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金属双侧链牙和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2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侧链牙,其中即使拉链接收侧向拉力等,在结合牙包上形成的结合凸部也难于变形,由此确保良好的结合强度,并且当抵靠拉链带压紧链牙时,能够防止结合牙包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属双侧链牙(1)包括:结合牙包(10)、胴体部(20)和一对左右牙腿部(30a、30b)。该结合牙包(10)包括:薄平板部(11);在薄平板部(11)的左右方向上、在中心部处突出的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13),其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11)起、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并且与胴体部(20)成整体;以及结合凹部(14),其形成为由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13)和胴体部(20)围绕。每个左右升高部(13)均具有倾斜部(13a),该倾斜部(13a)从前边缘(13c)起朝向胴体部(20)倾斜,使得该倾斜部(13a)升起。左右倾斜部(13a)的每个内部面的部分以面结合方式与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面的部分成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拉链的金属双侧链牙,在其前后表面上均具 有结合凸部和结合凹部。
技术介绍
拉链已经广泛应用于袋等的开口,以便打开/闭合袋等。作为这种 拉链中之一,已知其中在拉链牙链上布置两个拉头使得它们的头部彼 此相对或者它们的底部彼此相对的拉链,由此即使当拉头沿着链牙行 在向前和向后的任一方向上滑动时均能打开/闭合拉链牙链。双侧链牙用在具有两个拉头的拉链中。这种双侧链牙构造成使得 其结合牙包相对于其前面和后面(在滑动方向上前和后)成形为对称 形状,以便当拉头相对于链牙行向前或向后滑动时提供在每个方向上 没有差别的拉头的操作感觉。特别地,具有良好强度、外观、耐用性 和挠性等的金属双侧链牙用在使用结实织物的衣物、袋等的开口中。在曰本技术申请公开No.l-80012 (专利文献l)、中国实用新 型申请公告No.2170665Y (专利文献2)等中已经/>开了双侧链牙的 实例。如图10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双侧链牙51包括结合牙包 52、设置在结合牙包52的后端侧处的胴体部53、以及延伸到胴体部 53的后端侧的一对左右牙腿部54a、 54b。结合牙包52包括比胴体部53更薄的平板部52a、从平板部52a 的前后面突出的结合凸部52b、设置在链牙51的左右侧边缘上并且从 胴体部53起向前突出的左右突出边缘部52c、以及在结合凸部52b和 胴体部53之间形成的结合凹部52d。在专利文献1的双侧链牙51中, 当通过挤压模制链牙51时,通过成形比平板部52a高的结合凸部52b 而获得其结合强度的提高。在该情况下,为了以预定形状提供突出较高的结合凸部52b,需要使用围绕结合凸部52b的厚度。为此目的,设置在结合牙包52上的 左右突出边缘部52c形成有它们有限的从胴体部53突出的长度,并且 结合凸部52b和左右突出边缘部52c彼此分开设置。而且,结合凹部 52d的底面的高度设定为与平板部52a的前后面相同的高度,并且在 结合凸部52b的前端侧处i殳置该平板部52a。才艮据专利文献1,平板部52a的前端面52e在左右方向上形成得 宽且平。从而,通过构造使用专利文献l的双侧链牙51的拉链,当结 合链牙时牙链宽度能够减小,以便获得具有良好外观的拉链。另一方面,如图11和12所示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双侧链牙61 如图8和9所示那样包括结合牙包62、胴体部63、以及一对左右牙腿 部64a、 64b。结合牙包62具有较薄地形成的平板部62a、设置在平板 部62a和胴体部63之间的倾斜部62b、以及中心凸部62c和从平板部 62a的前后表面突出的左右凸部62d。中心凸部62ci殳置在平板部62a的前端侧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 前、后、左和右侧中每个侧面均由斜面形成,使得底部扩张。在链牙 61的左右侧边缘内部以及在中心凸部62c和倾斜部62b之间设置左右 凸部62d,而其周面形成为锥形构造。特别地,左右凸部62d构造成 使得在前端侧上的边缘与中心凸部62c的边缘进行线接触,而其后端 进入倾斜部62b内。在专利文献2的双侧链牙61中,在中心凸部62c、左右凸部62d 和倾斜部62b之间形成结合凹部62e。而且,每个左右凸部62d的在 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的高度i殳定得大于胴体部63,并且中心凸部 62c的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的高度设定得大于每个左右凸部62d。 因为在构造有专利文献2的双侧链牙61的拉链中,中心凸部62c和左 右凸部62d的高度设定得高于胴体部63,左右链牙61能够牢固地彼 此结合。在用于专利文献l中描述的拉链的双侧链牙51中(参见图7、10), 独立于胴体部53和左右突出边缘部52c地在平板部52的前后表面上 突出地设置结合凸部52b。假定拉链构造成使用专利文献1的双侧拉链51。在该情况下,如果当链牙51在结合中时拉链链牙51接收诸如 侧向拉力之类的外力,则独立的结合凸部52b可能由其应力而变形或 缺损。另外,结合凸部52b容易钩在结合凸部52b和配合链牙的突出 边缘部52c之间,由此提供结合强度会下降的可能性。