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的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24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的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滤芯主体(1)、安装在滤芯主体(1)外部的套筒(2)和设置在套筒(2)底部的滤芯底座(3),所述滤芯主体(1)由可分离的CPF滤芯(101)和纳滤/反渗透滤芯(102)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滤芯结构简单,通过弹出机构的设置使得滤芯更便于拆卸和安装。此外,通过结构改进,将CPF滤芯与纳滤/反渗透滤芯有效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单根滤芯的过滤功能。

A split type composite filter co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lit type composite filter core, which comprises a filter core body (1), a sleeve (2) mounted outside the core (1) and a filter base (3)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sleeve (2), and the filter core body (1) consists of a separable CPF filter core (101) and a nanofiltration / reverse osmosis filter core (102). The composite filter ele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filter core is more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ejection mechanism. In addition, through structural improvement, the CPF filter element and nanofiltration / reverse osmosis filter element are effectively combin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iltration function of single filter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的复合滤芯
本技术涉及净水器滤芯。
技术介绍
反渗透滤芯常用于净水器。目前市面上的反渗透滤芯主要为单一成分滤芯,通过填充在滤芯外壳内的滤材(例如反渗透膜)是实现水净化。在密闭性方面,由于这类滤芯的头部和底座通常不设置逆止阀或其他防漏水机构,因此在更换滤芯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水及串水现象,造成用户在拆装滤芯时的体验不好。另外,在安装结构方面,主要采用整体旋转的拆装结构形式。旋转拆装的滤芯结构形式决定了内部压力主要承压都在滤芯内部,因此导致滤芯本身的承压密闭要求比较高,对制造工艺特别是承压及密闭性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滤芯结构,通过改进的拆卸方式起到方便更换的效果,此外还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的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滤芯主体1、安装在滤芯主体1外部的套筒2和设置在套筒2底部的滤芯底座3,其中,滤芯主体1采用分体式结构,由可分离的CPF滤芯101和纳滤/反渗透滤芯102组成。进一步地,CPF滤芯101包括机械连接的CPF主壳体117和上盖11,CPF主壳体117底部设置CPF出水口116,在CPF主壳体117内设置CPF内芯上盖12、内芯下盖152、CPF导流水管151和内芯下盖O型圈121,CPF导流水管151外侧依次设置活性炭层14和PP棉层13。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包括机械连接的纳滤/反渗透上盖221和纳滤/反渗透主壳体211,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底部设置滤芯浓水口113、滤芯产水口114和滤芯进水口115;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内依序设置中心管161和纳滤/反渗透膜16。优选地,套筒2内壁中部设置弹簧21,弹簧21的下端固定在套筒2内壁,上端为自由端;滤芯主体1的侧壁设置限位沿112,滤芯主体1位于限位沿112以下的外径小于弹簧21的内径,滤芯主体1位于限位沿112以上的外径大于弹簧21的内径且与套筒2内径相匹配;将滤芯主体1安装在套筒2中时,限位沿112与弹簧21上端抵接。由于滤芯主体1由可分离的CPF滤芯101和纳滤/反渗透滤芯102组成,限位沿112可以构造于CPF滤芯101外壁,或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外壁。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沿112构造于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外壁。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套筒2的上沿25设置可绕固定轴转动的锁紧把手23。例如,可选地,锁紧把手23通过把手螺栓24安装在套筒2的上沿2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锁紧把手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一对或多个。安装时,将滤芯主体1插入套筒2中,滤芯主体1的滤芯浓水口113、滤芯产水口114和滤芯进水口115分别与底座3的底座浓水通路331、底座产水通路341和底座进水通路351连接。