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961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7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包括储油管、电极、内雾化芯组件,内雾化芯组件包括芯壳体,以及通过内隔圈安装在芯壳体内部的芯柱,芯柱一端安装有孔盘,孔盘表面均匀设置有四个分棉线孔,分棉线孔贯穿孔盘连接有通管,芯柱表面螺旋设置有陶瓷螺纹翅片,陶瓷螺纹翅片缠绕有四旋吸油棉,四旋吸油棉中心设置有电阻丝,且四旋吸油棉和芯柱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雾流孔,芯柱内部设置有汇流腔,汇流腔内部设置有吸雾管,吸雾管和汇流腔连通处设置有微米过滤层。

A high efficient atomizing component that can reduce residu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efficient atomizing component which can reduce the residue, including the oil storage tube, the electrode and the inner nebulization core component, the inner atomizing core component includes the core shell, and the core column installed inside the core shell through the inner diaphragm, one end of the core column is equipped with a hole disc, and four cotton thread holes ar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hole plate, and the cotton wire is divided. The hole penetration hole disc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ough tube, the core column surface spiral is set with the ceramic thread fin, the ceramic thread fin is entangled with four rotating oil sucking cotton, the four rotary oil absorption cotton center is set with the resistance wir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four rotary oil absorbing cotton and the core column is set with a fog flow hole, the inner of the core column is set with a flow chamber,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confluence cavity is set with a mist suction tube. A micron filter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suction tube and the confluence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具体为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
技术介绍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主要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出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来,电子烟由锂电池、雾化器与烟弹所组成的仿香烟装置,透过雾化器将含有尼古丁成分的液体打成雾气,直接吸入但是过程中不产生烟雾,电子烟没有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生产商也认为电子烟没有弥漫或缭绕的二手烟,而在电子烟中雾化器的组成结构是决定电子烟质量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的电子烟的雾化都是简单的电阻丝和吸油棉的简单构成,电阻丝的简单绕置使得在雾化时烟油的局部温度不同雾化充分,残留物较多,同时由于温度的不同,容易产生有有害物质的副反应也较多;申请号为201410631130.0的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导液体以及缠绕在该导液体上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包括细长的主体以及多数个凸起,所述多数个凸起间隔的布置与该细长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且每一凸起至少局部的嵌入到导液体中,通过凸起增加的发热元件和导液体的接触面积,并不能有效的改变其局部温度的变化,由于吸油棉的整体性,其吸油棉上的温度变化程度不同,导致雾化结果不同,从而造成残留和二次雾化产生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包括储油管、电极、内雾化芯组件,所述内雾化芯组件包括芯壳体,以及通过内隔圈安装在芯壳体内部的芯柱,所述芯柱一端安装有孔盘,所述孔盘表面均匀设置有四个分棉线孔,所述分棉线孔贯穿孔盘连接有通管,所述芯柱表面螺旋设置有陶瓷螺纹翅片,所述陶瓷螺纹翅片缠绕有四旋吸油棉,所述四旋吸油棉中心设置有电阻丝,且所述四旋吸油棉和芯柱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雾流孔,所述芯柱内部设置有汇流腔,所述汇流腔内部设置有吸雾管,所述吸雾管和汇流腔连通处设置有微米过滤层;所述孔盘嵌装在内圈底座上,且所述内圈底座固定安装在内隔圈内壁上,所述内隔圈和芯壳体之间设置有滤化腔,所述滤化腔内部设置有电热孔板,且所述电热孔板的内外表面包附有纤维棉。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隔圈和内雾化芯组件通过固定圈安装在储油管内壁上,所述内圈底座底部螺旋连接有接底座,所述接底座连接在电极上,所述电极安装在储油管侧表面中间,所述储油管顶部设置有密封盖,且所述内雾化芯组件通过出烟管连接有密封盖。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滤化腔底部通过油路孔连接有油腔。