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络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09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纤维络筒机,包括底板、原料辊筒装置、丝线对中板、双齿条组件、丝线导向组件和络筒组件,所述原料辊筒装置包括底轴、支撑轴、螺套、支撑附板、原料辊筒和锥形压套,所述底轴通过螺纹连接在螺套的下端,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在螺套的上端,所述支撑附板卡接在支撑轴上;所述丝线导向组件包括伸缩底座、轴架、下转轴、上转轴、下压紧轮、上压紧轮和半齿齿轮,所述轴架的下端插接连接在伸缩底座内,所述伸缩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下转轴和上转轴,所述上转轴位于下转轴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丝线带动下调节丝线缠绕在络筒组件上的位置;并且能够根据丝线的张力极限调节压紧力的大小,防止丝线断裂。

A kind of fiber wi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machinery, more specifically a fiber winder, which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raw material roller device, a medium plate, a double rack component, a silk thread guiding component and a collaterals assembly. The material roller device includes a bottom shaft, a supporting shaft, a screw sleeve, a supporting and attached plate, a raw roller and a conical sleeve. The bottom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sleeve through a thread. The supporting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sleeve, and the support board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ing shaft; the wire guide assembly comprises a telescopic base, an axle frame, a lower rotating shaft, an upper rotating shaft, a lower press wheel, an upper press wheel and a half tooth gea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In the telescopic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base is rotated to connect the lower rotating shaft and the upper shaft. The upper shaft is located right above the lower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silk thread on the winding assembly under the silk thread, and can prevent the wire line from the size of the compression force according to the Zhang Liji limit of the silk thread. C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络筒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纤维络筒机。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860420.1的一种络丝机,包括机架、放纱盘、络丝筒,机架包括放纱架、络丝架,放纱架包括放纱台、张力架,络丝架包括络丝台、剪切架,张力架上设有张力器,张力架上设有合丝片,合丝片上设有合丝孔,剪切架顶面设有导向轮,剪切架底部设有记长轮,记长轮和导向轮之间设有剪切器,记长轮包括轮体、计数器,络丝台上设有络丝筒和转动马达,络丝台上设有升降板和升降机构,升降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设有导向孔。该技术无法实时调节丝线缠绕位置,并且无法根据丝线的张力极限防止丝线缠绕过程中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络筒机,可以在丝线带动下调节丝线缠绕在络筒组件上的位置;可以碾碎丝线上的杂质,对丝线进行清洁;可以对络丝辊筒进行压紧,并且能够根据丝线的张力极限调节压紧力的大小,从而防止丝线断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纤维络筒机,包括底板、原料辊筒装置、丝线对中板、双齿条组件、丝线导向组件和络筒组件,所述原料辊筒装置包括底轴、支撑轴、螺套、支撑附板、原料辊筒和锥形压套,所述底轴通过螺纹连接在螺套的下端,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在螺套的上端,所述支撑附板卡接在支撑轴上,所述原料辊筒套接在支撑轴上,所述原料辊筒位于支撑附板的