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high melting point oil. In particula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12 hydroxyl stearic acid, which includes the steps of using lipase to hydrolyze hydrogenated castor oil in the presence of the first organic solvent, second organic solvent and water, in which the lipase is a lipase derived from the genus thermophilic genus, the lipase derived from the genus root Trichoderma, and the lipase from the genus thermophilus. At least two kinds of glycerol ester lipase, the polarity of the first organic solvent is between 4~6, and the polarity of the second polar solvent is less than 1. The method can be hydrolyzed by ordinary lipase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final hydrolysis rate can be improved obviously, and the hydroxyl value of the product is not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法水解高熔点油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脂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法水解高熔点油脂的方法。
技术介绍
12-羟基硬脂酸是一种在12位含有羟基的18碳脂肪酸,分子式为CH3(CH2)5CH(OH)(CH2)10COOH,在室温下呈片状或针状结晶,熔点在82-93℃。由于12-羟基硬脂酸既含有羟基又含有羧基,使其具有特使的化学性质,因此其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可用作塑料生产的中间产物或作为化妆品的原料。12-羟基硬脂酸的主要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蓖麻油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水解,水解得到的蓖麻油酸再进行氢化制备12-羟基硬脂酸,该方法在蓖麻油水解过程中容易使得蓖麻油酸中的羟基和羧基发生酯化反应而聚合,会降低12-羟基硬脂酸的得率,因此该方法一般很少采用。第二种方法是先将蓖麻油进行全氢化,得到氢化蓖麻油之后再通过强碱皂化、强酸酸化而得到12-羟基硬脂酸。该方法虽然可以能够保护羟基不受破坏,但是该方法使用过多的强碱、强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利用酶法进行氢化蓖麻油的水解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关于通过酶法制备12-羟基硬脂酸国内外也有一些报道,主要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2‑羟基硬脂酸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有机溶剂、第二有机溶剂和水的存在下使用脂肪酶水解氢化蓖麻油的步骤;其中,所述脂肪酶为源自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 sp.)的脂肪酶、源自根毛霉菌属(Rhizomucor sp.)的脂肪酶和偏甘油酯脂肪酶中的至少两种;其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极性在4~6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极性小于等于1;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丙酮、氯仿或其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环己烷、正己烷或其混合物;和/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40~60:60~40;和/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羟基硬脂酸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有机溶剂、第二有机溶剂和水的存在下使用脂肪酶水解氢化蓖麻油的步骤;其中,所述脂肪酶为源自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sp.)的脂肪酶、源自根毛霉菌属(Rhizomucorsp.)的脂肪酶和偏甘油酯脂肪酶中的至少两种;其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极性在4~6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极性小于等于1;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丙酮、氯仿或其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环己烷、正己烷或其混合物;和/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40~60:60~40;和/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小于或等于1;和/或优选地,以毫升计的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总添加量与以克计的氢化蓖麻油质量的数值之比为1~8;和/或优选地,氢化蓖麻油与水的重量比为1:1~6,如1:2~4或1:4~5。2.一种水解高熔点油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有机溶剂、第二有机溶剂和水的存在下使用脂肪酶水解高熔点油脂的步骤;其中,所述脂肪酶为源自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sp.)的脂肪酶、源自根毛霉菌属(Rhizomucorsp.)的脂肪酶和偏甘油酯脂肪酶中的至少两种;其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极性在4~6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极性小于等于1;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丙酮、氯仿或其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环己烷、正己烷或其混合物;和/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40~60:60~40;和/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小于或等于1;和/或优选地,以毫升计的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总添加量与以克计的氢化蓖麻油质量的数值之比为1~8;和/或优选地,所述高熔点油脂与水的重量比为1:1~6,如1:2~4或1:4~5;和/或优选地,所述高熔点油脂为熔点在40℃以上的油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甘油酯脂肪酶是源自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sp.)或马拉色霉菌属(Malassezia)的脂肪酶;优选地,所述偏甘油酯脂肪酶是源自沙门柏干酪青霉(Penicilliumcamemberti)的脂肪酶;更优选地,所述偏甘油酯脂肪酶是脂肪酶G50;和/或所述源自嗜热真菌属的脂肪酶是源自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脂肪酶;优选地,所述源自嗜热真菌属的脂肪酶是LipozymeTLIM;和/或所述源自根毛霉菌属的脂肪酶是源自米赫根毛霉(Rhizomucormiehei)的脂肪酶;优选地,所述源自根毛霉菌属的脂肪酶是LipozymeRMIM。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甘油酯脂肪酶的用量为所述氢化蓖麻油或所述高熔点油脂重量的0.1~6.0%,例如0.1~5.0%、0.15~5.0%、0.15~4.0%、0.15~3.0%、0.15~2.5%、0.15~2.0%、0.15~1.5%、0.15~1.0%、0.2~5.0%、0.2~3.0%、0.2~2.0%、0.2~1.5%、0.2~1.0%、1.0~5.0%、1.0~3.0%、1.0~2.0%、1.0~1.5%、1.5~5.0%、1.5~3.0%、1.5~2.0%、2.0~5.0%、2.0~3.0%或3.0~5.0%;和/或所述源自嗜热真菌属的脂肪酶的用量为所述氢化蓖麻油或所述高熔点油脂重量的0.1~6.0%,例如0.1~5.0%、0.15~5.0、0.15~4.0%、0.15~3.0%、0.15~2.5%、0.15~2.0%、0.15~1.5%、0.15~1.0%、0.2~5.0%、0.2~3.0%、0.2~2.0%、0.2~1.5%、0.2~1.0%、1.0~5.0%、1.0~3.0%、1.0~2.0%、1.0~1.5%、1.5~5.0%、1.5~3.0%、1.5~2.0%、2.0~5.0%、2.0~3.0%或3.0~5.0%;和/或所述源自根毛霉菌属的脂肪酶的用量为所述氢化蓖麻油或所述高熔点油脂重量的1.0~5.0%,例如1.0~4.0%、1.0~3.0%、1.0~2.0%或2.0~5.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酶为源自嗜热真菌属的脂肪酶和偏甘油酯脂肪酶;或所述脂肪酶为源自嗜热真菌属的脂肪酶和源自根毛霉菌属的脂肪酶;或所述脂肪酶为源自根毛霉菌属的脂肪酶和偏甘油酯脂肪酶;和/或水解在35~55℃的温度下进行,例如在40~50℃或45~50℃的温度下进行。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酶为源自嗜热真菌属的脂肪酶和偏甘油酯脂肪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丛芳,郭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