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缆索承载力计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在计算受到腐蚀的缆索的承载力时,由于缆索腐蚀程度沿索长方向及径向非均匀分布,导致不同钢丝的不同部位对应有不同的承载力-伸长量曲线,对于由N根钢丝组成的整根缆索来说,要求解其承载力是复杂的材料非线性问题。运用常规的有限元方法时,由于材料的非线性,有限元的求解方程Ka=P不再是线性方程组,而变为非线性方程组K(a)a=P,求解该方程需要反复迭代计算(如Newton-Raphson方法),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各钢丝的每个最小的钢丝单元的F-ΔL曲线;步骤S2:建立每根钢丝的F-ΔL曲线;步骤S3:根据确定的钢丝F-ΔL曲线,计算当缆索伸长量为各钢丝最大伸长量时缆索的承载力,并将计算得到的最大值作为缆索的最大承载力。所述钢丝单元的本构模型为双折线模型;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S11:基于试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建立各钢丝的每个最小的钢丝单元的F‑ΔL曲线;步骤S2:建立每根钢丝的F‑ΔL曲线;步骤S3:根据确定的钢丝F‑ΔL曲线,计算当缆索伸长量为各钢丝最大伸长量时缆索的承载力,并将计算得到的最大值作为缆索的最大承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建立各钢丝的每个最小的钢丝单元的F-ΔL曲线;步骤S2:建立每根钢丝的F-ΔL曲线;步骤S3:根据确定的钢丝F-ΔL曲线,计算当缆索伸长量为各钢丝最大伸长量时缆索的承载力,并将计算得到的最大值作为缆索的最大承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单元的本构模型为双折线模型;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S11:基于试验或钢丝腐蚀模型,确定钢丝单元的屈服荷载、极限承载力以及分别对应的伸长量,步骤S12:根据屈服荷载、极限承载力以及分别对应的伸长量建立每个钢丝单元的F-ΔL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建立任一钢丝的F-ΔL曲线过程具体包括步骤:步骤S21:将构成该钢丝的各钢丝单元的极限承载力汇总的最小值作为该根钢丝的极限承载力;步骤S22:基于各钢丝单元的F-ΔL曲线,将个钢丝单元所受荷载达到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吕凯垣,林照远,陈惟珍,李伟,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