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必新专利>正文

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232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6:31
一种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包括:一上层热交换器及一下层热交换器,其叠置于染色机胴身的下方,上、下层热交换器各自独立为一循环回路,且其可选择其中一层开启,抑或上、下层热交换器同时开启,对染液进行升温或降温作业;再者,下层热交换器的下端设有位移装置,在停止染布作业状态下,其可被移出胴身外进行维修、或更换。由于上、下层热交换器装设于胴身内,较一般外置式热交换器更不占空间及可减少管路热能耗损,且可弹性选用其一或两层的热交换器,将有助于染布效能的提升。

A built-in dual purpose heat exchanger for dyeing machine

A built-in dual purpose heat exchanger for a dyeing machine, including an upper heat exchanger and a lower layer heat exchanger, placed under the body of the dyeing machin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 heat exchangers are individually independent of a loop circui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can be opened, or the upper and lower heat exchangers are open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dyeing liquid is carried out. In addition,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layer heat exchanger is equipped with a displacement device, which can be removed outside the carcass for maintenance or replacement in the condition of stopping dyeing. As the upper and lower heat exchanger is installed in the carcass, the heat exchanger is more less space than the general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and can reduce the heat loss of the pipeline, and the heat exchanger with one or two layers can be used flexibly, which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dye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染色机,尤指其胴身内设置有双层热交换器,可供弹性选用其一或两层同时使用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的染色机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染色机是利用其胴身所形成可容置染液的储布槽,将待染色布匹的一段先浸浴于染液内部,再借由提布轮与喷嘴的带动,使该布匹作连续的转动,让每一段布匹都能够平均地浸浴在染液中,以达到将布料染色的目的。再者,为了提升染布的质量与效率,通常都会针对布匹的特性设定染液的温度曲线,而热交换器就是提供染液温度变化的主要装置。再者,一般的染色机结构,如图1所示,于一胴身90内部形成可容置染液L的储布槽91,胴身90上端设置有进出布口92、导布装置93与喷嘴94;染液L经泵95加压后送至热交换装置96,其中,蒸汽T1可将染液L提升温度,冷却水T2则可将染液L降低温度;经过热交换的染液L再由喷嘴94喷射以推动布匹C回至储布槽91进行循环浸染作业。由于热交换装置96设于胴身90外部,因此染液升温与降温的的循环变得较长,相对其管路配线、染液的成本也相对增加;另外热交换装置96设于外部,将占用较大场地空间,且其管路热能散失较大,更增长热交换的时间;因此,现有外置式热交换装置的染色机结构,就资源与能源效益而论隐藏了很多的缺失。近年来有业者开发一种内置式热交换装置的染色机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M334849号『染布机的热交换装置』,其中,一组热交换管件14置于胴身100内部下方,如图2所示;且在胴身100轴向隔设有一内网19,使染布机胴身100的底部周缘及内网19下方形成为一个热交换空间15,该热交换管件16,置于该热交换空间15内,如图3所示。但查,布料17在浸染空间16中将会留滞许多纤维、布屑于染液18中,故当泵17对染液18进行加压时,染液18将穿过内网19进入热交换空间15内与该热交换管件16进行热交换,然而纤维、布屑因无法穿过内网19将造成染液18通路的阻塞,因此染液18不但未能充份热交换,泵17也将因抽不到染液18进而影响染液18的循环。再者,该机构只配置一组热交换管件14,对于无蒸汽锅炉的厂家,只能仰赖热煤油对染液18进行升温,其降温流程需切换成冷却水时,残留的热煤油将污染冷却水,同时也会影响温度曲线的精确度。因此,该项专利无法有效改善现有外置式热交换装置染色机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用以减少场地空间的占用,以及降低管路能源的耗损:其两组热交换器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以增加选用热媒的弹性,同时使染液升降温的温度曲线更为精确;以方便热交换器的维修、或更换。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包括:一胴身,其具有一储布槽,且该储布槽下端设有一浸染区;一染液供给装置,设置于该胴身外部,其具有一泵、一出口端、一进口端,一进水管路,自该储布槽的浸染区连通至该进口端,一出水管路,自该出口端接出;以及一提布装置,设置于该胴身的上端,以提升该储布槽内的布匹并送入一喷嘴内,而该喷嘴以一管路连结该染液供给装置的出水管路,并使加压的染液将布匹喷染后送入该储布槽内进行循环浸染;其特征在于:一上层热交换器及一下层热交换器,叠置于该浸染区下方,该上层热交换器具有一上循环回路,该下层热交换器则具有一下循环回路,且该上、下循环回路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其可选择其中一层开启,抑或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同时开启,对染液进行热交换;以及一控制装置,控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上循环回路与下循环回路的开启与关闭,以进行染液的升温与降温作业。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其各自包括:数支导热管,呈平行排列;至少一分流管,垂直设在该导热管的前端,并呈连通状态;一流入管,连接至该分流管的入口;一汇流管,垂直设在该导热管的尾端,并呈连通状态;一回流管,垂直连接该汇流管,且与该导热管平行;以及一流出管,连接于该回流管的末端出口;借此,热煤油、蒸汽或冷却水,可由该流入管导入,经分流管而送入该数个导热管,流至尾端的该汇流管,再经由该回流管回流至该流出管。