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2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其可缩小支撑杆连接时的误差,提高成品质量;同时方便对此结构进行拆卸;且能根据具体需求对支撑杆的长度进行调节,增强适应能力;包括多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三组支撑杆;还包括多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两组第一限位板、两组第二限位板和两组第三限位板,两组第一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右端上下两侧,两组第二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左端上下两侧,两组第三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位于上侧的第一限位板顶端和位于上侧的第二限位板顶端;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连接件上;还包括调节件,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

A hexagonal structure of an assembled build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especially a hexagonal structure of an assembled building, which can reduce the error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ro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and disassemble the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and can adjust the length of the supporting ro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including multiple groups of connections. The connecting unit consists of three groups of support rods. It also includes a number of groups of connectors, which include a connecting plate, a two set of first limiting plates, two groups of second limiting plates, and two sets of third limit plates. The two first limit position plates are tilted on the right and lower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two set of the second limit plates is tilted to the connecting plate respectively. The two sets of third limit plates are tilted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limit plate at the upper side and the top of the second limit plate at the upper side, and the fixed parts are set on the connector, and the support bar includes the first rod and the second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是一种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且具有较好的抗侧刚度和抗侧承载能力的辅助装置,其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包括多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三组支撑杆,三组支撑杆的一端均连接在一点上,且三组支撑杆间均为120°,多组连接单元均通过支撑杆另一端相互连接,且多组连接单元间均为60度;这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使用时只需将其安装在指定区域上即可;这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使用中发现此结构在连接时对其角度的要求较高,而支撑杆长度较长且重量较大,导致对其进行连接时易存在误差,影响成品质量;并且不方便对此结构进行拆卸;且支撑杆的长度固定,不能根据具体需求对其长度进行调节,导致其适应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缩小支撑杆连接时的误差,提高成品质量;同时方便对此结构进行拆卸;且能根据具体需求对支撑杆的长度进行调节,增强适应能力的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包括多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三组支撑杆;还包括多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两组第一限位板、两组第二限位板和两组第三限位板,所述两组第一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右端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一限位板与连接板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所述两组第一限位板间的距离与支撑杆宽度相等,所述两组第二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左端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二限位板与连接板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所述两组第二限位板间的距离与支撑杆宽度相等,所述两组第三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位于上侧的第一限位板顶端和位于上侧的第二限位板顶端,且两组第三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间的角度均为60°,所述两组第三限位板间的距离与支撑杆宽度相等,所述三组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板、两组第二限位板和两组第三限位板接触;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连接件上;还包括调节件,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调节件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调节件分别设置在多组支撑杆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所述固定件包括三组螺钉、两组第一固定板、两组第二固定板和两组第三固定板,所述两组第一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板前后两端,且位于前侧的第一固定板后端和位于后侧的第一固定板前端分别与位于两组第一限位板间的支撑杆的前后两端接触,所述两组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二限位板前后两端,且位于前侧的第二固定板后端和位于后侧的第二固定板前端分别与位于两组第二限位板间的支撑杆的前后两端接触,所述两组第三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三限位板前后两端,且位于前侧的第三固定板后端和位于后侧的第三固定板前端分别与位于两组第三限位板之间的支撑杆的前后两端接触,所述两组第一固定板前端、两组第二固定板前端、两组第三固定板前端和支撑杆前端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螺钉相匹配,并在通孔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螺钉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且所述多组螺钉输出端分别插入并螺装在多组通孔内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管、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连接管内直径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外直径相等,并在连接管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一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进连接管内,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匹配的圆形固定槽,并在两组圆形固定槽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钉杆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另一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进圆形固定槽内。