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31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包括带有内腔的反应釜体,反应釜体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一端贯穿反应釜体顶部外壁并延伸至内腔中,驱动轴上连接有搅拌叶,反应釜体侧壁上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用于驱动反应釜体转动的转动组件,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并带动搅拌叶对加入到反应釜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反应釜体自身转动,与搅拌叶的内部搅拌配合作用下,反应釜体本身转动促进反应,同时反应釜体自身转动会使内部物料产生离心作用,免去了将反应得到的茶氨酸粗制品送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脱料,节约了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约了生产时间,延长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A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action kettle, including a reaction kettle with an inner cavity. A driving motor is provided at the top of the reactor body. The driving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One end of the driv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out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reactor body and extends into the inner cavity. The driv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blade. The side wall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The fixed block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component for driving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to rotate, driving the motor driving the driving shaft to rotate and stirring the mixing leaf to the material added to the reactor body.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rotating component,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rotates itself, and under the mixing and mixing 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stirring lea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is made. The body rotation promotes the rea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ction of the body of the autoclave will cause the centrifugal effect of the internal material, and the process is sav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oduction time are sav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茶氨酸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焦谷氨酸物料和无水乙胺物料按质量比投入反应釜中,在密闭状态下,在搅拌状态下升温,温度控制在30℃~55℃之间,压力在2Mpa~4.5Mpa之间,在反应釜中充分反应得到茶氨酸粗制品,现有的反应釜搅拌效率低,导致焦谷氨酸物料和无水乙胺物料在反应釜内部的反应时间过程通常需要70至80小时,促进反应的效果差,整体反应时间过长使反应釜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反应釜易老化,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在反应结束后,还需要将茶氨酸粗制品送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脱料,再送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才能得到茶氨酸精品,步骤复杂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促反应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步骤简单的反应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带有内腔的反应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反应釜体顶部外壁并延伸至内腔中,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叶,所述反应釜体侧壁上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反应釜体转动的转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驱动轴转动并带动搅拌叶对加入到反应釜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促进反应正常进行,同时在设置于固定块上的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反应釜体自身转动,该设置相对比现有技术,好处在于与搅拌叶的内部搅拌配合作用下,反应釜体本身转动促进反应的正常进行,同时反应釜体自身转动会使内部物料产生离心作用,免去了将反应得到的茶氨酸粗制品送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脱料,节约了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约了生产时间,延长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效率高、促反应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步骤简单的反应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块顶部的内固定架和设置在内固定架远离反应釜体一侧的外固定架,所述外固定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与内固定架连接,所述外固定架和反应釜体底部之间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与外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反应釜体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在外固定架上的旋转电机驱动作用下,转动轴转动并带动内固定架转动,内固定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同时带动反应釜体跟着转动,反应釜体底部通过转动柱与外固定架转动连接,促使反应釜体内部物料离心运动并加快反应速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釜体外侧壁与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储存离心脱料物料的脱料夹层,所述反应釜体内壁上设置有表面带有渗透孔的渗透板,所述脱料夹层和内腔通过渗透孔相互连通。优选为:所述反应釜体底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一端与脱料夹层连通。优选为: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料的开关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料夹层的设置用于当反应釜体离心转动时,内腔中脱出的物料经设置在反应釜体内壁上的渗透板表面渗透孔渗入到脱料夹层中,经一端与脱料夹层连通的排料管排出,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阀门来控制脱出物料的排出,结构简单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方向和驱动电机的驱动方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反应釜体自身转动方向与搅拌叶的转动方向相反,进一步促进了内腔中的物料反应加快,减少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避免反应釜体长时间持续运行,增长反应釜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体2、驱动电机3、驱动轴4、搅拌叶5、固定块6、内固定架7、旋转电机8、旋转轴9、外固定架10、转动柱11、脱料夹层12、渗透板13、渗透孔14、内腔15、排料管16、开关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带有内腔14的反应釜体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体1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远离驱动电机2的一端贯穿反应釜体1顶部外壁并延伸至内腔14中,所述驱动轴3上连接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叶4,所述反应釜体1侧壁上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反应釜体1转动的转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2的驱动作用下,驱动轴3转动并带动搅拌叶4对加入到反应釜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促进反应正常进行,同时在设置于固定块5上的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反应釜体1自身转动,该设置相对比现有技术,好处在于与搅拌叶4的内部搅拌配合作用下,反应釜体1本身转动促进反应的正常进行,同时反应釜体1自身转动会使内部物料产生离心作用,免去了将反应得到的茶氨酸粗制品送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脱料,节约了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约了生产时间,延长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效率高、促反应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步骤简单的反应釜。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块5顶部的内固定架6和设置在内固定架6远离反应釜体1一侧的外固定架9,所述外固定架9上设置有旋转电机7,所述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远离旋转电机7的一端与内固定架6连接,所述外固定架9和反应釜体1底部之间设置有转动柱10,所述转动柱10的一端与外固定架9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反应釜体1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在外固定架9上的旋转电机7驱动作用下,转动轴8转动并带动内固定架6转动,内固定架6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同时带动反应釜体1跟着转动,反应釜体1底部通过转动柱10与外固定架9转动连接,促使反应釜体1内部物料离心运动并加快反应速率。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体1外侧壁与内腔14之间设置有用于储存离心脱料物料的脱料夹层11,所述反应釜体1内壁上设置有表面带有渗透孔13的渗透板12,所述脱料夹层11和内腔14通过渗透孔13相互连通。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体1底部设置有排料管15,所述排料管15的一端与脱料夹层11连通。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排料管1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料的开关阀门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料夹层11的设置用于当反应釜体1离心转动时,内腔14中脱出的物料经设置在反应釜体1内壁上的渗透板12表面渗透孔13渗入到脱料夹层11中,经一端与脱料夹层11连通的排料管15排出,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阀门16来控制脱出物料的排出,结构简单可靠。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电机7的驱动方向和驱动电机2的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包括带有内腔(14)的反应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远离驱动电机(2)的一端贯穿反应釜体(1)顶部外壁并延伸至内腔(14)中,所述驱动轴(3)上连接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叶(4),所述反应釜体(1)侧壁上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反应釜体(1)转动的转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带有内腔(14)的反应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远离驱动电机(2)的一端贯穿反应釜体(1)顶部外壁并延伸至内腔(14)中,所述驱动轴(3)上连接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叶(4),所述反应釜体(1)侧壁上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反应釜体(1)转动的转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块(5)顶部的内固定架(6)和设置在内固定架(6)远离反应釜体(1)一侧的外固定架(9),所述外固定架(9)上设置有旋转电机(7),所述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远离旋转电机(7)的一端与内固定架(6)连接,所述外固定架(9)和反应釜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瑞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