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大伟专利>正文

制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79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3:29
一种制茶机,包括筛茶装置,及可接合于筛茶装置下方的炒茶装置,炒茶装置的底部设有偏心轮机构,偏心轮机构用于提供筛茶时所需动力;筛茶装置包括筛床,筛床中设有至少一层筛网,筛网的斜上端的上方设有一进料斗,筛网的斜下端连接有一出料斗,最底层的筛网的底部设有一重量感应板,重量感应板用于检测从筛网中掉落的茶叶量;当重量感应板上的茶叶累积到预设重量时,重量感应板打开,以使茶叶掉落到炒茶装置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茶机,由于重量感应板的设置,可以检测从筛网中掉落的茶叶量,达到预设茶叶量后使茶叶掉落到炒茶装置中,使用更为方便,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Tea making machine

A tea making machine, including a sieving tea device, and a tea - frying device that can be joined under the tea screen device. An eccentric wheel mechanism is provid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ea - frying device, and an eccentric wheel mechanism is used to provide the power needed to screen tea. The sieve tea device includes a sieve bed, a sieve bed is provided in a sieve bed, and a feeding hopper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creen is provided. The bottom of the screen is connected with a hopper. A weight induction plate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screen. The weight induction plate is used to detect the amount of tea dropped from the screen. When the tea on the weight induction board is accumulated to the preset weight, the weight induction plate is opened to drop the tea into the saute tea plant. The tea making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detect the amount of tea dropped from the screen net because of the setting of the weight induction board. After reaching the predetermined amount of tea, the tea can fall into the saute tea plant, and the use is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茶机
本技术主要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制茶机。
技术介绍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叶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喜爱。茶叶经采摘后,需要炒制后才可泡制饮用,一般的茶户通常采用手工炒制的方法,这种炒制方法效率低且费时费力,因此,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制茶机的出现逐渐取代手工炒制的方法。但是现有技术存在诸多不便,具体表现为:茶叶需要先经过筛网筛选,然后需要称重后再移至炒茶机,当茶叶炒制好后还需要采用抬起炒茶板并配合升降机构的卸料方式,过程较为繁琐且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制茶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便。一种制茶机,包括筛茶装置,及可接合于所述筛茶装置下方的炒茶装置,所述炒茶装置的底部设有偏心轮机构,所述偏心轮机构用于提供筛茶时所需动力;所述筛茶装置包括筛床,所述筛床中设有至少一层筛网,所述筛网的斜上端的上方设有一进料斗,所述筛网的斜下端连接有一出料斗,最底层的所述筛网的底部设有一重量感应板,所述重量感应板用于检测从所述筛网中掉落的茶叶量;当所述重量感应板上的茶叶累积到预设重量时,所述重量感应板打开,以使茶叶掉落到所述炒茶装置中。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所述制茶机的优点在于:设置了可接合式筛茶装置,所述筛茶装置中设有重量感应板,可以检测从筛网中掉落的茶叶量,达到预设茶叶量后使茶叶掉落到炒茶装置中,使用方便,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采用风机吹出的卸料方式,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在上述制茶机中,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皮带连接于偏心轮,所述偏心轮通过一传动轴连接于所述炒茶装置底部的一端。在上述制茶机中,所述出料斗上方还设有一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用于抽吸茶叶筛选时所产生的粉尘。在上述制茶机中,所述炒茶装置还包括炒茶板,及通过气管与所述炒茶板连接的风机,所述传动轴连接于所述炒茶板。在上述制茶机中,所述炒茶板的底部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弹性轴与地面连接,所述炒茶板的底部的中部通过一支撑轴与地面固定连接。