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01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苯醚树脂90‑100份,氯磺化聚乙烯30‑40份,交联剂3‑5份,竹粉复合物6‑12份,微晶纤维素3‑5份,蛭石粉4‑10份,粉煤灰6‑12份,中空玻璃微珠4‑8份,增塑剂4‑8份,分散剂2‑4份,抗氧化剂2‑4份,光稳定剂1.5‑2.5份,紫外线吸收剂1.5‑2.5份。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竹粉、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锌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硼砂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3‑4,加入戊二醛搅拌,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韧性与耐撕裂性能极好,而且抗菌效果好,抗菌时效长,使用寿命长。

A housing charger shell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using charger shell, which consists of 90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s, 100 copies of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40 chlorosellated polyethylene (30), 5 parts of crosslinker 3, 6 bamboo powder compound 12, 5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5 vermiculite powder, 10 portion of vermiculite powder, 4 fraction of fly ash, plasticizer 8, 2, 4, 4, 2, 4, light stabilizer 1.5, 2.5, UV absorber 1.5, 2.5. Bamboo powder compound is prepared by the following process: bamboo powder,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and zinc nitrate solution. After adding the end, adding silane coupling agent and borax agitation, the pH value of the regulation system is 3 to 4, adding glutaraldehyde to stir, centrifuge, washing and drying to get the bamboo powder complex.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toughness and tear resistance, and has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long antibacterial time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
技术介绍
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耐电性能、耐热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的充电器外壳行业。但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要求制品接触处需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菌性,以保证制件表面没有压痕、刮花、腐蚀现象,目前的充电器外壳还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韧性与耐撕裂性能极好,而且抗菌效果好,抗菌时效长,使用寿命长,同时原料成本极低,便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苯醚树脂90-100份,氯磺化聚乙烯30-40份,交联剂3-5份,竹粉复合物6-12份,微晶纤维素3-5份,蛭石粉4-10份,粉煤灰6-12份,中空玻璃微珠4-8份,增塑剂4-8份,分散剂2-4份,抗氧化剂2-4份,光稳定剂1.5-2.5份,紫外线吸收剂1.5-2.5份。优选地,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竹粉、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锌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硼砂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3-4,加入戊二醛搅拌,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优选地,竹粉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1.6mol/L,硝酸锌溶液浓度为1.2-1.6mol/L。优选地,竹粉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竹粉、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锌溶液、硅烷偶联剂、硼砂、戊二醛的重量比为8-16:35-45:4-8:1-2:4-6:2-4。优选地,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竹粉、氢氧化钠溶液搅拌6-12h,搅拌温度为55-65℃,滴加硝酸锌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硼砂搅拌30-50min,加入浓度为1-2mol/L盐酸调节体系pH值至3-4,加入戊二醛搅拌10-20min,离心,无水乙醇洗涤2-4次,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优选地,交联剂按重量份包括: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2-4份,二甲基苄胺0.4-0.8份。优选地,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端乙烯基硅油2-4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2-4份。本专利技术采用聚苯醚树脂、氯磺化聚乙烯作为主料,与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二甲基苄胺配合作用,交联密实,韧性好,耐撕裂性能好,而竹粉复合物可有效分散在体系中,在保证本专利技术韧性的基础上,抗菌效果好,抗菌时效长。本专利技术的竹粉复合物中,竹粉经过氢氧化钠碱化处理后,在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在竹粉表面引入纳米锌离子,不仅解决了团聚度低的问题,而且分散性极好,进一步采用硼砂处理,使竹粉表面被赋予正电荷,再与戊二醛作用形成空间位阻,阻碍颗粒相互靠近,分散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抗菌时效长;竹粉复合物与微晶纤维素、蛭石粉、粉煤灰间分散性好,相互间渗透性好,可有效降低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孔洞与缺陷,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韧性与耐撕裂性能极好,而且可有效减缓本专利技术的老化速度,使用寿命长,同时原料成本极低,便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原料包括:聚苯醚树脂90kg,氯磺化聚乙烯40kg,交联剂3kg,竹粉复合物12kg,微晶纤维素3kg,蛭石粉10kg,粉煤灰6kg,中空玻璃微珠8kg,增塑剂4kg,分散剂4kg,抗氧化剂2kg,光稳定剂2.5kg,紫外线吸收剂1.5kg。