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88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包括设置在箱体上表面的开合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的与所述开合槽对齐并联通的收放槽,所述收放槽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槽底端面上有两个左右对等设置且用以接电设备的电接头接入的电接凹孔,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箱体右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槽联通的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顶部与所述收放槽左侧联通且所述第三滑移槽与所述第一滑移槽之间联通有第二滑移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接电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接电安全稳定,大大减少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有效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An improved bridge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bridge equipment, which includes an opening groove se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and a receiving and discharging slot arranged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x with the opening slot in which the opening plate can be slipped and left. The bottom face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two or so equal settings and is used for connection. A first slip slot is arranged in the cabinet of the electric connection of the electric device, and the third slip slo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p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x, and the top of the third slip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ide of the discharge slot and the third slip sl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p slot with second slip. The electrical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overall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safe and stable electricity connection, greatly reduced the electric shock accident in the existing life, effectively safeguards people's life safety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
技术介绍
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的结构建造已经越来越复杂,从而对于桥梁的维护也尤为重要,日常桥梁的维护过程中需要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在用电时往往需要外接临时的电箱,现有的电箱的电接凹孔往往直接裸露在外,这样容易进入灰尘、进水等情况,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电接凹孔在插头未接入时就已经带电,这样在插接时容易引发触电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包括设置在箱体上表面的开合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的与所述开合槽对齐并联通的收放槽,所述收放槽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槽底端面上有两个左右对等设置且用以接电设备的电接头接入的电接凹孔,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箱体右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槽联通的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顶部与所述收放槽左侧联通且所述第三滑移槽与所述第一滑移槽之间联通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的顶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接凹孔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接凹孔,所述第二滑移槽的顶端上设置有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接电组件,所述第三滑移槽中的顶部位置处通过轴承可旋动地设置有螺状杆,所述螺状杆上端向上长出所述轴承且固定连接第一斜面齿状轮,所述螺状杆下端与所述第三滑移槽的底端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移槽的顶部位置处在所述第三滑移槽的后端部中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齿状轮配合的第二斜面齿状轮,所述第二斜面齿状轮后端的所述主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圆柱齿状轮,所述圆柱齿状轮与所述第二斜面齿状轮固定连接,所述开合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圆柱齿状轮配合的齿状条,所述第一滑移槽中可滑移地设置有第一接电滑移块,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接凹孔配合连接的第一接电棒,所述第二滑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固定连接且可上下滑移的第二接电滑移块,所述第二接电滑移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接电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二电接凹孔,所述第三滑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电滑移块固定连接且还与所述螺状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三滑移块,所述箱体底端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面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中可拆卸的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马达的外部还设置有护载装置,所述护载装置包括消震块和除热鳍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电组件包括凹孔,所述凹孔中可滑移地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二电接凹孔配合连接的第二接电棒,所述凹孔的左右两端对等设置有导移槽,所述第二接电棒中间的左右两端对等设置有与所述导移槽滑移配合连接的导移块,所述导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导移块固定连接且将所述导移块向下推挤的弹力件,所述第二接电棒下端由于弹力件的作用而长出凹孔外,所述第二接电棒上端通过电线与外部电路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第二接电滑移块和第三滑移块的底端面对齐,所述第二接电滑移块的顶端面低于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的顶端面,所述第二电接凹孔与所述第一接电棒电路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柱齿状轮的厚度与所述齿状条的宽度相同,所述开合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合槽的槽长,所述开合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收放槽的槽长,所述第一滑移槽的深度和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的厚度之差与所述开合槽的槽长相同,所述开合板的外边安装有贴紧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电棒顶部设置有第一斜面部,所述第二接电棒底部设置有第二斜面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震块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设置在所述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的左端和右端均与所述消震块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单独一个马达的运行驱动开合板左右滑移以便实现对电接凹孔进行封闭和打开,同时马达还驱动第二接电滑移块和第一接电滑移块上下滑移以便实现对电接凹孔进行接电和断电操作,在电接凹孔断电时,电接凹孔就处于封闭状态,在电接凹孔接电时,电接凹孔就处于打开状态,增加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避免在不使用状态下,灰尘掉落堆积在电接凹孔中。