在上述制茶机中,所述炒茶板前端设有一卸料翻板,所述卸料翻板为活动式门板,当炒茶时,所述卸料翻板闭合,所述风机关闭;当炒茶结束时,所述卸料翻板打开,所述风机开启,将炒制好的茶叶吹出。在上述制茶机中,所述炒茶板中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炒茶板后端的横板上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凹槽一一相对,所述气孔与所述气管连接。在上述制茶机中,所述筛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把手,当筛茶结束时,通过所述把手将所述筛床与炒茶装置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制茶机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制茶机的炒茶板与风机的组装示意图。主要零部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制茶机,包括筛茶装置,及可接合于所述筛茶装置下方的炒茶装置,所述炒茶装置的底部设有偏心轮机构,所述偏心轮机构用于提供筛茶时所需动力;所述筛茶装置包括筛床1,所述筛床1中设有至少一层筛网4,所述筛网4的斜上端的上方设有一进料斗2,所述筛网4的斜下端连接有一出料斗3,最底层的所述筛网4的底部设有一重量感应板5,所述重量感应板5用于检测从所述筛网4中掉落的茶叶量;当所述重量感应板5上的茶叶累积到预设重量时,所述重量感应板5打开,以使茶叶掉落到所述炒茶装置中。在上述制茶机中,由于重量感应板5的设置,可以检测从筛网4中掉落的茶叶量,达到预设茶叶量后使茶叶掉落到炒茶装置中,使用更为方便,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通过传送皮带连接于偏心轮16,所述偏心轮16通过一传动轴17连接于所述炒茶装置底部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斗3上方还设有一吸尘装置7,所述吸尘装置7用于抽吸茶叶筛选时所产生的粉尘。请参阅图2,所述炒茶装置还包括炒茶板8,及通过气管12与所述炒茶板连接的风机11,所述传动轴17连接于所述炒茶板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炒茶板8的底部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弹性轴14与地面连接,所述炒茶板8的底部的中部通过一支撑轴13与地面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炒茶板8前端设有一卸料翻板10,所述卸料翻板10为活动式门板,当炒茶时,所述卸料翻板10闭合,所述风机11关闭;当炒茶结束时,所述卸料翻板10打开,所述风机11开启,将炒制好的茶叶吹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炒茶板8中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炒茶板8后端的横板上设有多个气孔9,所述气孔9与所述凹槽一一相对,所述气孔9与所述气管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筛床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把手6,当筛茶结束时,通过所述把手6将所述筛床1与炒茶装置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重量感应板5水平放置。当筛茶时,从所述进料斗2加入待筛选的茶叶,所述偏心轮机构启动,所述传动轴17带动所述制茶机进行振荡,由此带动所述筛网4对茶叶进行筛选,并从所述出料斗3排出筛除的茶叶,从所述出料斗3排出的茶叶也可以重复加入进料斗2进一步筛选,筛选后的茶叶逐渐掉落在所述重力感应板5上,此时所述重力感应板5为闭合状态;随着掉落在所述重力感应板5上的茶叶越来越多,当掉落在所述重力感应板5上的茶叶达到预设重量,所述重力感应板5打开,筛选出的茶叶掉落在炒茶板8上,此时偏心轮机构关闭。综上,本技术中,由于所述重量感应板5的设置,可以检测从所述筛网4中掉落的茶叶量,达到预设茶叶量后使茶叶掉落到所述炒茶装置中,使用更为方便,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采用吹气的卸料方式,所述风机11与所述炒茶板8之间没有接触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给生产带来诸多便利。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茶机,包括筛茶装置,及可接合于所述筛茶装置下方的炒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装置的底部设有偏心轮机构,所述偏心轮机构用于提供筛茶时所需动力;所述筛茶装置包括筛床,所述筛床中设有至少一层筛网,所述筛网的斜上端的上方设有一进料斗,所述筛网的斜下端连接有一出料斗,最底层的所述筛网的底部设有一重量感应板,所述重量感应板用于检测从所述筛网中掉落的茶叶量;当所述重量感应板上的茶叶累积到预设重量时,所述重量感应板打开,以使茶叶掉落到所述炒茶装置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茶机,包括筛茶装置,及可接合于所述筛茶装置下方的炒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装置的底部设有偏心轮机构,所述偏心轮机构用于提供筛茶时所需动力;所述筛茶装置包括筛床,所述筛床中设有至少一层筛网,所述筛网的斜上端的上方设有一进料斗,所述筛网的斜下端连接有一出料斗,最底层的所述筛网的底部设有一重量感应板,所述重量感应板用于检测从所述筛网中掉落的茶叶量;当所述重量感应板上的茶叶累积到预设重量时,所述重量感应板打开,以使茶叶掉落到所述炒茶装置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皮带连接于偏心轮,所述偏心轮通过一传动轴连接于所述炒茶装置底部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上方还设有一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用于抽吸茶叶筛选时所产生的粉尘。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丁大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