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还包括多组螺帽,所述多组螺帽分别螺装在多组螺钉的输出端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所述连接单元、连接件、固定件和调节件外侧壁上均喷涂有防腐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将支撑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从而缩小支撑杆连接时的误差,提高成品质量;同时通过固定件的设置,通过将支撑杆从固定件和连接件内取出,从而方便对此结构进行拆卸;且通过调节件的设置,能根据具体需求对支撑杆的长度进行调节,增强适应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4是连接单元与连接件和调节件连接时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连接单元;2、支撑杆;3、连接件;4、连接板;5、第一限位板;6、第二限位板;7、第三限位板;8、固定件;9、调节件;10、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12、螺钉;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第三固定板;16、连接管;17、第一螺纹杆;18、第二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包括多组连接单元1,连接单元包括三组支撑杆2;还包括多组连接件3,连接件包括连接板4、两组第一限位板5、两组第二限位板6和两组第三限位板7,两组第一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右端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一限位板与连接板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两组第一限位板间的距离与支撑杆宽度相等,两组第二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左端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二限位板与连接板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两组第二限位板间的距离与支撑杆宽度相等,两组第三限位板分别倾斜设置在位于上侧的第一限位板顶端和位于上侧的第二限位板顶端,且两组第三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间的角度均为60°,两组第三限位板间的距离与支撑杆宽度相等,三组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板、两组第二限位板和两组第三限位板接触;还包括固定件8,固定件设置在连接件上;还包括调节件9,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调节件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调节件分别设置在多组支撑杆上;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将支撑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从而缩小支撑杆连接时的误差,提高成品质量;同时通过固定件的设置,通过将支撑杆从固定件和连接件内取出,从而方便对此结构进行拆卸;且通过调节件的设置,能根据具体需求对支撑杆的长度进行调节,增强适应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固定件包括三组螺钉12、两组第一固定板13、两组第二固定板14和两组第三固定板15,两组第一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板前后两端,且位于前侧的第一固定板后端和位于后侧的第一固定板前端分别与位于两组第一限位板间的支撑杆的前后两端接触,两组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二限位板前后两端,且位于前侧的第二固定板后端和位于后侧的第二固定板前端分别与位于两组第二限位板间的支撑杆的前后两端接触,两组第三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三限位板前后两端,且位于前侧的第三固定板后端和位于后侧的第三固定板前端分别与位于两组第三限位板之间的支撑杆的前后两端接触,两组第一固定板前端、两组第二固定板前端、两组第三固定板前端和支撑杆前端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与螺钉相匹配,并在通孔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螺钉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且多组螺钉输出端分别插入并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包括多组连接单元(1),连接单元(1)包括三组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板(4)、两组第一限位板(5)、两组第二限位板(6)和两组第三限位板(7),所述两组第一限位板(5)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4)右端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一限位板(5)与连接板(4)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所述两组第一限位板(5)间的距离与支撑杆(2)宽度相等,所述两组第二限位板(6)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4)左端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二限位板(6)与连接板(4)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所述两组第二限位板(6)间的距离与支撑杆(2)宽度相等,所述两组第三限位板(7)分别倾斜设置在位于上侧的第一限位板(5)顶端和位于上侧的第二限位板(6)顶端,且两组第三限位板(7)与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间的角度均为60°,所述两组第三限位板(7)间的距离与支撑杆(2)宽度相等,所述三组支撑杆(2)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板(5)、两组第二限位板(6)和两组第三限位板(7)接触;还包括固定件(8),所述固定件(8)设置在连接件(3)上;还包括调节件(9),所述支撑杆(2)包括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所述调节件(9)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调节件(9)分别设置在多组支撑杆(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包括多组连接单元(1),连接单元(1)包括三组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板(4)、两组第一限位板(5)、两组第二限位板(6)和两组第三限位板(7),所述两组第一限位板(5)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4)右端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一限位板(5)与连接板(4)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所述两组第一限位板(5)间的距离与支撑杆(2)宽度相等,所述两组第二限位板(6)分别倾斜设置在连接板(4)左端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二限位板(6)与连接板(4)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所述两组第二限位板(6)间的距离与支撑杆(2)宽度相等,所述两组第三限位板(7)分别倾斜设置在位于上侧的第一限位板(5)顶端和位于上侧的第二限位板(6)顶端,且两组第三限位板(7)与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间的角度均为60°,所述两组第三限位板(7)间的距离与支撑杆(2)宽度相等,所述三组支撑杆(2)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板(5)、两组第二限位板(6)和两组第三限位板(7)接触;还包括固定件(8),所述固定件(8)设置在连接件(3)上;还包括调节件(9),所述支撑杆(2)包括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所述调节件(9)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调节件(9)分别设置在多组支撑杆(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六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包括三组螺钉(12)、两组第一固定板(13)、两组第二固定板(14)和两组第三固定板(15),所述两组第一固定板(13)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板(5)前后两端,且位于前侧的第一固定板(13)后端和位于后侧的第一固定板(13)前端分别与位于两组第一限位板(5)间的支撑杆(2)的前后两端接触,所述两组第二固定板(14)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二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双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