向下按压滤芯主体1,转动把手23将滤芯主体1限制在套筒2内。拆卸时,转动把手23,当滤芯主体1脱离锁紧把手23的限制时,在弹簧21的作用下,限位沿112受弹簧21向上的力,滤芯主体1脱出套管2,便于取出。本技术的复合滤芯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此外,通过结构改进,将CPF滤芯与纳滤/反渗透滤芯有效结合在一起,提高过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分体式复合滤芯的爆炸图;图2为分体式复合滤芯的结构图;图3为分体式复合滤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复合滤芯的爆炸图;图5为实施例2的复合滤芯的结构图;其中,1、滤芯主体;11、上盖;111、主壳体;112、限位沿;113、滤芯浓水口;114、滤芯产水口;115、滤芯进水口;116、CPF出水口;117、CPF主壳体;13、PP棉层;14、活性炭层;12、CPF内芯上盖;152、CPF内芯下盖、121、CPF内芯下盖O型圈;15、内芯连接件;151、CPF导流水管;16、纳滤/反渗透膜;161、中心管;101、CPF滤芯;102、纳滤/反渗透滤芯;2、套筒;21、弹簧;23、锁紧把手;24、手螺栓;25、上沿;26、加强筋;211、纳滤/反渗透主壳体;221、纳滤/反渗透上盖;3、滤芯底座;32、止水顶杆;321、止水顶杆密封圈;322、止水顶杆弹簧;33、底座浓水口;331、底座浓水通路;34、底座产水口;341、底座产水通路;35、底座进水口;351、底座进水通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非限制性的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3所述的分体式复合滤芯,包括滤芯主体1、套筒2和滤芯底座3。套筒2内壁中部设置弹簧21,弹簧21的下端固定在套筒2内壁,上端为自由端。弹簧21的外径与套筒2内径相匹配,使得弹簧21能够设置在套筒2。套筒2外壁中部可进一步设置加强筋26。滤芯主体1的侧壁设置限位沿112,在装配状态下限位沿112与弹簧21的上端接触,因此,滤芯主体1位于限位沿112以下的外径应当小于弹簧21的内径以便能够被装配在弹簧21内,滤芯主体1位于限位沿112以上的外径大于弹簧21的内径,以便向弹簧21施加压力。在套筒2的上沿25通过把手螺栓24设置一对锁紧把手23,当将滤芯主体1安装在套筒2内且向下压下时,转动把手23能够将滤芯主体1限制在套筒2中。在本实施例中,滤芯主体1是一种复合滤芯,采用分体式结构实现CPF滤芯与纳滤/反渗透滤芯的复合,滤芯主体1由可分离的CPF滤芯101和纳滤/反渗透滤芯102组成。进一步地,CPF滤芯101包括机械连接的CPF主壳体117和上盖11,CPF主壳体117底部设置CPF出水口116,在CPF主壳体117内设置CPF内芯上盖12、CPF内芯下盖152、CPF内芯下盖O型圈121和CPF导流水管151,CPF导流水管151外侧依次设置活性炭层14和PP棉层13。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包括机械连接的纳滤/反渗透上盖221和纳滤/反渗透主壳体211,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底部设置滤芯浓水口113、滤芯产水口114和滤芯进水口115;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内依序设置中心管161和纳滤/反渗透膜16。滤芯底座3具有分别与滤芯浓水口113、滤芯产水口114和滤芯进水口115匹配的底座浓水通路331、底座产水通路341和底座进水通路351,底座浓水通路331的上端与滤芯浓水口113连接,下端设置底座浓水口33;底座产水通路341的上端与滤芯产水口114连接,下端设置底座产水口34;底座进水通路351的上端与滤芯进水口115连接,下端设置底座进水口35。底座浓水通路331、底座产水通路341和/或底座进水通路351内设置止水机构,能够防止拆卸或安装时漏水或滴水。止水机构包括设置在通路中的止水顶杆32、止水顶杆密封圈321和止水顶杆弹簧322。当通路内的水压力大于弹簧发生形变的力时,通路被接通。因此,设置止水机构的通路不会影响水流通,但可以有效防止滤芯更换过程中滴水。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滤芯主体1采用如图4-5所示的一体式结构实现CPF滤芯与纳滤/反渗透滤芯的复合。该滤芯主体1包括机械连接的主壳体111和上盖11,主壳体111底部设置滤芯浓水口113、滤芯产水口114和滤芯进水口115,在主壳体111内设置内芯连接件15,内芯连接件15将所述滤芯主体1分为处于上部的CPF滤芯段和处于下部的纳滤/反渗透滤芯段,所述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的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滤芯主体(1)、安装在滤芯主体(1)外部的套筒(2)和设置在套筒(2)底部的滤芯底座(3),其特征在所述滤芯主体(1)由可分离的CPF滤芯(101)和纳滤/反渗透滤芯(10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的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滤芯主体(1)、安装在滤芯主体(1)外部的套筒(2)和设置在套筒(2)底部的滤芯底座(3),其特征在所述滤芯主体(1)由可分离的CPF滤芯(101)和纳滤/反渗透滤芯(102)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CPF滤芯(101)包括机械连接的CPF主壳体(117)和上盖(11),CPF主壳体(117)底部设置CPF出水口(116),在CPF主壳体(117)内设置CPF内芯上盖(12)、CPF内芯下盖(152)、CPF导流水管(151)和CPF内芯下盖O型圈(121),CPF导流水管(151)外侧依次设置活性炭层(14)和PP棉层(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包括机械连接的纳滤/反渗透上盖(221)和纳滤/反渗透主壳体(211),纳滤/反渗透滤芯(102)底部设置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力张震鲁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