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支撑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支撑构造,适用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深地下室工程。地下室支护结构除满足自身强度要求外,还须满足变形要求,从而使地下室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要进行强度和变形双重控制。对于不规则地下室,安全防范难度很高,单纯采用内支撑不但造价高,施工进度也不理想。可以结合环梁的良好承载性能进行支撑,利用腰梁作为支撑的传递构件。但是不规则地下室中钢支撑与腰梁往往是斜交的,当钢支撑与腰梁斜交时,支撑受力时会在沿腰梁方向产生水平分力,腰梁与围护墙或者围护桩之间容易出现剪切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室支撑构造,使地下室安全施工。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室支撑构造,围护墙内侧设置腰梁,第一道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第一道腰梁设置位置在围护墙顶部以下50cm~80cm,第二道腰梁或者以下腰梁采用钢构件。第一道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可通过局部区域适当加强作为施工临时车行道,方便施工操作。第二道腰梁或者以下腰梁采用钢构件是为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工程造价。腰梁内侧设置环梁,环梁高度为500mm~7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围护墙内侧设置腰梁,第一道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第一道腰梁设置位置在围护墙顶部以下50cm~80cm,第二道腰梁或者以下腰梁采用钢构件;第一道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可通过局部区域适当加强作为施工临时车行道;腰梁内侧设置环梁,环梁高度为500mm~700mm,环梁宽度为250mm~300mm,地下室中部采用桁架对撑;水平支撑与地下结构楼板及地下室底板间的净距为600~800mm,最下道支撑的布置在不影响主体结构施工和土方开挖条件下,应尽量降低以达到最佳受力效果,最下道支撑离地下室底板距离为300~400mm;当基础底板的厚度大于900mm时,最下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围护墙内侧设置腰梁,第一道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第一道腰梁设置位置在围护墙顶部以下50cm~80cm,第二道腰梁或者以下腰梁采用钢构件;第一道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可通过局部区域适当加强作为施工临时车行道;腰梁内侧设置环梁,环梁高度为500mm~700mm,环梁宽度为250mm~300mm,地下室中部采用桁架对撑;水平支撑与地下结构楼板及地下室底板间的净距为600~800mm,最下道支撑的布置在不影响主体结构施工和土方开挖条件下,应尽量降低以达到最佳受力效果,最下道支撑离地下室底板距离为300~400mm;当基础底板的厚度大于900mm时,最下道支撑留置在地下室底板内;钢支撑可采用钢管、型钢、工字钢或槽钢及其组合构件;在钢支撑、钢腰梁的节点或转角位置,型钢构件的翼缘和腹缘均加焊钢加劲板,钢加劲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焊缝高度大于或等于6mm;在第一道水平支撑地下室阳角部位增设混凝土现浇板进行加强,混凝土现浇板厚度为10mm~15mm,控制该位置变形;地下室阴角部位采用钢支撑;第二道水平支撑及其他支撑地下室阳角部位或阴角部位均采用钢支撑;对阳角处的坑外地基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坑外土体强度;对于围护结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