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四旋吸油棉分别穿过通管安装在分棉线孔中,且所述四旋吸油棉中的电阻丝穿过内圈底座电性连接有接底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芯柱顶部通过固位圈安装在内隔圈内壁上,且所述吸雾管固定安装在固位圈上,所述固位圈中间设置有和吸雾管相同直径的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改变内雾化芯组件的电阻丝和吸油棉在芯柱上的安装结构,同时采用陶瓷螺纹翅片作为吸油棉的缠绕支撑,并通过四旋吸油棉和雾流孔实现雾化烟气的均匀流通,四旋吸油棉能够有效的增加棉体和油的接触面积,多层分布的雾流孔能够加快烟气的扩散,其中位于四旋吸油棉内部的电阻丝和四旋吸油棉呈相同形状的绕置,增加其加热面积,使得烟油雾化的更加彻底,不同温度下的烟油产生的副反应造成烟油的不完全雾化,产生较多的残留,进入滤腔中的烟油通过经过纤维棉的过滤,同时由电热孔板进行预热,使得进入吸油棉中的烟油达到理想的雾化温度,雾化时电热丝提供的热量更小,电阻丝的使用寿命更长,雾化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芯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油管;3-电极;4-接底座;5-密封盖;6-油腔;7-固定圈;8-油路孔;9-内雾化芯组件;901-芯壳体;902-出烟管道;903-滤化腔;904-纤维棉;905-电热孔板;906-陶瓷螺圈翅片;907-固位圈;908-内隔圈;909-四旋吸油棉;910-电阻丝;911-芯柱;912-雾流孔;913-汇流腔;914-吸雾管;915-微米过滤层;916-内圈底座;917-孔盘;918-分棉线孔;919-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包括储油管1、电极3、内雾化芯组件9,所述内雾化芯组件9包括芯壳体901,以及通过内隔圈908安装在芯壳体901内部的芯柱911,所述芯柱911一端安装有孔盘917,所述孔盘917表面均匀设置有四个分棉线孔918,所述分棉线孔918贯穿孔盘917连接有通管919,所述芯柱911表面螺旋设置有陶瓷螺纹翅片906,所述陶瓷螺纹翅片906缠绕有四旋吸油棉909,所述四旋吸油棉909中心设置有电阻丝910,所述四旋吸油棉909分别穿过通管919安装在分棉线孔918中,且所述四旋吸油棉909中的电阻丝910穿过内圈底座916电性连接有接底座4;本技术的四旋吸油棉909本质是由四根吸油棉线绕置在一起,并且通过孔盘917上的分棉线孔918分线同时分别绕置在陶瓷螺纹翅片906上,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吸油性,同时保持吸油的均匀性,便于电阻丝910的均匀加热,从而达到高效雾化的效果。所述四旋吸油棉909和芯柱911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雾流孔912,所述芯柱911内部设置有汇流腔913,所述汇流腔913内部设置有吸雾管914,所述吸雾管914和汇流腔913连通处设置有微米过滤层915,通过汇流腔913进行油烟雾气的汇集,同时转入吸雾管914中,并通过微米过滤层915的过滤,过滤掉大分子颗粒,使得烟油雾化过程吸食过程中的残留量减少,更加健康;所述孔盘917嵌装在内圈底座916上,且所述内圈底座916固定安装在内隔圈908内壁上,所述内隔圈908和芯壳体1之间设置有滤化腔903,所述滤化腔903内部设置有电热孔板905,且所述电热孔板905的内外表面包附有纤维棉904,所述滤化腔903底部通过油路孔8连接有油腔6,所述电热孔板905和电阻丝910电性连接在一起,其电阻不同,使得电热孔板905达到一定预热状态,电热孔板905两侧包附的纤维棉904通过电热孔板905上的孔洞连接在一起,进行加热的同时,实现更有效的过滤,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所述内隔圈908和内雾化芯组件9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包括储油管(1)、电极(3)、内雾化芯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雾化芯组件(9)包括芯壳体(901),以及通过内隔圈(908)安装在芯壳体(901)内部的芯柱(911),所述芯柱(911)一端安装有孔盘(917),所述孔盘(917)表面均匀设置有四个分棉线孔(918),所述分棉线孔(918)贯穿孔盘(917)连接有通管(919),所述芯柱(911)表面螺旋设置有陶瓷螺纹翅片(906),所述陶瓷螺纹翅片(906)缠绕有四旋吸油棉(909),所述四旋吸油棉(909)中心设置有电阻丝(910),且所述四旋吸油棉(909)和芯柱(911)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雾流孔(912),所述芯柱(911)内部设置有汇流腔(913),所述汇流腔(913)内部设置有吸雾管(914),所述吸雾管(914)和汇流腔(913)连通处设置有微米过滤层(915);所述孔盘(917)嵌装在内圈底座(916)上,且所述内圈底座(916)固定安装在内隔圈(908)内壁上,所述内隔圈(908)和芯壳体(901)之间设置有滤化腔(903),所述滤化腔(903)内部设置有电热孔板(905),且所述电热孔板(905)的内外表面包附有纤维棉(9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残留的高效雾化组件,包括储油管(1)、电极(3)、内雾化芯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雾化芯组件(9)包括芯壳体(901),以及通过内隔圈(908)安装在芯壳体(901)内部的芯柱(911),所述芯柱(911)一端安装有孔盘(917),所述孔盘(917)表面均匀设置有四个分棉线孔(918),所述分棉线孔(918)贯穿孔盘(917)连接有通管(919),所述芯柱(911)表面螺旋设置有陶瓷螺纹翅片(906),所述陶瓷螺纹翅片(906)缠绕有四旋吸油棉(909),所述四旋吸油棉(909)中心设置有电阻丝(910),且所述四旋吸油棉(909)和芯柱(911)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雾流孔(912),所述芯柱(911)内部设置有汇流腔(913),所述汇流腔(913)内部设置有吸雾管(914),所述吸雾管(914)和汇流腔(913)连通处设置有微米过滤层(915);所述孔盘(917)嵌装在内圈底座(916)上,且所述内圈底座(916)固定安装在内隔圈(908)内壁上,所述内隔圈(908)和芯壳体(901)之间设置有滤化腔(903),所述滤化腔(903)内部设置有电热孔板(905),且所述电热孔板(90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勇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