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45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床上的铣削技术领域,尤其是零件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材:选取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或低碳含金钢或氮化钢中的一种;2、毛坯预处理:采用压力机对圆柱形的毛坯件进行校正;3、切断:按照所需长度对步骤二中的毛坯进行切断;4、钻孔:采用铣床对步骤三中的毛坯件进行钻孔;5、装置准备:准备一种轴类零件加工装置;步6、车削外圆:将待加工的轴放入到夹持部处,当铣刀车削外圆完毕后,顶杆会使得气囊放气;关闭转动部;7、键槽加工:加工部朝着轴的方向运动,进而在轴的内孔壁上加工出键槽。本方案在加工轴的时候,不仅能够对轴进行外圆车削还能够对轴进行键槽加工。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ar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milling technology on the machine tool, especially the part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lection: selecting medium carbon steel or medium carbon alloy steel or low carbon gold steel or nitriding steel; 2, blank pretreatment: using press to correct cylindrical blank parts; 3, cut off: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length The blank of step two in step 2 is cut off; 4, drilling: drilling with the milling machine for the blank parts in step 3; 5, preparation of the device: preparing an axle part machining device; step 6, turning the outer circle: the shaft is put to the clamping part, when the milling cutter is turned out, the top rod will deflate the air bag; close the rod and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air bag and close the air; close the air bag and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rod and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air bag and close the air; close the rod and close the air bag to deflate; close the rod and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air bag and close the air; close the air bag and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rod and close the air bag to deflate; close the rod and close the air bag; close the air bag and close the air; close the rod and close the air bag to deflate; close the rod and close the air bag Turning part; 7. Keyway processing: the processing part mov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haft, and then the keyway is machined on the inner hole wall of the shaft. When machining the shaft, the program can not only carry out the circular turning of the shaft, but also do the keyway machining of th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上的铣削
,具体涉及零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轴是机械领域常用的零件,其加工一般采用车床进行外圆车削,车削完毕后,再将其放置到另外的键槽加工处进行键槽加工。