上端,所述锥形压套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轴的上端;所述丝线对中板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双齿条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一个齿条,两个齿条相对设置;所述丝线导向组件包括伸缩底座、轴架、下转轴、上转轴、下压紧轮、上压紧轮和半齿齿轮,所述轴架的下端插接连接在伸缩底座内,所述伸缩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下转轴和上转轴,所述上转轴位于下转轴的正上方,所述下压紧轮固定连接在下转轴上,所述上压紧轮固定连接在上转轴上,所述半齿齿轮固定连接在下转轴或上转轴上,所述半齿齿轮与双齿条组件上的一个齿条结合;所述络筒组件包括电动机、轴套、络丝辊筒和轴套上端盖,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在电动机的传动轴上,所述络丝辊筒套接在轴套上,所述轴套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轴套上端盖;所述底轴、丝线对中板、双齿条组件、伸缩底座和电动机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纤维络筒机,所述锥形压套的上端直径大于锥形压套的下端直径,所述锥形压套的上端直径大于原料辊筒的内径,所述所述锥形压套的下端直径小于原料辊筒的内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纤维络筒机,所述轴套上端盖包括压紧盘、弹簧和上盖板,所述压紧盘的上端通过焊接均匀连接多个弹簧,多个弹簧的上端焊接连接上盖板,所述压紧盘与轴套间隙配合,所述轴套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上盖板中心处的螺纹通孔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纤维络筒机,所述原料辊筒装置的轴线和络筒组件的轴线共面,所述丝线对中板圆形通孔的轴线位于原料辊筒装置的轴线和络筒组件的轴线组成的平面内。本技术一种纤维络筒机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纤维络筒机,设置有丝线导向组件,可以在丝线带动下调节丝线缠绕在络筒组件上的位置;并且通过下压紧轮和上压紧轮,可以碾碎丝线上的杂质,对丝线进行清洁;设置有轴套上端盖,可以对络丝辊筒进行压紧,并且可以根据丝线的张力极限调节压紧力的大小,从而防止丝线断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原料辊筒装置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丝线导向组件半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丝线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络筒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轴套上端盖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原料辊筒装置2;底轴2-1;支撑轴2-2;螺套2-3;支撑附板2-4;原料辊筒2-5;锥形压套2-6;丝线对中板3;双齿条组件4;丝线导向组件5;伸缩底座5-1;轴架5-2;下转轴5-3;上转轴5-4;下压紧轮5-5;上压紧轮5-6;半齿齿轮5-7;络筒组件6;电动机6-1;轴套6-2;络丝辊筒6-3;轴套上端盖6-4;压紧盘6-4-1;弹簧6-4-2;上盖板6-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2、3、4、5、6、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纤维络筒机,包括底板1、原料辊筒装置2、丝线对中板3、双齿条组件4、丝线导向组件5和络筒组件6,所述原料辊筒装置2包括底轴2-1、支撑轴2-2、螺套2-3、支撑附板2-4、原料辊筒2-5和锥形压套2-6,所述底轴2-1通过螺纹连接在螺套2-3的下端,所述支撑轴2-2转动连接在螺套2-3的上端,所述支撑附板2-4卡接在支撑轴2-2上,所述原料辊筒2-5套接在支撑轴2-2上,所述原料辊筒2-5位于支撑附板2-4的上端,所述锥形压套2-6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轴2-2的上端;所述丝线对中板3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双齿条组件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一个齿条,两个齿条相对设置;所述丝线导向组件5包括伸缩底座5-1、轴架5-2、下转轴5-3、上转轴5-4、下压紧轮5-5、上压紧轮5-6和半齿齿轮5-7,所述轴架5-2的下端插接连接在伸缩底座5-1内,所述伸缩底座5-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下转轴5-3和上转轴5-4,所述上转轴5-4位于下转轴5-3的正上方,所述下压紧轮5-5固定连接在下转轴5-3上,所述上压紧轮5-6固定连接在上转轴5-4上,所述半齿齿轮5-7固定连接在下转轴5-3或上转轴5-4上,所述半齿齿轮5-7与双齿条组件4上的一个齿条结合;所述络筒组件6包括电动机6-1、轴套6-2、络丝辊筒6-3和轴套上端盖6-4,所述轴套6-2固定连接在电动机6-1的传动轴上,所述络丝辊筒6-3套接在轴套6-2上,所述轴套6-2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轴套上端盖6-4;所述底轴2-1、丝线对中板3、双齿条组件4、伸缩底座5-1和电动机6-1