依据前揭特征,该分流管为二支,形成左右两侧设在该导热管的前端,该回流管为一支,且位于该汇流管与该二支分流管的中间。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分别该流入管与该流出管与该上、下循环回路连接,形成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其中一层用于热煤油循环,另一层则可用于蒸汽循环与冷却水循环。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其中一层用于热煤油循环或蒸汽循环,另一层则用于冷却水循环。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可分别选用蒸汽循环与冷却水循环。依据前揭特征,该下层热交换器的下端设有数个导轮,且该胴身内缘下端设有二组与该导轮相对应的轨道,以使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可被移出胴身外进行维修或更换。借助前揭特征,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效益:(1)本专利技术中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叠置于染色机胴身内储布槽的下方,直接与浸染区的染液进行热交换,因此相较于外置式热交换装置的染色机,本专利技术的内置式热交换装置可减少场地空间的占用,及降低管路能源的耗损。(2)本专利技术中该上、下层热交换器,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任一层热交换器都可选用不同的热媒,包括热煤油、蒸汽、及冷却水,因此可增加能源选用的弹性;同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可区别供作染液的升温与降温用途,将可提升染液温度曲线的精确性。(3)本专利技术中其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设有位移装置,包括在该下层热交换器的下端设有数个导轮,及胴身内缘下端设有二组与该导轮相对应的轨道,当停止染布作业的状态下,可将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移出胴身外部,以方便进行维修、或更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以减少场地空间的占用,以及降低管路能源的耗损:其两组热交换器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以增加选用热媒的弹性,同时使染液升降温的温度曲线更为精确;以方便热交换器的维修、或更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外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内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内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染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叠合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上、下层热交换器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器置于胴身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器移出胴身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胴身11:储布槽12:浸染区13:封盖131:开口20:染液供给装置21:泵22:出口端23:进口端24:进水管路25:出水管路31:提布装置32:喷嘴40A:上层热交换器40B:下层热交换器41a、41b:入口42a、42b:出口43:导热管431:结合件44F:分流管45R:汇流管46:上循环回路47:下循环回路48:流入管49:流出管50:导轮51:轨道60:控制装置70:内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C:布匹M:热媒L:染液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70的结构,包括:一胴身10,其具有一储布槽11,且该储布槽11下端设有一浸染区12;一染液供给装置20,设置于该胴身10外部,其具有一泵21、一出口端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包括:一胴身,其具有一储布槽,且该储布槽下端设有一浸染区;一染液供给装置,设置于该胴身外部,其具有一泵、一出口端、一进口端,一进水管路,自该储布槽的浸染区连通至该进口端,一出水管路,自该出口端接出;以及一提布装置,设置于该胴身的上端,以提升该储布槽内的布匹并送入一喷嘴内,而该喷嘴以一管路连结该染液供给装置的出水管路,并使加压的染液将布匹喷染后送入该储布槽内进行循环浸染;其特征在于:一上层热交换器及一下层热交换器,叠置于该浸染区下方,该上层热交换器具有一上循环回路,该下层热交换器则具有一下循环回路,且该上、下循环回路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其可选择其中一层开启,抑或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同时开启,以对染液进行热交换;以及一控制装置,控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上循环回路与下循环回路的开启与关闭,以进行染液的升温与降温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包括:一胴身,其具有一储布槽,且该储布槽下端设有一浸染区;一染液供给装置,设置于该胴身外部,其具有一泵、一出口端、一进口端,一进水管路,自该储布槽的浸染区连通至该进口端,一出水管路,自该出口端接出;以及一提布装置,设置于该胴身的上端,以提升该储布槽内的布匹并送入一喷嘴内,而该喷嘴以一管路连结该染液供给装置的出水管路,并使加压的染液将布匹喷染后送入该储布槽内进行循环浸染;其特征在于:一上层热交换器及一下层热交换器,叠置于该浸染区下方,该上层热交换器具有一上循环回路,该下层热交换器则具有一下循环回路,且该上、下循环回路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其可选择其中一层开启,抑或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同时开启,以对染液进行热交换;以及一控制装置,控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上循环回路与下循环回路的开启与关闭,以进行染液的升温与降温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层热交换器各自包括:数支导热管,呈平行排列;至少一分流管,垂直设在该导热管的前端,并呈连通状态;一流入管,连接至该分流管的入口;一汇流管,垂直设在该导热管的尾端,并呈连通状态;一回流管,垂直连接该汇流管,且与该导热管平行;以及一流出管,连接于该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必新
申请(专利权)人:温必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