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在加工轴的时候,需要用到两台装置,先对轴进行车削然后再进行键槽加工,非常的麻烦且成本高;2、延长了加工时间,且步骤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制造工艺,不仅能够对轴进行外圆车削还能够对轴进行键槽加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零件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材:选取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或低碳含金钢或氮化钢中的一种;步骤二、毛坯预处理:采用压力机对圆柱形的毛坯件进行校正;步骤三、切断:按照所需长度对步骤二中的毛坯进行切断;步骤四、钻孔:采用铣床对步骤三中的毛坯件进行钻孔;将毛坯件对准铣床上的钻头,另一端固定在铣床的夹手处;然后启动铣床,毛坯件朝着钻头运动,当钻头伸入毛坯件1/6~1/2时,夹手处停止将坯件朝着钻头方向送,钻头在形成的轴孔内转动10~20s后,关闭铣床,钻头停止转动;进而形成带孔的轴;步骤五、装置准备:准备一种轴类零件加工装置,该轴类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铣刀、用于夹持轴的夹持部、用于带动夹持部转动的转动部、用于推动铣刀的动力部、用于在轴孔的内壁上加工键槽的加工部;动力部上设有用于夹持铣刀的夹持环,夹持环内壁上设有气囊;加工装置本体内设有在动力部横向运动的过程中向气囊充气的气腔和与气囊接触时使得气囊放气的顶杆;铣刀的上部侧壁上设有齿条,加工装置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启动加工部的液压按钮、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伸出到加工装置本体外的转动杆;步骤六:车削外圆:将待加工的轴放入到夹持部处,夹持部将轴夹持,然后启动转动部,转动部带动夹持部转动,进而带动轴转动;启动动力部,动力部推动铣刀横向移动,进而对轴的外圆车削;铣刀横向移动的过程中,气腔会向气囊内充气,进而使得夹持环将铣刀夹持的更紧;当铣刀车削外圆完毕后,顶杆会使得气囊放气;关闭转动部;步骤七、键槽加工:当铣刀运动到与齿轮啮合的位置的时候,转动转动杆,铣刀向上运动,进而触碰液压按钮,此时加工部启动,加工部朝着轴的方向运动,进而在轴的内孔壁上加工出键槽。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的动力部在推动铣刀朝着转动按钮的方向运动的时候,气腔内的气体会进入到气囊内,夹持环上夹持的轴的外壁紧贴气囊,使得夹持环将轴夹紧;因此铣刀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仅会对轴进行外圆车削,还能够使得夹持部将铣刀夹得更紧。2、本方案中的铣刀在按压转动按钮前,铣刀上的齿条会先与齿轮啮合;待转动按钮按压后,转动转动杆,铣刀向上运动并挤压液压按钮,进而使得液压缸带动加工部对轴进行键槽加工;综上,本方案不仅能够对轴进行外圆车削还能够对轴进行键槽加工。3、本方案采用先切断再钻孔的方式,相比于先钻孔再切断,能够保证孔不会变形。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四中的毛坯件钻孔完毕后,进行高温去毛刺。进一步保证孔内壁的光滑性。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将步骤四中钻孔完毕后的毛坯件放入密封的设备炉内,然后向设备炉内送入氢氧混合气体,采用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设备炉内的混合气体瞬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进而实现对毛坯的外壁和孔的内壁去毛刺。非常简单的实现了对孔内壁的去毛刺,同时还能够顺带对毛坯件的外表面去毛刺。氢氧混合气体爆炸瞬间的温度高达3300℃以上,由于爆炸时间极短,可以使得毛坯件表面和孔内壁上的毛刺被烧掉,而其他部分来不及变化。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四中的毛坯件去毛刺后,采用80~100℃的热水对毛坯件进行清洗。主要是为了将毛坯件表面清洗干净。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六中,对轴车削外圆时,在轴的切削处喷洒切削液。进一步便于对轴外壁进行车削。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对步骤六中的切削液进行收集,将切削液中的碎屑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切削液汽化,然后将汽化后的切削液进行冷却回收。主要是便于对切削液的回收利用,首先将切削液内的碎屑过滤出;由于切削产生的碎屑有大有小,为了保证切削液中无碎屑,再次对切削液进行汽化,保证最后回收的切削液中无任何碎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零件制造工艺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开关门未画出);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夹持环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加工装置本体1、加工腔11、开口111、开关门112、工件腔12、横向滑槽121、气缸122、夹持环1221、第一半环12211、第二半环12212、拉簧12213、气囊12214、转动杆123、手柄1231、齿轮1232、液压按钮124、转动按钮125、顶杆1251、气腔13、活塞131、活塞杆132、吹气管133、吸气管134、换气管135、铣刀2、凸起21、轴3、电机4、拉刀5、液压缸51、出气口6、门杆61、门板本体62、弹簧63、滑动口64、环形圈7、弧形夹持块71、推动液压缸72、红色标记块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零件制造工艺,零件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材:选取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或低碳含金钢或氮化钢中的一种;步骤二、毛坯预处理:采用压力机对圆柱形的毛坯件进行校正;步骤三、切断:按照所需长度对步骤二中的毛坯进行切断;步骤四、钻孔:采用铣床对步骤三中的毛坯件进行钻孔;将毛坯件对准铣床上的钻头,另一端固定在铣床的夹手处,夹手由一个液压缸推动。