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拉链头套设方法及拉链头套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878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使拉链头自动地套设于在链齿排的一端具有可分离底部止挡、在另一端具有上止的左右一组的拉链纵条上的拉链头套设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拉链头套设方法是将拉链头(10)套设在第一及第二纵条(1、2)的链齿排(3a、3b)上的方法,包括:对链齿排(3a、3b)进行定位、使第一及第二拉链纵条(1、2)处于左右弯曲的状态的第一工序;使拉链头(10)移动以使第一纵条(1)位于该拉链头(10)的侧方、且使第二纵条(2)抵接在下翼板(18)上的第二工序;将第一纵条(1)导入拉链头(10)内的第三工序;使第一及第二纵条(1、2)前进以将箱形销(5)导入拉链头(10)内的第四工序;以及使插入销(7)在移动到拉链头(10)的前方后后退以将拉链头(10)套设在左右链齿排(3a、3b)上的第五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形成于左右一组的拉链纵条上的链齿排上套设拉链头的套设方法及套设装置,尤其是涉及在下述左右一组的拉链纵条的左右各链齿排上套设拉链头的套设方法及套设装置,该左右一组的拉链纵条在左右一组的拉链带上每隔规定间隔交替形成有链齿排和没有配设拉链齿的间隔部,且在各链齿排的一端具有可分离底部止挡,在另一端具有上止。
技术介绍
以往,在拉链的制造中,例如,在左右一组的拉链带的相向的各侧端缘上安装多个拉链齿,每隔规定间隔地形成链齿排,从而制作交替形成有链齿排和间隔部的左右一组的拉链纵条。接着,使如此得到的左右一组的拉链纵条的对应链齿排互相啮合而形成拉链链条,通过在该拉链链条的各链齿排上套设拉链头来制造拉链。在这种以往的拉链的制造中,使拉链头套设于间歇地形成在拉链链条上的各链齿排上的装置和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实公昭45-12162号公报(专利文献1)、特公昭57-4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公昭63-6004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公昭63-7761号公报(专利文献4)及特公平7-4293号公报(专利文献5)等中有所记载。例如,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装置在将各链齿排啮合着的拉链链条在间隔部切断后,可使拉链头套设在与该切断的间隔部相邻的链齿排上,且可在该链齿排的一端安装前码(上止)。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主要包括把持载置于固定框架上的拉链链条的左右两侧部的第一夹钳、把持该拉链链条的最前端部的第二夹钳、将拉链链条在间隔部切断的上下运动刀具、以及在规定的空间将拉链头和两个前码以Y字型保持在三个部位的零件座,如下所述,可自动地进行拉链头及前码的安装和拉链链条的切断。即,利用第一夹钳从两侧把持拉链链条的间隔部,且使将拉链头和两个前码保持为Y字型的零件座在拉链链条的移动面上移动。接着,使第一夹钳前进,在将拉链链条的链齿排前端导入保持于零件座上的拉链头的后口后,使该第一夹钳以扩大左右第一夹钳的间隔的形态进一步前进,从而使链齿排通过拉链头的Y字状引导通路内,且使该链齿排的最前端嵌插在保持于零件座上的前码中。接着,推压前码,并将其铆接固定在链齿排的最前端,从而拉链头及前码的安装结束。安装好拉链头及前码后,利用第二夹钳夹持拉链链条的前端部,且解除第一夹钳的把持,利用第二夹钳将拉链链条向前方拉出到规定位置。并且,使上下运动刀具动作,将拉链链条在间隔部切断。由此,相对于间歇地形成有链齿排的拉链链条,可正确且迅速地进行拉链头及前码的安装和拉链链条的切断。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可实现装置小型化的拉链头套设装置,具体而言,在用拉链头夹将从斜槽供给的拉链头夹紧后、将该拉链头导入拉链链条的移动线上的工序中,采用使拉链头绕转和扭转的机构。由此,例如与以前的拉链头套设装置中使用的那种仅通过摇臂的旋转来将拉链头导入拉链链条的移动线上的场合相比,不需在装置的前后设置大的空间,可大幅缩短装置整体的长度,从而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拉链链条的进给量也变短,故也可缩短拉链头套设所需的时间。而且,在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链头套设装置中,在解除所供给的拉链链条的啮合后,仅在一方的拉链纵条上套设有拉链头。另外,在将拉链头套设后,在左右的拉链纵条的端部一体成形合成树脂制的可分离底部止挡。所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在每隔规定间隔交替具有链齿排和间隔部、且在各链齿排的后端安装有后码的拉链链条上套设拉链头的方法,在所述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在同样的拉链链条上安装拉链头及前码的方法。在所述专利文献3中,在拉链链条的间隔部的左右拉链带间插入扩开杆,且在所述专利文献4中,分别利用夹钳把持间隔部的左右拉链带,使该夹钳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左右拉链带间扩开。接着,使拉链头移动到该左右拉链带间的扩开部分。然后,使左右拉链带间变窄,将该拉链带导入拉链头的链齿引导通路内,且通过进一步移送拉链链条,将拉链头套设在链齿排上。尤其是在专利文献3中,拉链头的套设使用具有箭状部、宽幅部及窄幅部的一根扩开杆,因此,在将链齿排的前端导入拉链头的链齿引导通路内时,通过将扩开杆的窄幅部插入左右拉链带间使左右拉链带的间隔变窄,可防止链条产生破裂。另外,在链齿排的前端与拉链头内的连接柱冲撞之前,将扩开杆的宽幅部插入左右拉链带间,因此,可防止链齿排前头部分与拉链头冲撞,从而减小摩擦阻力。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中,在将拉链带导入拉链头的链齿引导通路内时,在使拉链链条后退而使拉链头临时靠近先行的链齿排的后码后,通过使拉链链条前进来将链齿排导入链齿引导通路内。由此,可防止链条产生破裂。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在将链齿排导入链齿引导通路内后,重新将左右拉链带的间隔扩开而将前码铆接固定在链齿排的前端,通过用同一工序连续地在拉链链条上安装拉链头和前码,可提高生产率。