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及工业硅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9905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余热锅炉及工业硅生产系统,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具有进烟口以及出烟口;炉体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安装在炉体内、用于将烟气进行换热的换热管道;换热管道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位于炉体外、用于将烟气排至进烟口的外接烟气管道;外接烟气管道与进烟口连通;安装在外接烟气管道、用于向外接烟气管道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安装在外接烟气管道、用于检测外接烟气管道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动力装置以控制外接烟气管道内气流量和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动力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该余热锅炉能够自动控制烟气的进气量,提高余热锅炉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锅炉及工业硅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是涉及余热锅炉及工业硅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为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满足环保要求,余热锅炉已普遍使用。一般是将工业锅炉中的烟气在余热锅炉内进行换热,将烟气中的热量得到重新利用;进入余热锅炉中的烟气量在不断变化,不是一个恒定的值,而一般的余热锅炉的厂家都会按常规取恒定的烟气量值作选取主机参数值来源,这时如果在烟气量的选取上取峰值,虽解决了烟气换热问题,但会造成实际运行过程中能耗增高,而烟气量选取过小,其硅炉内排放的烟气又会处理不了或某个时间段处理不完,影响余热锅炉的整体工作质量;因此,需要控制烟气进入至余热锅炉中的气流量;目前余热锅炉所使用的风机一般大都是以风量调节门手动调节控制其风量的变化,从而控制烟气进入烟余热锅炉中的气流量,通过手动调节不易对烟气量作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余热锅炉及工业硅生产系统,该余热锅炉能够自动控制烟气的进气量,提高余热锅炉的工作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余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具有用于烟气进入所述炉体内的进烟口以及用于换热后的烟气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具有用于烟气进入所述炉体内的进烟口以及用于换热后的烟气从所述炉体内出来的出烟口;所述炉体具有用于冷水进入的进水口以及用于热水出来的出水口;安装在所述炉体内、且用于将所述烟气进行换热的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位于所述炉体外、且用于将所述烟气排至所述进烟口的外接烟气管道;所述外接烟气管道与所述进烟口连通;安装在所述外接烟气管道、且用于向所述外接烟气管道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外接烟气管道、且用于检测所述外接烟气管道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以控制所述外接烟气管道内气流量以及接收所述温度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具有用于烟气进入所述炉体内的进烟口以及用于换热后的烟气从所述炉体内出来的出烟口;所述炉体具有用于冷水进入的进水口以及用于热水出来的出水口;安装在所述炉体内、且用于将所述烟气进行换热的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位于所述炉体外、且用于将所述烟气排至所述进烟口的外接烟气管道;所述外接烟气管道与所述进烟口连通;安装在所述外接烟气管道、且用于向所述外接烟气管道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外接烟气管道、且用于检测所述外接烟气管道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以控制所述外接烟气管道内气流量以及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动力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长方体,所述炉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以及底板,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进烟口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出烟口设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底板,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顶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炉体内、且用于将所述烟气喷洒至所述炉体内部的多个喷嘴以及多个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厚张德兵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黔永硅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