当该专利文献1的双侧链牙51安装到拉链带上时,该拉链带插入 在左右牙腿部54a和54b之间,同时左右牙腿部54a、 54b以预定角 度打开,并随后向内压紧牙腿部54a、 54b,使得链牙成功地以预定间 距植入到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分上。然而,当以此方式压紧链牙51 的左右牙腿部54a、 54b时,该左右牙腿部54a、 54b塑性变形从而保 持拉链带,同时链牙51的结合牙包52,特别是,左右突出边缘部52c 变形使得它们向外扩张。因此,存在当构造拉链时会影响链牙51的结 合状态、结合强度等的担心。而且,因为专利文献1的双侧链牙51提供有在结合凸部52b的前 端侧上形成的平板部52a,所以当打开或闭合拉链时滑动阻力大,由 此拉链的操作感觉沉重。另外,可以在结合凸部52b的前端侧上形成 平板部52a。在该情况下,例如,当用户触碰链牙4亍时,他或她能够 感到平板部52a从结合牙包52突出,从而存在提高链牙行接触感觉等 的空间。另一方面,用于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拉链的双侧链牙61构造成 使得中心凸部62c和左右凸部62d通过它们的边缘接触,结合凹部62e 的周壁未连续形成j吏得其在中心凸部62c和左右凸部62d之间中断。 从而,中心凸部62c和左右凸部62d未形成为彼此支撑,而是基本上 独立地提供中心凸部62c和左右凸部62d。为此原因,专利文献2的链牙61具有如下这种问题当拉链构造 有链牙时,与专利文献l的情况一样, 一旦结合链牙61,当链牙接收 侧向拉力等时,中心凸部62c可能变形或缺损,由此损害其结合强度。 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双侧链牙61中,当压紧左右牙腿部64a、 64b 从而安装链牙到拉链带上时,在其外部设置的左右凸部62d和平板部 62a可能会变形,使得它们向外扩张,与专利文献l的情况一样。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双侧链牙61中,平板部62a也设置在中心 凸部62c的前端侧上。从而,当打开或闭合构造有双侧链牙61的拉链 时,大的滑动阻力施加给拉头,使得拉头的操作感觉变得沉重,由此 恶化链牙行的接触感觉,这是一个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已经完成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金属双侧链牙,其中即使拉链接收侧向拉力等,结合牙包 或结合凸部也难于变形或缺损以便确保良好的结合强度,并且当抵靠 拉链带压紧时,能够防止结合牙包变形,并且通过减小拉头的滑动阻 力而能够改善拉头的操作感觉。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双侧链牙,其包括结 合牙包、设置在结合牙包后端侧上的胴体部、以及延伸到胴体部的后 端侧的一对左右牙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牙包包括薄平板部, 其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厚度小于胴体部的厚度;在薄平板部的 左右方向上、在中心部处、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突出的结合凸部; 左右升高部,其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起、在 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并且延伸到胴体部以便与胴体部成整体; 以及结合凹部,其形成为由结合凸部、左右升高部和胴体部围绕,每 个左右升高部均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从升高部的结合凸部侧上的前 边缘起朝向胴体部倾斜,使得该倾斜部相对于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双侧链牙,其包括:结合牙包(10)、设置在结合牙包(10)的后端侧上的胴体部(20)、以及延伸到胴体部(20)的后端侧的一对左右牙腿部(30a、30b), 结合牙包(10)包括:薄平板部(11),该薄平板部(11)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厚度小于胴体部(20)的厚度;在薄平板部(11)的左右方向上、在中心部处、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突出的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13、43),其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11)起、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并且延伸到胴体部(20)以便与胴体部(20)成整体;以及结合凹部(14),其形成为由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13、43)和胴体部(20)围绕,其特征在于, 每个左右升高部(13、43)均具有倾斜部(13a、43a),该倾斜部(13a、43a)从升高部(13、43)的结合凸部(12)侧上的前边缘(13c、43c)起朝向胴体部(20)倾斜,使得该倾斜部(13a、43a)相对于薄平板部(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升起,以及 左右倾斜部(13a、43a)的每个内部面的部分以面结合方式与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面的部分成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元大野麻波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