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使用时,缠绕在原料辊筒2-5上的原料丝线穿过丝线对中板3上端的圆形通孔,压紧在下压紧轮5-5和上压紧轮5-6,丝线的一端缠绕在络丝辊筒6-3上,电动机6-1启动带动轴套6-2旋转,络丝辊筒6-3在轴套上端盖6-4的压力作用下与轴套6-2一同旋转,从而将原料丝线缠绕在络丝辊筒6-3上;丝线经过下压紧轮5-5和上压紧轮5-6之间时,带动下压紧轮5-5和上压紧轮5-6转动,下压紧轮5-5和上压紧轮5-6对丝线上的杂物进行碾碎处理,同时下压紧轮5-5和上压紧轮5-6在转动时带动半齿齿轮5-7旋转,半齿齿轮5-7旋转的同时由于与双齿条组件4啮合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即伸缩底座5-1和轴架5-2相对伸缩滑动,此时可以改变通过下压紧轮5-5和上压紧轮5-6的丝线缠绕在络丝辊筒6-3上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2、3、4、5、6、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锥形压套2-6的上端直径大于锥形压套2-6的下端直径,所述锥形压套2-6的上端直径大于原料辊筒2-5的内径,所述所述锥形压套2-6的下端直径小于原料辊筒2-5的内径;通过旋紧络丝辊筒6-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纤维络筒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络筒机,包括底板(1)、原料辊筒装置(2)、丝线对中板(3)、双齿条组件(4)、丝线导向组件(5)和络筒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辊筒装置(2)包括底轴(2‑1)、支撑轴(2‑2)、螺套(2‑3)、支撑附板(2‑4)、原料辊筒(2‑5)和锥形压套(2‑6),所述底轴(2‑1)通过螺纹连接在螺套(2‑3)的下端,所述支撑轴(2‑2)转动连接在螺套(2‑3)的上端,所述支撑附板(2‑4)卡接在支撑轴(2‑2)上,所述原料辊筒(2‑5)套接在支撑轴(2‑2)上,所述原料辊筒(2‑5)位于支撑附板(2‑4)的上端,所述锥形压套(2‑6)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轴(2‑2)的上端;所述丝线对中板(3)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双齿条组件(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一个齿条,两个齿条相对设置;所述丝线导向组件(5)包括伸缩底座(5‑1)、轴架(5‑2)、下转轴(5‑3)、上转轴(5‑4)、下压紧轮(5‑5)、上压紧轮(5‑6)和半齿齿轮(5‑7),所述轴架(5‑2)的下端插接连接在伸缩底座(5‑1)内,所述伸缩底座(5‑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下转轴(5‑3)和上转轴(5‑4),所述上转轴(5‑4)位于下转轴(5‑3)的正上方,所述下压紧轮(5‑5)固定连接在下转轴(5‑3)上,所述上压紧轮(5‑6)固定连接在上转轴(5‑4)上,所述半齿齿轮(5‑7)固定连接在下转轴(5‑3)或上转轴(5‑4)上,所述半齿齿轮(5‑7)与双齿条组件(4)上的一个齿条结合;所述络筒组件(6)包括电动机(6‑1)、轴套(6‑2)、络丝辊筒(6‑3)和轴套上端盖(6‑4),所述轴套(6‑2)固定连接在电动机(6‑1)的传动轴上,所述络丝辊筒(6‑3)套接在轴套(6‑2)上,所述轴套(6‑2)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轴套上端盖(6‑4);所述底轴(2‑1)、丝线对中板(3)、双齿条组件(4)、伸缩底座(5‑1)和电动机(6‑1)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络筒机,包括底板(1)、原料辊筒装置(2)、丝线对中板(3)、双齿条组件(4)、丝线导向组件(5)和络筒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辊筒装置(2)包括底轴(2-1)、支撑轴(2-2)、螺套(2-3)、支撑附板(2-4)、原料辊筒(2-5)和锥形压套(2-6),所述底轴(2-1)通过螺纹连接在螺套(2-3)的下端,所述支撑轴(2-2)转动连接在螺套(2-3)的上端,所述支撑附板(2-4)卡接在支撑轴(2-2)上,所述原料辊筒(2-5)套接在支撑轴(2-2)上,所述原料辊筒(2-5)位于支撑附板(2-4)的上端,所述锥形压套(2-6)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轴(2-2)的上端;所述丝线对中板(3)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双齿条组件(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一个齿条,两个齿条相对设置;所述丝线导向组件(5)包括伸缩底座(5-1)、轴架(5-2)、下转轴(5-3)、上转轴(5-4)、下压紧轮(5-5)、上压紧轮(5-6)和半齿齿轮(5-7),所述轴架(5-2)的下端插接连接在伸缩底座(5-1)内,所述伸缩底座(5-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下转轴(5-3)和上转轴(5-4),所述上转轴(5-4)位于下转轴(5-3)的正上方,所述下压紧轮(5-5)固定连接在下转轴(5-3)上,所述上压紧轮(5-6)固定连接在上转轴(5-4)上,所述半齿齿轮(5-7)固定连接在下转轴(5-3)或上转轴(5-4)上,所述半齿齿轮(5-7)与双齿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宝莎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