳夹上设置有咬合面,所述上钳夹呈弧形,下钳夹呈直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面设置为锯齿状的咬合面,增加夹持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节镜游离体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夹和下钳夹完全张开时,呈45°夹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才伟蒋青陈东阳徐志宏史冬泉
申请(专利权)人:夏才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