交联剂包括: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4kg,二甲基苄胺0.4kg。增塑剂包括:端乙烯基硅油4kg,乙酰柠檬酸三丁酯2kg。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16kg竹粉、35kg浓度为1.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6h,搅拌温度为65℃,滴加4kg浓度为1.6mol/L硝酸锌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1kg硅烷偶联剂、6kg硼砂搅拌30min,加入浓度为2mol/L盐酸调节体系pH值至3-4,加入2kg戊二醛搅拌20min,离心,无水乙醇洗涤2次,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实施例2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原料包括:聚苯醚树脂100kg,氯磺化聚乙烯30kg,交联剂5kg,竹粉复合物6kg,微晶纤维素5kg,蛭石粉4kg,粉煤灰12kg,中空玻璃微珠4kg,增塑剂8kg,分散剂2kg,抗氧化剂4kg,光稳定剂1.5kg,紫外线吸收剂2.5kg。交联剂包括: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2kg,二甲基苄胺0.8kg。增塑剂包括:端乙烯基硅油2kg,乙酰柠檬酸三丁酯4kg。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8kg竹粉、45kg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12h,搅拌温度为55℃,滴加8kg浓度为1.2mol/L硝酸锌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2kg硅烷偶联剂、4kg硼砂搅拌50min,加入浓度为1mol/L盐酸调节体系pH值至3-4,加入4kg戊二醛搅拌10min,离心,无水乙醇洗涤4次,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实施例3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原料包括:聚苯醚树脂92kg,氯磺化聚乙烯37kg,交联剂3.5kg,竹粉复合物10kg,微晶纤维素3.5kg,蛭石粉8kg,粉煤灰8kg,中空玻璃微珠7kg,增塑剂5kg,分散剂3.5kg,抗氧化剂2.5kg,光稳定剂2.2kg,紫外线吸收剂1.8kg。交联剂包括: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3.5kg,二甲基苄胺0.5kg。增塑剂包括:端乙烯基硅油3.5kg,乙酰柠檬酸三丁酯2.5kg。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14kg竹粉、38kg浓度为1.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8h,搅拌温度为62℃,滴加5kg浓度为1.5mol/L硝酸锌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1.2kg硅烷偶联剂、5.5kg硼砂搅拌35min,加入浓度为1.8mol/L盐酸调节体系pH值至3-4,加入2.5kg戊二醛搅拌18min,离心,无水乙醇洗涤3次,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实施例4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原料包括:聚苯醚树脂98kg,氯磺化聚乙烯33kg,交联剂4.5kg,竹粉复合物8kg,微晶纤维素4.5kg,蛭石粉6kg,粉煤灰10kg,中空玻璃微珠5kg,增塑剂7kg,分散剂2.5kg,抗氧化剂3.5kg,光稳定剂1.8kg,紫外线吸收剂2.2kg。交联剂包括: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2.5kg,二甲基苄胺0.7kg。增塑剂包括:端乙烯基硅油2.5kg,乙酰柠檬酸三丁酯3.5kg。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10kg竹粉、42kg浓度为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10h,搅拌温度为58℃,滴加7kg浓度为1.3mol/L硝酸锌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1.8kg硅烷偶联剂、4.5kg硼砂搅拌45min,加入浓度为1.2mol/L盐酸调节体系pH值至3-4,加入3.5kg戊二醛搅拌12min,离心,无水乙醇洗涤3次,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将实施例4所得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和市售普通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进行性能测试,拉伸强度按ASTMD-638测试,弯曲强度按ASTMD-790测试,Izod缺口冲击按ASTMD-256测试;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苯醚树脂90‑100份,氯磺化聚乙烯30‑40份,交联剂3‑5份,竹粉复合物6‑12份,微晶纤维素3‑5份,蛭石粉4‑10份,粉煤灰6‑12份,中空玻璃微珠4‑8份,增塑剂4‑8份,分散剂2‑4份,抗氧化剂2‑4份,光稳定剂1.5‑2.5份,紫外线吸收剂1.5‑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苯醚树脂90-100份,氯磺化聚乙烯30-40份,交联剂3-5份,竹粉复合物6-12份,微晶纤维素3-5份,蛭石粉4-10份,粉煤灰6-12份,中空玻璃微珠4-8份,增塑剂4-8份,分散剂2-4份,抗氧化剂2-4份,光稳定剂1.5-2.5份,紫外线吸收剂1.5-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竹粉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竹粉、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锌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硼砂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3-4,加入戊二醛搅拌,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竹粉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竹粉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1.6mol/L,硝酸锌溶液浓度为1.2-1.6mol/L。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家用电器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朋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优信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