2.通过在第一接电棒顶部设置第一斜面部,第二接电棒底部设置第二斜面部,从而引导第一接电棒接入第一电接凹孔中配合连接,第二接电棒接入第二电接凹孔中配合连接,避免在配合连接时发生碰撞事故,从而使得第一接电棒和第二接电棒受到损坏,第二接电棒由于弹力件的作用而弹性伸缩设置,在第二接电棒接入第二电接凹孔中配合连接时,增加了配合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为电接凹孔接电的稳定性。3.通过在开合板的外边安装贴紧片,从而增加了在开合板将电接凹孔封闭时的密封性,防止箱体上的水进入到电接凹孔内,而造成氧化损坏,开合板将电接凹孔封闭时开合板的顶端面与箱体表面齐平,从而不会影响箱体的整个外观。4.专利技术的接电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接电安全稳定,大大减少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有效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改进型桥梁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接凹孔处于接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三滑移槽的顶部位置处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开合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接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6所示的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表面的开合槽6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右侧的与所述开合槽6对齐并联通的收放槽7,所述收放槽7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开合板8,所述开合槽6底端面上有两个左右对等设置且用以接电设备的电接头接入的电接凹孔9,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第一滑移槽3,所述箱体1右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槽3联通的第三滑移槽4,所述第三滑移槽4顶部与所述收放槽7左侧联通且所述第三滑移槽4与所述第一滑移槽3之间联通有第二滑移槽5,所述第一滑移槽3的顶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接凹孔9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接凹孔34,所述第二滑移槽5的顶端上设置有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接电组件,所述第三滑移槽4中的顶部位置处通过轴承43可旋动地设置有螺状杆42,所述螺状杆42上端向上长出所述轴承43且固定连接第一斜面齿状轮44,所述螺状杆42下端与所述第三滑移槽4的底端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移槽4的顶部位置处在所述第三滑移槽4的后端部中设置有马达47,所述马达47的主动轴421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齿状轮44配合的第二斜面齿状轮45,所述第二斜面齿状轮45后端的所述主动轴421上还固定设置有圆柱齿状轮46,所述圆柱齿状轮46与所述第二斜面齿状轮45固定连接,所述开合板8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圆柱齿状轮46配合的齿状条461,所述第一滑移槽3中可滑移地设置有第一接电滑移块31,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箱体上表面的开合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的与所述开合槽对齐并联通的收放槽,所述收放槽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槽底端面上有两个左右对等设置且用以接电设备的电接头接入的电接凹孔,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箱体右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槽联通的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顶部与所述收放槽左侧联通且所述第三滑移槽与所述第一滑移槽之间联通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的顶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接凹孔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接凹孔,所述第二滑移槽的顶端上设置有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接电组件,所述第三滑移槽中的顶部位置处通过轴承可旋动地设置有螺状杆,所述螺状杆上端向上长出所述轴承且固定连接第一斜面齿状轮,所述螺状杆下端与所述第三滑移槽的底端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移槽的顶部位置处在所述第三滑移槽的后端部中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齿状轮配合的第二斜面齿状轮,所述第二斜面齿状轮后端的所述主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圆柱齿状轮,所述圆柱齿状轮与所述第二斜面齿状轮固定连接,所述开合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圆柱齿状轮配合的齿状条,所述第一滑移槽中可滑移地设置有第一接电滑移块,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接凹孔配合连接的第一接电棒,所述第二滑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固定连接且可上下滑移的第二接电滑移块,所述第二接电滑移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接电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二电接凹孔,所述第三滑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电滑移块固定连接且还与所述螺状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三滑移块,所述箱体底端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面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中可拆卸的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马达的外部还设置有护载装置,所述护载装置包括消震块和除热鳍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箱体上表面的开合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的与所述开合槽对齐并联通的收放槽,所述收放槽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槽底端面上有两个左右对等设置且用以接电设备的电接头接入的电接凹孔,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箱体右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槽联通的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顶部与所述收放槽左侧联通且所述第三滑移槽与所述第一滑移槽之间联通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的顶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接凹孔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接凹孔,所述第二滑移槽的顶端上设置有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接电组件,所述第三滑移槽中的顶部位置处通过轴承可旋动地设置有螺状杆,所述螺状杆上端向上长出所述轴承且固定连接第一斜面齿状轮,所述螺状杆下端与所述第三滑移槽的底端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移槽的顶部位置处在所述第三滑移槽的后端部中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齿状轮配合的第二斜面齿状轮,所述第二斜面齿状轮后端的所述主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圆柱齿状轮,所述圆柱齿状轮与所述第二斜面齿状轮固定连接,所述开合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圆柱齿状轮配合的齿状条,所述第一滑移槽中可滑移地设置有第一接电滑移块,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接凹孔配合连接的第一接电棒,所述第二滑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电滑移块固定连接且可上下滑移的第二接电滑移块,所述第二接电滑移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接电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二电接凹孔,所述第三滑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电滑移块固定连接且还与所述螺状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三滑移块,所述箱体底端部设置有底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迅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