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447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头连接器包括前壳组件及后壳体。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设置于前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屏蔽模组。屏蔽模组包括绝缘座和固设于绝缘座的屏蔽件。前壳体具有上弯折部及下弯折部。后壳体具有与上弯折部对应的上固定孔及与下弯折部对应的下固定孔,上弯折部用以与上固定孔相对接,下弯折部用以与下固定孔相对接,从而将前壳组件连接于后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头连接器提升前壳组件与后壳体组装的机械强度,避免插头连接器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提升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来与插座连接器电性导通的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插头对接连接器和插座对接连接器一般用于线对线、板对线、板对板等的电性对接。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插头连接器中具有前壳体及后壳体,插头连接器的许多内部组件,分别设置在前壳体以及后壳体中以固定位置,并且由前壳体及后壳体提供保护的功能。已知插头连接器中的前壳体及后壳体均为金属,一种习知的作法是利用塑胶件将前壳体与于后壳体组装在一起。这样的组装方式除了有组装密合度不佳、组装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外,当插头连接器经过多次使用上的插拔后,会让前铁壳与后铁壳之间发生晃动,导致发生松脱的状况。当前铁壳与后铁壳松脱时,很容易会拉扯到插头连接器内部的电路板、缆线等组件,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是短路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插头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部组件可以稳固组装的插头连接器。本技术的插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至插座连接器,并且与连接的插座连接器电性导通。插头连接器包括前壳组件以及后壳体。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设置于前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与绝缘本体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插头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至插座连接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导通,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与所述绝缘本体配合的屏蔽模组,所述屏蔽模组包括绝缘座和固设于所述绝缘座的屏蔽件,所述前壳体具有一上弯折部及一下弯折部;以及后壳体,具有与所述上弯折部对应的上固定孔及与所述下弯折部对应的下固定孔,所述上弯折部用以与所述上固定孔相对接,所述下弯折部用以与所述下固定孔相对接,从而将所述前壳组件连接于所述后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至插座连接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导通,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与所述绝缘本体配合的屏蔽模组,所述屏蔽模组包括绝缘座和固设于所述绝缘座的屏蔽件,所述前壳体具有一上弯折部及一下弯折部;以及后壳体,具有与所述上弯折部对应的上固定孔及与所述下弯折部对应的下固定孔,所述上弯折部用以与所述上固定孔相对接,所述下弯折部用以与所述下固定孔相对接,从而将所述前壳组件连接于所述后壳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折部及下弯折部为凸肋,所述上固定孔及下固定孔为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与所述凸肋的形状配合,使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肋形成稳固对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折部及下弯折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上固定孔及下固定孔的开孔延伸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件定义出连接方向,所述插头连接器沿所述连接方向连接至所述插座连接器,所述上弯折部及下弯折部的延伸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