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83692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12:5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可以提高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该方法包括: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

Methods and equipment for non orthogonal transmission of data

The application embodiment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which can improve the throughput of uplink and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The method includes: splitting the transmission blocks into N blocks of incomplete size, N a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a error correcting code for the N block, and a bit block encoded by N; using the same resource in the time domain, frequency domain, space and code domain, the ratio of the N code The special block carries out non orthogonal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多址接入是无线通信物理层核心的技术之一,它使得无线网络设备能区分且同时服务多个终端用户,并减小多址干扰。现有无线通信系统大多采用简单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然而,随着应用场景、终端类型和应用类型的日益丰富,在未来蜂窝网络的演进过程中,终端数目将呈爆炸式增长,现有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蜂窝网络日益提升的容量需求,如已不能满足海量接入、上下行数据传输和频谱效率的持续提升等。随着非正交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希望未来的无线蜂窝网络,如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借助非正交的多址接入技术有效地解决容量需求提升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上下行数据传输吞吐量需求提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可以提高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通过将待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并对该N个码块进行不等纠错能力的纠错编码,使得每个码块的性能表现出差异,接收端可以更容易通过干扰消除的方式来逐步解调数据,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包括: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可选地,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按照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和/或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比特的排列顺序,依次将所述N个编码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为:EBi=总时频资源数*log2(X)其中,X表示对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为:EBi=总时频资源数/F*k*log2(X)其中,F表示扩频因子,k表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X表示对第二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过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该纠错编码方式采用以下编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极化编码方式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大小为2的幂。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可选地,利用相同的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通过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使得每个比特流的性能表现出差异,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为:EBi=总时频资源数*log2(X)其中,X表示对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为:EBi=总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包括: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所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将所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非正交传输所述叠加后的符号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采用伪随机方式,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伪随机方式,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按照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和/或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比特的排列顺序,依次将所述N个编码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利用码本,对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所述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所述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10.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上获取接收信号;通过解调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合并所述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中包括叠加后的符号流;均匀拆分所述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所述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解调所述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采用解伪随机映射方式将所述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或采用解顺序映射方式将所述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所述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包括: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所述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所述M个比特流。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所述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包括:利用码本,对所述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所述M个比特流,所述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所述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徐修强陈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