另外,所述专利文献5中指出在所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中,必须根据拉链头的套设状况来正确地控制扩开杆的上下运动,因此,需要设置使扩开杆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装置,从而存在装置结构复杂化且工序时间长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公开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拉链头套设装置。例如,在制造带有可分离底部止挡的拉链时,有时在连续拉链链条的间隔部上设置用于安装插入销、箱形销及箱体的横向缺口部。所述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拉链头套设装置巧妙地利用设于该间隔部的横向缺口部使拉链头套设在链齿排上。下面对使用所述专利文献5记载的装置使拉链头套设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在将设有横向缺口部且安装有插入销、箱形销及箱体的拉链链条定位在规定位置后,使拉链头以翻转后从箱体的下方重叠在箱体上的形态上升,将该箱体用拉链头抬起。结果是,与箱体相邻的下游侧的拉链带阶梯状地曲折,其曲折部在所述横向缺口部折弯。由此,由于横向缺口部的带切口缘与拉链头的后口相向,故之后将拉链链条在曲折的状态下向前方移送,从而将拉链带导入拉链头的链齿引导通路内,进行拉链头的套设。采用专利文献5的话,通过使用上述方法,例如可省去所述专利文献3中的扩开杆,不需进行繁杂的控制即可将拉链头可靠且迅速地套设在链齿排上。除此之外,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公昭63-49508号公报(专利文献6)中记载有在前端安装有插入销和箱形销的左右一组的拉链纵条上套设拉链头的拉链头自动套设方法。例如,在不是拉链链条的状态、而是在左右一组的拉链纵条的链齿排上套设拉链头后使左右链齿排啮合的场合,重要的是在没有妨碍的情况下可靠地将拉链头套设在左右纵条上以及使左右链齿排正确地啮合。因此,所述专利文献6记载的拉链头自动套设方法包括使固接有插入销的纵条和固接有箱形销的纵条在相分离的状态下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地向被固定的拉链头的肩口前进的第一工序;将插入销及箱形销分别插入在拉链头的链齿引导通路内的第二工序;使从拉链头的后口出来的插入销及箱形销停止在左右两个纵条的第一链齿开始啮合的位置的第三工序;以及使左右两个纵条同时以同一速度前进从而使左右链齿排啮合的第四工序。采用这种专利文献6的套设方法,通过进行所述第一工序及第二工序,能使插入销及箱形销可靠地插入在拉链头内,并且,通过进行所述第三工序及第四工序,可使左右链齿排不产生链齿错位地正确啮合。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昭45-1216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昭57-4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公昭63-6004号公报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头套设方法,是在下述左右一组的第一及第二拉链纵条(1、2)的左右链齿排(3a、3b)上套设拉链头(10)的套设方法,该左右一组的第一及第二拉链纵条(1、2)在左右一组的第一及第二拉链带(11、12)的相向的侧端缘上每隔规定间隔交替形成有:排列有多个拉链齿(15)的链齿排(3a、3b)、以及没有配设所述拉链齿(15)的间隔部(13),在所述各链齿排(3a、3b)的一端具有可分离底部止挡(4),该可分离底部止挡(4)在第一拉链带(11)侧一体形成有箱形销(5)及箱体(6),在第二拉链带(12)侧形成有插入销(7),在所述各链齿排(3a、3b)另一端的第一及第二拉链带(11、12)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上止(8、9),该套设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序,移送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链纵条(1、2)并使其停止在 规定位置,从而对供所述拉链头(10)套设的左右链齿排(3a、3b)进行定位,使形成在该定位好的链齿排(3a、3b)与比该链齿排(3a、3b)先行一个并至少一部分已经处于啮合状态的链齿排(3a’、3b’)之间的间隔部(13)向所述第一拉链纵条(1)侧、以平行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链带的面的形态沿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链纵条(1、2)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水平移动规定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链纵条(1、2)处于左右弯曲的状态;第二工序,使所述拉链头(10)向与所述链齿排(3a、 3b)的移送方向下游侧相邻的间隔部(13)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纵条(1)位于该拉链头(10)的上下凸缘(17a、17b)间的间隙的侧方,且使所述第二拉链纵条(2)抵接在该拉链头(10)的下翼板(18)上;第三工序,使所述处于左右弯曲状 态的第一及第二拉链纵条(1、2)向与所述第一工序中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拉链纵条(1)的间隔部(13)从所述拉链头(10)的上下凸缘(17a、17b)间的间隙导入链齿引导通路(19a)内;第四工序,使所述第一及第二 拉链纵条(1、2)沿移送方向前进,从而将所述第一拉链纵条(1)的链齿排(3a)及箱形销(5)导入所述链齿引导通路(19a)内;以及第五工序,使所述插入销(7)在移动到所述拉链头(10)的移送方向前方后后退,从而将该插入销(7)从所述 拉链头(10)的肩口经由链齿引导通路(19a)插入箱体(6)内,且使插入有该插入销(7)的可分离底部止挡(4)后退,从而将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敏昭山崎诚尾崎雅秀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