启动铣床,夹手推动毛坯件朝着钻头运动,当钻头伸入毛坯件1/6~1/2时,夹手处停止推动毛坯件朝着钻头方向运动,钻头在形成的轴孔内转动10~20s后,关闭铣床,钻头停止转动;进而形成带孔的轴。进一步保证轴孔内壁的光滑度。毛坯件钻孔完毕后,进行高温去毛刺;具体为:将步骤四中钻孔完毕后的毛坯件放入密封的设备炉内,然后向设备炉内送入氢氧混合气体,采用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设备炉内的混合气体瞬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进而实现对毛坯的外壁和孔的内壁去毛刺。采用80~100℃的热水对去毛刺后的毛坯件进行清洗。步骤五、装置准备:准备一种轴类零件加工装置,该轴类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1、铣刀2、用于夹持轴的夹持部和用于带动夹持部转动的转动部。夹持部包括环形圈7、弧形夹持块71和两个推动液压缸72,环形圈7与加工腔11的内壁转动连接;推动液压缸72均与环形圈7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两个推动液压缸72沿着环形圈7的中心对称设置;推动液压缸7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夹持块71。非常简单的实现了对轴3的夹持,具体使用的时候,将轴3放置到弧形夹持块71之间,然后启动液压缸51,液压缸51推动相应的弧形夹持块71运动,进而实现对轴3的夹持。本方案中的转动部为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两个沿着输出轴的中心对称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端部均与环形圈7固定连接。加工装置本体1内设有加工腔11、工件腔12和气腔13;加工装置本体1上设有用于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零件制造工艺

【技术保护点】
1.零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材:选取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或低碳含金钢或氮化钢中的一种;步骤二、毛坯预处理:采用压力机对圆柱形的毛坯件进行校正;步骤三、切断:按照所需长度对步骤二中的毛坯进行切断;步骤四、钻孔:采用铣床对步骤三中的毛坯件进行钻孔;将毛坯件对准铣床上的钻头,另一端固定在铣床的夹手处;然后启动铣床,毛坯件朝着钻头运动,当钻头伸入毛坯件1/6~1/2时,夹手处停止将坯件朝着钻头方向送,钻头在形成的轴孔内转动10~20s后,关闭铣床,钻头停止转动;进而形成带孔的轴;步骤五、装置准备:准备一种轴类零件加工装置,该轴类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铣刀、用于夹持轴的夹持部、用于带动夹持部转动的转动部、用于推动铣刀的动力部、用于在轴孔的内壁上加工键槽的加工部;动力部上设有用于夹持铣刀的夹持环,夹持环内壁上设有气囊;加工装置本体内设有在动力部横向运动的过程中向气囊充气的气腔和与气囊接触时使得气囊放气的顶杆;铣刀的上部侧壁上设有齿条,加工装置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启动加工部的液压按钮、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伸出到加工装置本体外的转动杆;步骤六:车削外圆:将待加工的轴放入到夹持部处,夹持部将轴夹持,然后启动转动部,转动部带动夹持部转动,进而带动轴转动;启动动力部,动力部推动铣刀横向移动,进而对轴的外圆车削;铣刀横向移动的过程中,气腔会向气囊内充气,进而使得夹持环将铣刀夹持的更紧;当铣刀车削外圆完毕后,顶杆会使得气囊放气;关闭转动部;步骤七、键槽加工:当铣刀运动到与齿轮啮合的位置的时候,转动转动杆,铣刀向上运动,进而触碰液压按钮,此时加工部启动,加工部朝着轴的方向运动,进而在轴的内孔壁上加工出键槽。...

【技术特征摘要】
1.零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材:选取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或低碳含金钢或氮化钢中的一种;步骤二、毛坯预处理:采用压力机对圆柱形的毛坯件进行校正;步骤三、切断:按照所需长度对步骤二中的毛坯进行切断;步骤四、钻孔:采用铣床对步骤三中的毛坯件进行钻孔;将毛坯件对准铣床上的钻头,另一端固定在铣床的夹手处;然后启动铣床,毛坯件朝着钻头运动,当钻头伸入毛坯件1/6~1/2时,夹手处停止将坯件朝着钻头方向送,钻头在形成的轴孔内转动10~20s后,关闭铣床,钻头停止转动;进而形成带孔的轴;步骤五、装置准备:准备一种轴类零件加工装置,该轴类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铣刀、用于夹持轴的夹持部、用于带动夹持部转动的转动部、用于推动铣刀的动力部、用于在轴孔的内壁上加工键槽的加工部;动力部上设有用于夹持铣刀的夹持环,夹持环内壁上设有气囊;加工装置本体内设有在动力部横向运动的过程中向气囊充气的气腔和与气囊接触时使得气囊放气的顶杆;铣刀的上部侧壁上设有齿条,加工装置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启动加工部的液压按钮、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伸出到加工装置本体外的转动杆;步骤六:车削外圆:将待加工的轴放入到夹持部处,夹持部将轴夹持,然后启动转动部,转动部带动夹持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文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新区神台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